03.07 上火和吃辣真的有關係嗎?

程少少


是有一定關係的。

上火是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可以從中醫理論解釋,屬於中醫熱證的範疇。

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身體內的實熱症多是由於火熱之邪內侵或者嗜食辛辣所致,而虛火多是由於內傷勞損,比如久病精氣耗損之類的,可導致臟腑失調、陰血虛損而生內熱,進而化成虛火。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有心火和肝火,解決方法是去火,即中醫的清熱瀉火,可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的藥物進行治療。


中醫館竇大夫


的確有關。

中醫理論中,五味過量會影響臟器正常功能。如《彭祖攝生養性論》中說:“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鹹多傷心。”《黃帝內經》中也說:“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辣味為辛,辛的特性是“散”,有解表發汗、行氣、活血、化溼醒脾、祛寒溫中等功效。散的本質是什麼呢?其中一個方面,就是促進體內水液排出。在中醫講,這就叫“燒津煉液”,體內的津液不足,就會呈現陰虧陽亢的狀態,也就是陰虛火旺。

當然上火也有實火,不過實火多是由外因引起,外感熱邪熱成實火。而過食辛辣,主要造成的就是虛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