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不过是你又懒又贪!

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情人和老婆该怎么选择?

我,1988年出生,男,已婚,有两个小孩,09年从学校出来就跟老婆结婚了,只谈过一次恋爱,今年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2个月,我们话很聊的来,很多事情观念一致,她的经历让我觉得她很成熟,跟她在一起也很有感觉。因为在老婆和她之间徘徊所以分手,因老婆是孤儿,我们有两个小孩,父母也反对,加上自身现在没有能力给她幸福(房子车子事业都是有父母的支持,不可能离家出走跟她在一起),无奈选择跟老婆继续过日子,虽然老婆也不差,很好看,对我也好,可是忘不掉她,每天很煎熬。

题主虽然口口声声与情人已经分手,但实际上,内心依然是在老婆和情人之间徘徊,属于赤裸裸的精神出轨。

在老婆和情人之间难以做出抉择,感觉“每天很煎熬”,所以跑到网上来问。

不过在溪看来:题主做不出选择,是因为根本不想做选择,甚至,压根就没有选择。

你“忘不掉她”,不是对她有多深情,而是沉迷在“左拥右抱美女环绕”的黄粱美梦中不可自拔,可现实条件却迫使你只能拥有一个,那怎么办呢?

当然是不断在心里刷她的存在感、制造幻觉喽!你才不想做什么选择,让自己美梦破碎呢!

再说说你那个“情人”,你说觉得她“成熟”,成熟的女人会和你这种已婚有孩的男人纠缠?成熟的女人会把自己的经历随便跟人吧啦?“成熟”这个词怎么得罪你了,你要这么糟践它?

你心里大概也清楚,那个和你一样“成熟”的情人,恐怕也和你一样的“虚伪”、“现实”、“没责任感”吧?像你这样“现实”的人,面对一个根本讨不到便宜的女人,怎么可能会真的和她在一起?

所以,那个所谓的“情人”从来就不是你的选项之一,除了你老婆,你压根没得选。

至于你为什么非要沉迷在这黄粱美梦里不可自拔,说到底,就是现实中的你,懒惰、无能和空虚到了极致。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的亲生父母站在你老婆那边,极力反对你的原因。

其实呢,像题主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称自己有“选择恐惧症”,如果遇到了必须他们做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大喊“拜托你不要再逼我了行吗?”、“能不能不要再为难我了?”,留你独自凌乱在风中。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不过是你又懒又贪!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不过是你又懒又贪!

要理解“选择恐惧症”这类人的心理,就不得不说到“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起源于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它们原本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它们就回去休息。

有一次,其中一只叫伶俐的猴子意外地捡到了一只手表,聪明的它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它就成了整个猴群唯一能够知道准确时间的猴子,受到了其他猴子的追捧。大家先是让伶俐来安排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后来又让它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伶俐认为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伶俐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伶俐却有了新的麻烦:几块表指示的时间不尽相同,究竟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伶俐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伶俐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伶俐推下了猴王的宝座。伶俐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着伶俐的困惑。

这个寓言说明,只有一只手表时,你可以确定是几点,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时,你就无法确定是几点;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它的提出者是英国心理学家p.萨盖,因此手表定律也叫萨盖定律。

如同寓言中的那只“猴子”,所有的选择恐惧症患者,都有着一颗贪婪的心。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男士,有了老婆想有情人,如果情人到手,又会去追求小四、小五、小六……

当然了,他不仅贪,而且懒。

明知道自己过的不幸福,明知道自己不独立,却不想着怎样提升、怎样培养自己的能力,反而沉溺在虚幻的情感美梦里。

张爱玲曾经这样形容过这类男人: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类男人,永远有着一颗又贪又懒的心。

他们贪,有了红玫瑰,想有白玫瑰;有了白玫瑰,想有红玫瑰;红、白玫瑰都有了,就开始想蓝玫瑰、粉玫瑰、黄玫瑰……

他们懒,从来就懒得去精心呵护自己所拥有的那只玫瑰,懒得日复一日为其除草除虫,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玫瑰到了他们手里,最后都只能躲在角落里早早地黯然枯萎。

这样的男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爱。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不过是你又懒又贪!

“手表定律”给我们的启示:同一时间标准只能有一个

拿破仑曾经说过:宁愿要一个平庸的将军带领一支军队,也不要两个天才同时领导一支军队。

如果在军队中,有两个统帅,当两人意见不一致时,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下属该怎么办?听哪个?

历史上有句话:“将相不和,国有大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的恶劣后果。正因如此,“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才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在一个家庭中,尤其是在教育的问题上,如果夫妻二人总是持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孩子肯定会感到手足无措,他到底该听谁的?爸爸妈妈到底谁是对的呀?

长此以往,孩子的思维模式陷入混乱,长大后,也会深陷自我攻击、自我怀疑,他将永远矛盾、永远纠结。

对于个人来说,同一时间,我们也只能选择一种价值观,否则我们的行为将会反复无常、混乱不堪,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每一种价值观,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所要做的,是选择一种能长期带给我们指导、力量的,适合我们自身的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没有勇气舍弃一些东西的人,就得不到更多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有舍才有得。

懂得有舍才有得的人,就不会再感到“选择困难”。

总之,不论是对企业、家庭,还是个人来说,同一时间,我们的标准只能有一个。

真正明白这一点的人,他们即使先天资质平庸,却也能凭着自己的专注和坚持取得成功。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标准,无论别人怎么说,认定了,就绝不更改。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不过是你又懒又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