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苏联为什么没有大规模装备反舰弹道导弹?

用户7363392879422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当时美国海军共有40多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和15个航母战斗群,而苏联海军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只是一支常规海军,只能实施近海“积极防御”。为此,195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海军建设的决议,为使其与国家的地理环境及政治地位相适应,明确提出海军的建设目标是“大规模建设强大的远洋导弹核舰队”。1955年戈尔什科夫出任苏联海军总司令后,苏联海军进入了建立“以核潜艇为基础”的“远洋导弹核舰队”的迅猛发展阶段。根据“先发制人”的“火箭核战略”,苏联海军由“近海防御”转向“远洋作战”,海军建设也因此片面追求导弹化和核动力化,尤其是集中力量发展核潜艇。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反舰弹道导弹的发展应运而生。

1960年8月,前苏联国防部工业部马克耶夫设计局提出研制一种能够击中海上机动目标的弹道导弹设想,全系统研制代号是UR-200。这是一种全所未有的设想,因为之前的反舰导弹主要是巡航导弹。1964年,该项目列入从1966年开始的苏联海军五年装备发展计划。马克耶夫设计局被指定为主要研制单位,负责研制R-27K新型反舰弹道导弹和与之配套的“传奇”海事卫星。

1970年,R-27K导弹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在卡普斯京亚尔训练场进行了20次试射,其中16次成功。从1972年12月起改由605型(629A改进型)K-102号“高尔夫”型柴电潜艇试射,11次发射10次成功,最后一次是在1975年,导弹准确命中了目标船只。不过,苏联随后终止了UR-200项目,R-27K导弹研制工作无疾而终。

苏联放弃UR-200项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是美俄削减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的限制。原计划携载R-27K弹道导弹的667V型核潜艇在上述条约的限制范围之内,而由于苏联潜射弹道导弹通常采用“一弹一艇”的发展和配置方式,因此苏联只好放弃发展;二是出于水面舰艇与潜艇平衡发展的考虑。1968年苏联研制出可与美国“北极星”级战略核潜艇匹敌的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到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已建成世界最庞大的核潜艇舰队对美国形成了较大优势,而在水面舰艇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三是反舰巡航导弹较强的替代性。因为苏联海军开始重点发展更有效的反舰巡航导弹,不仅射程相当远,而且命中精确度更高,对杀伤目标的选择性更强。


兵工科技


反舰弹道导弹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军舰是移动目标,导弹要不断修正轨迹,而且末端还要躲避各类拦截,难度不小。苏联开展了相关的研制,并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研发了P—27K反舰弹道导弹,北约代号为SS—NX—13,并装备部队进行了试运行。但在80年代,装备了该型导弹的潜艇从红海军中退役拆解,这也意味着该导弹的退出。

根据现有资料来推断,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配套系统未能投入使用。P—27K配备的引导系统需要借助太空侦察卫星的帮助,才能进行轨迹修改,而配套的卫星系统最后未能按照计划投入使用,这无疑会影响导弹的工作。

第二,命中精度的问题。P—27K是在P—27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发的,前者存在2700——3000的圆周率误差,这也影响了后者的误差,因此苏联人是用核弹头来弥补精度上的误差。但如此大的误差,使得必须要多枚导弹才能完成打击效果,且美军舰艇多安装了核生化洗消系统,单枚导弹只能消灭目标舰艇,而不能对其他舰艇造成伤害。

第三,政治因素。美苏互相签订了限制进攻核武器的协议,而这款反舰弹道导弹会限制舰艇携带的核武器数量,且实际效果来说也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后期退役也不可避免。

还有一点,就是反舰弹道导弹在当时属于超前意识的武器,且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得不到军方的青睐,因此只是一个失败的先行者。而苏联的尝试也为我国相关武器的研发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胖胖的小豌豆


苏联在强盛时期总书记赫鲁小夫坚决反对海军发展大型水面舰艇,包刮大型航空母舰,他认为优先发展各种战术,战略导弹才是苏联制衡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根本战略,他戏称美国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都是海上活棺材。研发各门类齐全的反舰导弹是苏联多年冷战较量结出了硕果:1.水面舰艇反舰导弹,象基辅级航空母舰安装的550公里超音速反舰导弹;卖给中国的几艘现代级驱逐舰都有强大的反舰导弹能力2.岸舰导弹:苏联早期开发的多棱堡反舰导弹系统越南引进多套,可以对300公里左右的水面舰艇实施饱和导弹攻击,道尔导弹糸统既可发射对陆也可对海反舰攻击,中国也有引进吸收研发自已的产品3.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门类太多,4.美苏核军备谈判裁减了苏联大量的中程导弹5.苏联提供给印度的勃拉母斯超音速导弹也具有反舰能力,还可以战机挂载对海攻击6.苏30,苏34,苏35战机均可以挂载反舰导弹对海攻击7.苏联众多的战略轰炸机图95,白天鹅图150,逆火轰炸机可以发射远程巡航导弹对海陆目标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