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在野外,每种猫科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地,领地是它们得以生存的根本。在很多关于老虎的纪录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争夺一片领地,两头体型巨大的成年老虎不惜大打出手。常有老虎在争夺领地的打斗中负伤,有的老虎甚至因此丧命。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来,老虎是多么看重自己的领地,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捍卫它。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两头老虎为了争夺领地大打出手

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老虎并不会时刻都把领地看得如此重要。俄罗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科学家对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只东北虎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不间断追踪,结果发现在某一段时间里,东北虎会主动放弃对领地的防守。

为了幼崽,雌虎做出巨大的改变和牺牲

这只被科学家追踪的雌虎名叫瓦瓦拉,雌性。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给它安装了GPS定位项圈,可以实时传输位置、温度等信号。当这只雌虎开始和一只雄虎交配后,科学家的追踪就开始了。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年轻时候的雌虎瓦瓦拉

为了避免人为干扰对这只雌虎的行为造成干扰,科学家采取了“永远落后老虎一步”的追踪方式:不让这只雌虎发现自己,而是跟随着它在身后的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进行追踪。

跟着雌虎的脚印,科学家可以判断它的活动范围,找到它的猎物,估计它在猎物旁停留的时间,并了解它是如何往返于那些地点的。在调查期间,科学家几乎每一天都要到现场,检查它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情。

通过实地观察和GPS定位项圈传递的信号,4个月后,也就是这只雌虎的产下幼崽后没多久,科学家就有了惊人的发现:雌虎瓦瓦拉的领地面积,由最初的500平方公里,缩小到180公里,整整减少了220平方公里。

而造成领地面积缩小的原因,则是因为雌虎瓦瓦拉为了照顾幼崽,主动放弃了对领地的防守。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雌虎瓦瓦拉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幼崽,雌虎的日常主要有三件事情组成:狩猎、休息、巡视领地。科学家发现,自从有了幼崽,雌虎瓦瓦拉把巡视领地上的时间以及休息的时间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对幼崽的照顾上

老虎是森林之王,但是虎崽却脆弱不堪。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生活着远东豹、欧亚猞狸、狼、熊等食肉动物,它们都可以给不在母虎身边的虎崽带来生命威胁。有了幼崽后,雌虎瓦瓦拉不得不考虑更多的事情,比如:如何使幼崽免受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如何既能让我吃饱,又能让幼崽获得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热量?

对此,雌虎瓦瓦拉采取的策略是:尽可能多地与幼崽呆在一起,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为了达到这种平衡,它放弃了保卫自己的领地,尽量少走动,走路的时候步伐更快;捕猎时也更谨慎,以使捕猎成功率变高,把宝贵的时间节省出来;如果猎杀到猎物,它会迅速地吃饱,然后尽快回到幼崽身边。

老虎是独居性猫科动物,抚养幼崽的工作由雌虎独自完成,每个虎崽都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对雌虎瓦瓦拉产崽前的4个月和产崽后的4个月进行追踪调查后,瓦瓦拉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一一呈现在科学家面前。但是,为了抚养幼崽,瓦瓦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点着实让人感动。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雌虎瓦瓦拉用气味标记领地

当幼崽长大到可以脱离母亲独自生活时,雌虎瓦瓦拉会再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捍卫领地上去。那么,老虎为何会把领地视为生命呢?

老虎的领地具备的三要素

如果一头老虎选择一片区域作为自己的领地,那么这片区域已经具备了三个要素:充足的猎物,丰富的水源和茂密的植被。

而这三个要素,则是老虎的生存缺一不可的。

  • 1.充足的猎物

显而易见,老虎需要获得猎物才能生存,才能养育后代。和小型猫科动物不同,老虎的猎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体型较大的有蹄类动物,如野猪、鹿、袍子、野牛等。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孟加拉虎捕猎

  • 2.丰富的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一方面,老虎需要充足的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分;另一方面,老虎也需要用水来降温。老虎缺少汗腺,天气较热的时候,如果体内积攒的热量散发不出去,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它们常会跳入水中泡澡降温。生活在印度的孟加拉虎,有时也会把吃剩下的猎物藏到水中,以防其他食肉动物抢食。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雌虎带着未成年幼崽一起水中泡澡

  • 3.茂密的植被

植被一方面给老虎提供了乘凉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方便老虎隐藏。在开阔地带,老虎很容易被发现,但是藏在高高的草丛中或茂密的森林里,老虎就很难被其他动物发现了——这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大自然给老虎设计的一身条纹,就是为了让它们能和茂密的植被融为一体。所以,在老虎捕猎的时候,它们常常潜伏在植被中,直到它们决定进攻。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隐藏在植被中准备捕猎的老虎

对老虎的领地而言,以上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一头老虎的领地被另外一头老虎侵占,那么就意味着前者会失去充足的猎物,饮用的水源和供隐藏的植被。这会给它带来致命的打击。失去领地的老虎,往往变得郁郁寡欢,如果不能及时开拓另一片领地,那么它就会因为饥饿等原因而死亡。

反过来,科学家也常根据老虎是否选择一片区域作为自己的领地来判断该区域的生态状况。有老虎生存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如果某个地区想要引入老虎,那么也必须要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行;如果想让某个地区的老虎长期生存下去,那么必须要对这三个要素的状况实时监测,避免“短板”的出现。

老虎领地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 1.性别差异

雌虎瓦瓦拉原来的领地面积达到500公里,这已足以让人惊讶。不过,在东北虎的世界中这并不算多,雄性东北虎的领地面积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雄虎的领地面积往往比雌虎更大,这是因为它们对配偶的追求。

通常,一头雄虎的领地会和1到3只雌虎的领地有重叠,这样雄虎就拥有了和这些雌虎交配的“专有权利”,从而把自己的基因传播得更广泛。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雌虎瓦瓦拉

  • 2.亚种及栖息地差异

目前世界上的老虎有6个亚种幸存,分别是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的东北虎,生活在印度、孟加拉国等的孟加拉虎,生活在泰国等的印度支那虎,生活在印尼的苏门答腊虎,生活在马来半岛的马来虎,以及生活在动物园中的华南虎。

由于各个虎亚种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栖息地环境(植被种类和猎物数量等)不同,所以领地面积也有较大差异。

比如,东北虎领地面积通常在300平方公里以上,华南虎的领地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左右,而孟加拉虎的领地面积仅有20平方公里左右。东北虎的领地面积为何会如此大,主要是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区域来寻找密度不高的猎物

视领地如生命的老虎,为何放弃防守?科学家追踪了8个月找到真相

图:马来虎

  • 3.老虎的密度

就算是同一个亚种的老虎,由于不同地区老虎密度的差异,它们的领地面积也有不同。比如印度有数十个老虎保护区,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强,近20年来老虎的数量连年增长,2019年已接近3000只。不过,大部分老虎保护区的面积并没有增长。这也间接说明一个问题:在印度的很多老虎保护区,老虎个体的领地面积随着老虎密度的增加逐渐缩小。老虎密度的增加意味着老虎之间将会发生更多的领地冲突。

老虎的领地大小以及老虎对待领地的态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仔细研究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虎,从而保护好老虎。

关注大猫来了,了解有趣的猫科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