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文l育兒知與識(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意思是說父母對子女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在講究百善孝為先的古代,沒有人會去質疑這句話的正確性。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禁開始反思:“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對的嗎?”不可否認,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事情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很多時候,好心往往容易辦壞事,父母嘴裡的“為你好”,有時候不僅不會讓孩子覺得好,還會成為孩子心中的魔咒。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週末放假,爸爸想帶孩子們一起回鄉下看望爺爺奶奶,但是媽媽卻不讓小晨去,因為老師說馬上要期末考試了,讓孩子放假在家要多複習功課,少出去玩。

媽媽非常贊同老師說的話,所以媽媽特意說服爸爸,不讓他去奶奶家。小晨非常不服氣,同媽媽爭辯道:“為什麼妹妹可以去,我就不能去?”媽媽沒好氣的說:“我這不都是為你好,你放寒假的時候也可以去看你爺爺奶奶,現在不抓緊時間學習考個好成績,以後有你苦頭吃。”

小晨聽了媽媽的話,只好垂頭喪氣的走進自己房間,砰地一聲關上門。媽媽聽了對著房間罵道:“怎麼,你還不服氣啊,脾氣還大的很,媽媽一心為你好,你還不領情。”

中國式的育兒,父母的心裡總是瀰漫著一股焦慮感,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小就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父母的眼睛總是看著遠方,而忽略了孩子眼前的成長。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女士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寫道:“每個孩子都有其自然發展的天性,父母要做的是給他們提供保護和幫助,讓孩子能夠按照天性自由生長。”

也就是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需要父母告訴他們怎麼去做,他們自己能夠找到生長的方向。而大多數父母都在以“為你好”為名,行控制孩子之實,說白了就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當孩子想用手去觸摸燃燒的蠟燭時,他感覺到燙手,下次他就知道火是不能碰的,因為它會燙手。

如果當孩子伸出手時,母親大聲喝止:“別動,會燙著你。”這樣孩子雖然不會被燙著,但是下次當孩子遇到別的火時,如果母親不在一旁,他還是會被燙。

我從不懷疑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愛,但是以愛之名對孩子的生活過度的干涉和制約,其實是一種剝奪,它剝奪了孩子自由體驗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一、父母為什麼總喜歡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

1、父母無法用行動來影響孩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好的父母是示範和引導,而不是管理。”

教育孩子比說有用的是行動,如果父母自己在行動上不能給孩子做好示範,就只能通過言語的作用來震懾孩子或者用“情感勒索”來綁架孩子,讓孩子屈服。這樣或許能一時見效,但是因為孩子是不服氣的,長久下去,必然會引起孩子內心的反感和厭倦。

2、 想用孩子的成就來讓自己獲得成就感

很多父母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來做比較,特別是親戚朋友間更是喜歡安安較勁,如果誰家的孩子有出息了或者考上名牌大學了,拿他們的父母會覺得自己倍兒有面子,站在別人面前好像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覺。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父母們可謂是想盡辦法,而他們常用的招數就是“為你好”。這句話幾乎讓孩子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因為沒有人能抗拒別人對自己好。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3、父母對孩子過度寵溺

有些父母對孩子寵愛過頭,巴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捧到孩子面前。但那種“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的過分溺愛,往往容易讓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挫折和困難。而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孩子缺乏獨立精神,最終還是會被社會所淘汰。

父母能夠為孩子決定一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卻沒辦法決定孩子的一生。對孩子過度的掌控和保護,只會讓孩子如同折斷翅膀的小鳥,喪失了飛翔的能力。

二、父母的“為你好”會對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會壓抑孩子的天性

德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經過研究發現,孩子的自我意識從1歲就開始覺醒了,3歲的孩子就有了自尊心。如果父母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安排孩子的生活,那麼孩子真實的想法和意願就會被壓制。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會變得懦弱、自卑。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2、導致孩子缺乏主見,過度依賴父母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他們只想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和鞋子,他們會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零食等等,而父母認為好的東西,他們不一定就會喜歡。

如果父母不同意,他們就會哭鬧。如果這時父母總是對孩子的要求說“不”,那麼孩子就會慢慢喪失選擇的能力,他們漸漸會依賴父母的決策,不肯自己再動腦筋去思考了。

3、讓孩子對父母心懷怨恨

前段時間“北大男生王猛畢業後拉黑自己父母”的新聞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他寫了一篇長達一萬五千字的文章來控訴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罪行”。

文中寫道,從小到大父母將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自己被父母控制的密不透風,一點自主權都沒有。

我們想很多父母看到這個消息,可能都會從心裡罵王猛一聲“白眼狼”,而那些從小到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則會對王猛的行為拍手稱讚。

不管怎麼說,如果親子之間的關係最後鬧到了這樣的結局,那麼父母一開始堅持的初衷又有何意義呢?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三、什麼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1、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美國心理學家溫迪.莫格爾就曾說過:“如果父母總是替孩子將困難和挫折擋在門外時,他們長大後,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對正常的挫折。”

所以父母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孩子創造和提供試錯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和發現,就算結局是失敗的,至少他曾經經歷過,當他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會知道要怎樣去避免那些成長路上的坑。

2、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有一首詩中寫道:“你的孩子因你而生,卻並不屬於你,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靈魂。”父母如果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要學會尊重他們的選擇,讓他們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他們才能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生長,而不會被父母的決定所設限。

孩子不是“粘土”,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3、改變思路,提高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南風效應,它來自一個寓言故事:北風和南風比賽誰能先讓路上的行人脫掉衣服,北風鼓足了勁,使勁的吹,行人覺得冷,反而捂緊來衣服。而南風則徐徐吹動,行人一熱就脫掉了大衣。

父母對孩子的愛就如同北風一樣,你再怎麼用力,如果孩子不配合,你也沒辦法。所以我們和不學學南方,讓孩子從內心自願做出改變,這樣不是就省力多了。

很多時候,我們教不好孩子,只是因為沒有用對方法來引導。如果我們改變生活中的慣性思維,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那麼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如果讓你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會怎麼做?

其中一位嘉賓是這樣回答的:“給Ta一方花園,給Ta養料和空間。任Ta自由開放,任Ta枝繁葉茂。無論Ta一枝獨秀,還是孤芳自賞,我都為Ta鼓掌。”

自由和獨立,是父母能夠留給孩子的,最珍貴的財富。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讓孩子生出翅膀,在空中穩穩地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