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為什麼說T-34坦克做工粗糙,精力都放在這三個致命環節

坦克作戰首要的問題是要找到能駕駛坦克的駕駛員。在德國人開始實施 “巴巴羅薩”行動之後,德軍對蘇軍防禦陣地進行了大包圍,大量的蘇聯人被德國人殺死或俘虜。蘇聯將工廠和工人向烏拉爾東部地區轉移時也進行了多次戰爭動員,而這些動員的目的是建立T-34坦克生產基地,而不是尋找坦克駕駛員。

為什麼說T-34坦克做工粗糙,精力都放在這三個致命環節

T-34坦克連的指揮官正在用信號槍下令坦克步兵展開攻擊

不像德國坦克,T-34坦克是一種並不精密的作戰機器。雖然最初的T-34坦克展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但戰爭的急需決定了後來生產的坦克比較粗糙。隨著產量的增加,車體上的許多設備都簡化了,有些部件甚至省掉了,如裝填手使用的潛望鏡。T-34坦克粗糙而且簡單,而這似乎正象徵了俄羅斯人的戰爭精神,集中發展坦克最致命的三個主要環節:火炮、裝甲、機動力。

作戰性能是(現在仍然是)判斷武器系統效果的最終決定因素。1941年的莫斯科保衛戰向蘇聯人表明,T-34坦克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進。結果,隨著戰爭的發展,T-34坦克的確也經歷了許多改進。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戰場需求,各坦克工廠也對生產線進行了相應調整。

為什麼說T-34坦克做工粗糙,精力都放在這三個致命環節

這些步兵大都裝備PPSh41型衝鋒槍,這是一種短距離內有效的武器,因此,使用者必須接近其敵人。

T-34坦克炮塔頂部的懸伸部分被裁掉了,油料儲備箱增大了,變速箱也進行了改進。引入了新風格的駕駛艙門,尾部鋼板上的長方形傳動設備艙門也改成了圓形的,發動機門柵也進行了簡化。格柵結構寬達500毫米的新型履帶提高了坦克的牽引力(裝有這種履帶的坦克為T-34 1942型坦克)。對坦克乘員來講,更為重要的是部分型號的T-34坦克額外焊接了裝甲鋼板(這樣做最便捷的一種方法就是將備用履帶固定到坦克車身上),而且,作為標準配置,後期生產的坦克的炮塔防護裝甲鋼板厚度均達90毫米。

為什麼說T-34坦克做工粗糙,精力都放在這三個致命環節

步兵坐在一輛T-34/85坦克的後部

前面已經提到,由於許多T-34坦克製造廠缺少橡膠,在1942年臨時引入了全鋼型坦克輪。這種全鋼型坦克輪並不受坦克兵的歡迎。當輪子與高速轉動的金屬履帶接觸時會產生諧波振動,發出噪聲,使坦克內的乘員極不舒服,而且這種振動還可能會引起一些部件的鬆動,對坦克造成損害。後來,當橡膠供應恢復後,第五和第六個位置的坦克輪立即改為帶橡膠邊圈的輪子。

1943年,隨著橡膠供應量的增加,全鋼型車輪逐步被淘汰。1942年,T-34坦克的產量猛增至5000餘輛,而與此同時,針對德軍向東部戰場派出了更新型號的坦克這種情況,T-34坦克的基礎設計也需要進行根本性的改進。到了1943年,T-34坦克已經成為戰場上非常有效的戰車。重新設計的炮塔使車組乘員增為3人,增設了一個新型的小炮塔使坦克的觀測能力得以提高。作為標準設備,T-34坦克增添了無線電設備。所有這些改進最終造就了一種全新的T-34坦克,編號為T-34/85。

為什麼說T-34坦克做工粗糙,精力都放在這三個致命環節

T-34/85坦克,坦克車體和炮塔上供士兵抓扶用的把手清晰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