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2020年春節本是萬家團圓的美好佳節,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情打破,防護服、防護鏡、口罩等防護裝備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成為當前最熱銷,最難採購的商品。同時,人們也熟悉了一個機構-CDC(疾控中心),一個名詞-流行病學調查;轉變了一種看法,疾控中心不再是人們心目中送疫苗,打防疫針的閒單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臨潭縣疾控中心全體職工被單位緊急召回,臘月三十前全體到崗,全員全天候高速運轉。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流調隊員經常在不明情況的狀態下與可疑人員發生零距離接觸,調查清傳染源和密接者,防止傳播擴散,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常常是危險和責任並存。疫情防控剛剛開始時,當大部分人還心存畏懼,極度恐慌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就衝鋒在一線,穿梭於全縣各級醫療機構,指導個人防護、發熱門診預檢分診點設置、隔離病區改建,卡點消毒和人員監測。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當大量的流調任務一個接一個傳到案頭時,全體隊員主動請纓,領受任務。一級響應階段,公安協查的密接者、交通工具同乘者,還有本地發熱病人流調量非常大,往往是調查1例摸排出幾十甚至上百接觸者,流調工作常常持續到次日凌晨四五點,在午夜的寒風甚至冰雪中,凍得她們肢體麻木,退出現場時的層層消殺,常常是外層防護服、內層工作服都成了冰凍鎧甲,流調完身體瑟瑟發抖。有的女同志例假幾經延長,腹痛難忍,可她們從不退縮,受領任務從不打折扣,直至被強行撤下來,每次出發都對領導說,這是工作,從沒有一句豪言壯語。一個月來,全體出現場流調多達69次,撰寫流調報告55份300餘頁,補充流調50餘次,摸排有價值線索百餘條,摸排接觸者600餘人。

採樣是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中的險中之險,全國多名採樣的醫務人員被感染。臨潭縣疾控中心隊員隔著兩層手套,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罩滿霧氣的防護鏡,用觸摸的辦法找血管、扎針採集血樣,練就了高超本領。採集咽拭子需要對方摘下口罩,用咽拭子刺激擦拭其咽部直至產生咳嗽發嘔,此時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隨咳嗽噴出,對於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此時採樣者面臨的危險不言而喻,可他們從不畏懼,利用自己紮實的現場流調理論和技能,躲避和化解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在現場流調中,累計採樣52人,55份,血樣48份,咽拭子55份,進入隔離區接樣5次10份。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全省應急響應降至三級後,沒來及休整的流調消殺人員應省衛健委要求迅速下沉至基層衛生院,全面開展防控工作的業務指導,他們走村入戶,進企業入單位,科學指導精準發力,每天對鄉村兩級摸排的幾十條甚至上百條外來人員信息進行梳理歸類,對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及時進行旅居期間接觸史調查。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消殺、後期組的人員沒日沒夜地進行應急消殺,流調組返回到達前他們就要做好接應消殺一切準備,還需及時完成現場帶回防護裝備的二次處理,流調用具的擦拭消毒和流調文書的紫外線消毒,他們的工作往往是通宵達旦。長時間的消毒藥品接觸,長時間的戴口罩,他們均不同程度地出現皮膚反應。大面積的區域消殺,他們背上重達40斤的噴霧器一干就是幾小時。工作之餘還要採購食材,安排做飯,按時為完成任務返回的同事端上一口熱飯。

消息數據組在每日多達幾千條的數據中整理發現異常情況,分析統計數據,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臨近退休的幾位老同志也積極作為,主動承擔工作,充實到應急供應、重複使用防護用品清洗和隔離人員管理崗位上。

疫情處置指揮員連續24個日日夜夜堅守在單位,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研判分析疫情報告,指揮調度流調。往往夜深人靜時還伏在案頭審核流調報告,從中發現蛛絲馬跡,安排一次次補充調查,直到每一個疑點被排除否定。每一名外來人員和本地發熱患者的處理方式,隔離決定,解除隔離決定都要他研判分析,準確決策。上級下發的每一份方案規範,他都要細學熟知,每一個決策都要有根有據。

只要歲月靜好——臨潭縣疾控中心群雕

綜合協調主管領導想方設法打通各種環節聯繫採購防護用品和消殺器材、藥品,隨時調整補充應急物資,為一線工作人員打造好了安全屏障。

儘管奮戰在疾控防疫一線很苦很累,但疾控中心的每一個人無怨無悔,保護群體健康就是疾控人的職責。待疫情結束,歲月靜好,他們願繼續選擇沉默,負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