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荔」古鎮趙渡

古鎮灘頭紫氣開,地靈人傑眾英臺。

蛇行三水流東去,雲出二華飄北來。

大荔趙渡,居黃河之濱、晉陝要衝,這裡眺山繞水,景秀物豐,歷史悠久。現在是鄉(趙渡鄉)、以前是鎮(趙渡鎮)、更早是縣(華豐縣)、最遠是國(芮國)的治所,三千年滄桑承載著萬代輝煌。

「大荔」古鎮趙渡


「大荔」古鎮趙渡


「大荔」古鎮趙渡

御賜美名傳千載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他路遇遭難的山西蒲州(今永濟)弱女子趙京娘,仗義地伸出援手,跨山渡河千里迢迢相送,俠肝義膽終成就帝王霸業。當年英雄與美人一路走來留下一路美名,“京娘洞”“京娘湖”……宋太祖感念幾次三番渡河情誼,即賜“趙渡”之名於此。其實,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初年,姬姓諸侯國—芮國即定都在趙渡,宮閣林苑、烽火樓臺林立,民國十八年(1929)在此地出土的芮公鼎真實記載了當時趙渡的繁華。

趙渡得名於渡口,興旺發達於渡口。五代末年,趙渡在黃、洛、渭河上設立的渡口便有四五處,其中大多是官渡。東頻黃河,西傍洛河,南拒渭河,“三河口”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趙渡必然與水緣深,成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的即是趙渡灘地反覆失得的事實和趙渡人離返家鄉的變遷。民國十六年(1927)前黃河緊靠趙渡,無休止西侵的黃河水吞沒了鎮上的一片又一片建築,這一情景被後人喻為“黃河崩趙渡,得住這一灣”,藉以諷喻貪得無厭的人和事。好在奇蹟的出現挽救了趙渡,一夜之間黃河水東去數十里,平地裡灘出沃野千畝,從此黃河便遠離趙渡了。

「大荔」古鎮趙渡


「大荔」古鎮趙渡


「大荔」古鎮趙渡

血淚鑄成的歷史

趙渡歷史多戰事。遠在公元前七世紀,趙渡作為芮國的國都,便一直處在與晉南古虞國為爭奪黃河灘地而暴發的“虞芮之爭”戰火中,你來我往持續多年,終在兩敗俱傷之時經周文王出面調停才告平息。自東周厲王二年(公元前651)起,晉國與秦國又是幾番征戰幾番和,征戰時多由趙渡渡河,議和時也常以趙渡之地為籌碼,直至後來晉公子重耳娶秦穆公之女再修“秦晉之好”,趙渡在親歷見證這一段佳事的同時也飽受蹂躪。東漢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據守潼關的馬超久攻不克,情急之下派四千輕騎兵自趙渡渡河側翼突擊,致馬軍大敗西逃涼州,曹操順利佔據關中。後,唐“安史之亂”時郭子儀與安慶緒黃河灘大戰,明末“闖王”李自成西渡黃河攻擊同州,清同治年間回民起義軍轉戰秦東,趙渡均難免城郭遭毀、生靈塗炭,火燒古鎮月餘不息。

趙渡因河而興也因河而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家作出修建“三門峽水庫”的決定後,古鎮便面臨著消失的命運。鄉情至深的趙渡人雖故土難離,但知事明理的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犧牲小我,顧全大我”,按照政府的安排含淚移民去了異地他鄉。人走了,房拆了,古鎮面貌自此蕩然無存。不幸中的萬幸,變成廢墟的趙渡卻沒有等來黃河水的浸泡,於是古鎮涅槃重生,三十載後一個全新的趙渡矗立起來。

「大荔」古鎮趙渡


「大荔」古鎮趙渡

三河美趙渡

趙渡臨近“三河”(黃河、渭河、洛河),東南距潼關近在咫尺,古來一直是行人過往的水陸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的中心集鎮。趙渡人“八商二農”,手工業、商業、集市貿易興隆,至清朝初期發展到鼎盛,有“小北京”的美譽。

趙渡“美”,美在廟樓眾多。古鎮城池可謂“城內城” “城套城”,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筆直寬闊,巷道衚衕四通八達。街巷之中有很多精美壯觀的廟宇祠堂和樓臺建築,數得上、算得準的就有城隍廟、觀音廟、娘娘廟、禹王廟、三官廟、三義廟、關帝廟、華王廟、蟲王廟、藥王廟、洞庭廟、河事廟、岳廟及姑姑庵、同家祠、謝家祠、劉家祠、徐家祠、趙家祠、李家祠、閆公祠等三十多座廟宇祠堂,亦有魁星樓、中山堂、祖師臺、曬藥臺及鎮水塔、三通碑等二十多座樓臺建築。鎮中央巍然聳立一座高十餘米的城門樓子,其上面北刻“趙渡鎮”、面南刻“浩穰之區”,筆力渾厚蒼勁,突顯文史底蘊深厚。趙渡的廟宇樓閣多為磚木結構,四角飛簷凌空,飾以飛禽走獸,簷角垂掛的銅鈴隨風叮噹作響,平添幾分古樸精巧之氣。

趙渡“美”,美在庭院精美。趙渡富貴人家居多,他們喜歡在一兩米以上的臺基上蓋高大建築,院院門前有石獅、拴馬樁、上馬石、下馬石,門內立著一面寫著大大“福”字的照壁,院內走廊、樓閣井井有條,書房、客廳、寢室佈局合理,房頂脊翹簷飛、飾以禽獸。其中最為闊綽的首推清末大學士閆敬銘的府第“南安院”,房院鱗次櫛比,廳堂錯落有致,園林講究氣派,據說是按“一品當朝”四字建造而成。新中國成立初期,閆府分給50多戶人家居住尚且有餘,其規模之大可想而知。一般老百姓,大多住的是一磚到頂的四合院廈子房,只有少數人住在草房或祠堂裡。

趙渡“美”,美在街市興隆。耕地時常被河水吞沒的環境養成了趙渡人經商發財的理念,外出武漢、鄭州、西安、蘭州、包頭、四川的大有人在,無力外出的便在鎮內辦小作坊、做小買賣,內外聯結促成了趙渡街市的持久興隆。以城門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商鋪林立,各行各業齊備。每逢集日、廟會,方圓二十里的百姓雲集,從早上開市直到黃昏閉市,人流如織,處處喧譁,家家紅火,一派繁華景象。

趙渡“美”,美在風光旖旎。趙渡處在三面環水的“金三角”之中,放眼東眺中條山,南望華山,西觀沙苑,北看紫陽山,說它是絕美之地一點也不為過。其實古來趙渡就有“八景”傳世:一曰中條晚照,展示夕陽西下時中條山紅黃青綠輝映交融,萬千景象美不勝收的壯麗場景。二曰潼望五香,展示於四十里外的潼關塬上北望城隍廟前五棵參天白楊,遙知趙渡盡在眼底的歎為觀止。三曰雙廟並立,展示一街建四廟,兩兩相依這一古廟建築史上罕見的舉世奇觀。四曰北臺曬藥,展示登臨曬藥臺寄情懷古,追思先輩功業的民眾風潮。五曰西門大井,展示西城門外曠世大井高深莫測,令人浮想聯翩的萬千感受。六曰青霧罩頂,展示整個村鎮綠蔭掩蓋,青霧籠罩盤旋繚繞的興旺氣脈。七曰端陽遊船,展示端陽節千船披綠掛紅,帆張漿舞船飛浪湧的歡快景象。八曰夜聞號鈴,展示黃河行舟紅燈點點,銅鈴陣陣入夢鄉的別樣景緻。

趙渡“美”,美在物阜糧豐。黃河灘地綿松肥沃宜耕作,種啥長啥。夏收季節萬畝金色麥浪湧動,秋收季節棉花吐白、豆角鼓圓、穀穗點頭,“三白”西瓜、“王凱”甜瓜、“玫瑰香”葡萄、“利胡”甜桃、“蒸饃”盤桃、雞蛋棗、酸石榴、香蕉梨成了大家的最愛和市場的寵兒。一年四季,趙渡處處繁華豔豔、碩果累累,香飄百里,名揚八方,遠近之人無不讚美稱羨。

「大荔」古鎮趙渡

趙渡古鎮美麗富饒,千百年來孕育出無數英才人傑,既有曾任臺灣道臺的清代御史劉重麟,又有倡修“豐圖義倉”的清代東閣大學士閻敬銘,更有徐少南、程善初、王宴亭、李樹仁、馬智敏等一大批近現代仁人志士,他們身上體現著趙渡人堅強勇敢、勤勞睿智、誠實守信、重情敬義的秉性和傳統。

趙渡古鎮,不朽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