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第一的東西,比如說第一海溝——馬裡亞納海溝

,還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的最高峰,在人類科技水平上升之後,就有不少人,將目光瞄向了它,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雙腳征服這個世界最高點。然而天險的確是天險,在上千米之後,珠峰的氣溫和環境,就會發生急劇的變化,更何況是在八千米之上呢?也正是因為珠峰攀登的困難,每年都會有無數的登山家,希望挑戰這個“不可能”,完成一個登山家一生當中最想要完成的心願。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但是珠峰的海拔之高,帶來的危險可以說是極高的。無論是上文說到的氣溫變化,還是萬年不變的皚皚白雪,雖然很危險,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就在於,隨著海拔的上升,珠峰上的氧氣含量也極低。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如果丟失裝備或者不適應,就會在雪山上出現生命危險,除此之外甚至還有雪崩和暴風雪等意外威脅。因此在每年的登山家中,絕大多數人都只能在幾百米處返回。但是其中也有些人,運氣實在是不好,在上山的路上遇上了危險,沒能夠退下山來,最後在雪山中長眠。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在珠峰之上,曾經有專門的機構做過統計。自從珠峰挑戰開始之後,一個世紀當中,也只有四千餘人能夠成功登頂。與之相對的是,也有三百多人,在挑戰峰頂的路上,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因為登山必須經過相應的報名,由機構統一管理,所以這三百人,可以說得上是有名有姓的。但是這些年來,卻從來沒有雪山上的遺體被搬下山過。這些人大多數,還躺在他們遇難的地方,作為登頂的信標,為後來者提供一個指引的作用。這些人當中,往往都有著自己個性的特徵,因此很多登山家在圈子內,私下為他們取了別名。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綠鞋子”和“睡美人”了。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綠鞋子顧名思義,就是這位遇難者的腳上,穿的是綠色的登山鞋。這位登山者在機構的記錄當中,是一位印度軍官,叫做派爾喬。這位印度登山者,從小就在喜馬拉雅的山腳下長大。根據機構的記錄,派爾喬在1996年作為印度登山隊的一員,自願參加了征服珠峰的活動。沒想到的是,在登山的途中,他們卻錯誤預估了登山的難度,也沒有料到暴風雪會來得那麼快,於是包括派爾喬在內,印度登山隊三人不幸遇難。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而睡美人則是在兩年後遇難的。當時已經四十歲的弗朗西斯,準備和她同為登山家的丈夫一起,將征服珠峰,作為自己夫妻倆活動生涯的最後紀念。為了讓這個榮譽更有價值,這兩位還特地不帶氧氣裝備登山。結果這倆人的確成功登頂了,但是卻在下山的時候,因為體力不支倒下。弗朗西斯先倒在岩石後,奄奄一息,而她的丈夫謝爾蓋在下山求援的途中,也因為滑坡等問題,而掉下冰縫中死去。在後來者登頂的時候,弗朗西斯甚至還有一口氣。只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救活,和珠峰上的百位前輩一起,長眠在了雪山之上。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這兩個例子,只是這些遇難者中,比較出名的兩位。

那麼,問題來了: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呢?況且在雪山上屍體能夠保存完好,完全不用擔心腐化的問題。

實際上這是有原因的,上文中也說到過,珠峰的自然環境惡劣,氣溫也很低,如果要開展救援工作的話,會有很大的困難。再加上能夠登頂的人可不多,要僱傭他們堵上自己的性命,辛辛苦苦地登上之後將這些遇難者救下,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即使是現在,即使是在條件萬全的情況下,想要搬動已經凍僵的身體,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珠峰上300多具遺體,大都有名有姓,為何沒有國家和親屬去收屍?

再加上珠峰的空氣量實在是太少了,目前幾乎沒有機器能夠將他們搬運下來,而靠人力又沒有辦法搬回來。所以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他們留在原地,並且讓後來者對他們多加照顧,留下足夠顯眼的東西,將他們作為路標,警醒後來者們,同時避免出現雪崩將他們遺體捲入後,找不到遺體的情況。如果想要將他們的遺體送回去,那隻能等到科技發展好的那一天,才能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