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诸葛亮为什么打不下陈仓?

李蕾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以多击少,却攻不下陈仓,历来为后人所“耻笑”。


可是,仔细看此战前后,许多朋友对此战都有所误解。

未雨绸缪的曹真


经过张郃等人的努力,魏军击败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惊无险。

但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给魏军敲响了警钟。自刘备死后,蜀军不足为患的安逸思想是十分危险的。

曹真在击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判断:诸葛亮出祁山受挫,很有可能会攻陈仓。因此,曹真下令郝昭防守陈仓,加筑城防,严加防备。

机遇出现,准备却不足,该不该打?

鉴于第一次北伐期间,“祁山箕谷,兵皆多于贼”,却遭遇失利的情况,诸葛亮退军后,积极整顿,准备再战。

此时,情况出现了对蜀军有利的变化。

当年5月,魏国发起了三路攻吴之战。为了协助司马懿攻打江陵,张颌东下支援。


当年8月,曹休兵败石亭;司马懿沿汉水东下,也因水浅不得行而退;

当年9月,鲜卑围攻田豫。

诸葛亮决心利用这一时机,再次北伐。

陈仓大战,技术流的较量

诸葛亮走故道,攻陈仓。

抵达陈仓城下,诸葛亮派人劝降郝昭,无果。

随后,一场经典的技术流攻城战展开了!


诸葛亮充分发挥了理工男的本色,拿出了各种攻城手段,郝昭也见招拆招,对抗精彩纷呈。

诸葛亮令军架云梯、冲车进攻。郝昭依托城墙坚守,以火箭射烧云梯,用绳磨打压冲车。


尽管中国历史上的火攻由来已久,但陈仓之战是史书中第一次明确记载的运用“火箭”(射击点燃的箭)的战例。

诸葛亮架设起百尺井阑,猛烈射击,压制城头魏军,并派军填平城壕,攀爬城墙。郝昭在城内加筑重墙,增强抵抗。

诸葛亮军挖掘地道,郝昭令人挖掘横沟堵截。

就这样,诸葛亮军猛攻二十余日,粮草不继。

同时,曹真派出的费曜军、从荆州方向返回张颌军,已经逼近。

诸葛亮无奈退军。

精彩的撤退战

在撤退中,张颌军的先锋王双军的骑兵部队迅速逼近蜀军。


诸葛亮治军严整,在撤退战中可没有吃过亏!他只会军队回头激战,斩杀王双!

随后,诸葛亮又趁撤军之际,派遣陈式攻取了武都、阴平。

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主力击败了郭淮军,一直追击到祁山!(收复武都、阴平,在许多书籍中被列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战果,但实际上,无论是时间,还是动机,都与第二次北伐相连)

战后个人命运

战后,曹真因预设陈仓防御以及举荐郝昭之功,被加封为大司马,并赐剑履上殿,达到了他事业的巅峰。


可是,月盈必亏,刚被加封的曹真,就发动了伐蜀之战。结果,成了一场乌龙。

诸葛亮尽管攻陈仓不克,但因收复武都、阴平,恢复相位。(此前街亭之败后,自降三级)。

陈仓之战,是诸葛亮北伐的一个缩影

1、时间窗口短,只有迅速攻取一条路。

这次所谓的机遇,窗口只有20多天!


才20多天的时间,退军时就被王双追上。如果再迁延时日,魏军张颌等部抵达,形势将有多危险!

借个地图看:蜀军要到陈仓,需要走故道、散关,途中的补给十分困难。而魏军到陈仓,只需沿渭水走水路,补给十分充足。

不要说准备仓促,即使是准备妥当,陈仓也不是主力对峙的理想地区!

诸葛亮这次攻陈仓,不可能一边攻城一边打援。就20几天时间,攻下就攻下了,没攻下就要马上撤军!

2、仓促。

人们总是说诸葛亮北伐“屡屡粮草困难”,可是,这次北伐是仅有的一次真正因粮草不足退军。(第四次北伐“虑粮无继”退军,但撒军后李严表示粮草才很足)


可见,这次北伐的发起,是极为仓促的。以至连张郃都判断:等不到援军到,诸葛亮必退!

3、魏军将领出色

实力悬殊、形势严峻,诸葛亮唯一可以指望的,只能是对方将领垃圾。

很遗憾,诸葛亮的对手,很牛逼。

统帅曹真,预先判断形势,加强陈仓防御;将领郝昭,能创造性使用守城方法,坚守城池。

整个诸葛亮北伐中,对面的曹真、司马懿、张郃、郭淮,在军事素质上都极高!


曹真:老子被黑得好惨!

4、行动容易预料

陈仓之战前,曹真预料到诸葛亮必攻陈仓,提前布放;陈仓之战中,张颌预料到诸葛亮粮草不继,可能他率领的援军还没到蜀军就退了。

在此后的第五次北伐前,司马懿也能预料到诸葛亮攻坚屡屡失利,必求野战,因此放心在渭南加强发展,补充军实。


由于前面提到的补给条件、道路条件的限制,蜀军进军的选择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无论是曹真、张颌,还是司马懿,都能基本预料到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和支撑极限。

错过了第一次北伐时的突袭机会,此后,诸葛亮的选择越来越有限,这样的仗,很难打!

不宜过分贬低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未成,尤其这次陈仓之战以绝对优势兵力失利,长期被许多朋友诟病。可是,许多对诸葛亮的指摘是不客观的。

以陈仓之战为例。

1、陈仓之战的粮尽而退,是争取主动行为。

很多朋友以诸葛亮在陈仓之战中“粮尽而退”,认为诸葛亮脑子不清楚,只能支撑二十几天的粮草,还北伐个毛?


诸葛亮临阵如何,暂且不议,但真的是只准备20多天粮草就敢北伐?

事实上,他撤退后,立刻组织了对武都、阴平的攻略,并击败郭淮,一直追到祁山。

这说明,诸葛亮的所谓“粮尽而退”,并非是没有计算好粮草,粮草吃完了被迫撤军。而是在攻坚不利后,主动退出不利战局!

张颌所说的诸葛亮粮草不继,也是指的这个:魏军逼近,诸葛亮必退!诸葛亮准备仓促,不可能在陈仓和魏军主力对峙!


在我军斗争史上,攻大同攻包头不克,三打运城,战四平,“摸一摸老虎屁股"吃不下胡链...主动进攻很可能受挫,但不主动,是没有出路的。

2、陈仓攻城不克,很正常。

张颌的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陈仓防务良好,郝昭守城牛逼,有把握守住!

连用兵谨慎,善处营势的张颌都认为陈仓不容易攻克,说明这场攻坚战原本就很难打。

就在这次北伐前,诸葛亮的奏章中就写到:曹操是个厉害人吧!先帝都经常赞许他!可是,他五攻昌霸不克、四越巢湖不成,用夏侯,夏侯败亡···何况我诸葛亮呢?我怎么可能保证我必胜呢?

近来,赵云、邓芝等人纷纷离去,外来人才凋零,不多久,这些外来人才,包括外地带来的这些老革命都会纷纷离去。到那时,我们如何以一州之地的人才、实力,对抗四方精锐?


从益州一州之地,选拔出当年那样的人才,谈何容易?

所以,我没有必胜把握,也必须去打!

面对坚城+良将(横空出世的郝昭),诸葛亮攻不下陈仓,很正常!但诸葛亮去攻陈仓(有二十余日攻千人守护的城池,对蜀已是难得机遇),很正确!

尝试失败了,未必代表尝试是错误的。不尝试,永远没有机会!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被小小的陈仓守将赫昭一两千人阻挡,魏延久攻不下,诸葛亮也无计可施,还下令差点斩了魏延。那么,小小的陈仓,怎么如此难打?

那么陈仓在哪里呢?

陈仓就是现在陜西省的宝鸡,位于陜西省西部,西与甘肃天水市、清水县相邻。

诸葛亮为了稳操胜卷,派大将魏延攻打,没想到,魏延一连攻打了好几天都没打下来,伤亡巨大。魏延没有办法,只好向诸葛亮报告实情,诸葛亮一听,非常生气,差点杀了魏延。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

他以为陈仓好打,没想到是块硬骨头。

(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曰:“陈仓正北就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进兵。”命魏延引兵到城下,四面功之。连日不能破。魏延复来告孔明,说城难打。孔明大怒,欲斩魏延。

陈仓为什么难打,守仓人又是何方人物?

首先,陈仓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地处秦岭北麓、陇山支脉、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崭交吻处,南、北、西三面环山,如此地形,易守难攻。

其次,陈仓守将赫昭,深通战法,很会打仗。赫昭身长九尺,猿臂善射,很有谋略。最开始,赫昭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司马懿举荐赫昭镇守陈仓,抵挡蜀军,曹叡封赫昭为镇西将军。



陈仓最后如何拿下?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前,探知赫昭病重,诸葛亮急忙赶往在张合换防前出兵,赫昭病的呻吟之间,听到蜀军到了城下,急令人上城守把。但因为当时各门都已经起火,城中开始大乱。赫昭听说后大惊而死,陈仓终于被攻破。

诸葛亮也算爱才惜才,因怜赫昭之死,令其妻小扶灵柩回魏国,以表其忠。


纸上谈历史


看待诸葛亮的北伐一定要弄清楚他的战略目的是什么?比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以赵云的疑兵吸引曹魏主力,然后诸葛亮亲率主力夺取陇右五郡,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目的是夺取陇右五郡。

诸葛亮攻打陈仓是第二次北伐,时间是在228年11月到12月之间,离第一次北伐仅仅过去8个月时间。



诸葛亮之所以在228年的冬天发兵攻打陈仓,是因为听说了东吴在石亭之战中大破曹休,曹魏关中兵力空虚,诸葛亮为了策应东吴而发动的一场临时起意的北伐。

诸葛亮在228年11月决定发兵,12月就兵临陈仓城下,而且还从汉中急行军1000多公里,出散关走陈仓道,攻打陈仓城。



诸葛亮在攻城20多天无法攻下后率军撤退,要知道攻城战难度极大,需要攻城武器,陈仓城坚固,又早有准备,20天攻不下是正常情况,攻得下才是奇迹。

知道蒙古人攻打襄樊城攻了多久才攻下吗?打了6年,不要嘲笑诸葛亮20天攻不下城,蒙古人那么强大,攻打两座城池打了六年,是蒙古人不行吗?是攻城难度极大。



兵书上说攻城要有敌方双倍兵力才适合,而且攻城需要攻城武器,比如投石车,云梯等,我估计诸葛亮不可能把攻城武器能从汉中运到陈仓。

另外,就算诸葛亮攻下陈仓城,又有何用呢?魏军可以从东边的长安和西边的陇右两边夹击诸葛亮,到时候还是守不住。



所以诸葛亮攻陈仓城根本就是佯攻,他的目的是魏国的武都和阴平二郡。

严格说来,诸葛亮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只能算同一次北伐,不仅在时间街接如此紧密,而且在行动上也有连贯性。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在229年1月到3月间,诸葛亮派陈式从汉中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第二次北伐在228年11月到12月,攻打郝昭失败后,诸葛亮直接从陈仓道转到祁山道阻挡魏将郭淮救援武都,阴平二郡,最终陈式成功拿下武都,阴平二郡。



所以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目的有两个:

1、策应东吴;

2、为第三北伐成功拿下武都,阴平二郡创造条件。

所以如果你要问诸葛亮为什么攻不下陈仓城?答案就是:因为攻打陈仓城的目的不是拿下陈仓城,而是其他原因,也就是上面分析的两条。

还有第三条就是:诸葛亮攻下陈仓也守不住,所以没必要攻。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亮打不下陈仓,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陈仓易守难攻!


陈仓的出名是因为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连韩信这种千年难遇的军事天才打个小小的陈仓都迫不得已采用了偷袭战术,可见,陈仓是有多难打,而且韩信还派猛将樊哙出战。所以诸葛亮打不下陈仓是很正常的,宋代的吴玠吴磷兄弟守在陈仓也重创过金兀术!总体来说,陈仓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

陈仓地处兵家要冲,军事战略地位很重,是汉中连接故秦关中的枢纽,所以,城高墙厚,守备物资充足!处秦岭北麓、陇山支脉、黄土高原和渭河地堑的交汇处,三面环山,仅有东部相对平缓。诸葛亮虽有数万大军,但是施展不开,无法四面进攻,只能将兵力挤在狭窄的东门,成添油战术!郝昭兵力只有千把人,即使动员百姓参战那也只有两三千人,但是他只需防守一面就行了。兵力虽少,用于防守绰绰有余了,这就是地利的优势,和潼关的形式差不多。

二、郝昭这人能打!


街亭之败后,曹真觉得诸葛亮下次会进攻陈仓,于是把郝昭调去守这个战略要地。可见,郝昭的军事能力是很受看重的!郝昭到任后,开始重新修固陈仓,严阵以待!魏延亲自带兵来打都被打退,诸葛亮亲自上阵。受制于兵力施展不开的困境,诸葛修建大量攻城冲车、百尺木栏,甚至挖地道,填壕沟等方式,都被郝昭一一挫败,进攻二十来天后还是打不下小小的陈仓,不得已因粮草用光而退兵。

三、诸葛亮心有余而力不足!


荆州丢失和夷陵战败后,蜀国元气大伤,等到诸葛北伐时,蜀国的国力是三国中最弱的,常备兵力基本不到十万。诸葛进攻陈仓小方面是策应吴国,大方面是趁着魏国在东线战败,兵力屯在合肥一线的机会,趁机捞一把,能拿下长安那也是刘家祖先保佑了!

所以,诸葛亮开始就没准备和魏国大打出手,粮草都只带十日的!到陈仓时也没开打,先是劝降,劝降不成才动兵!不过没想到郝昭太能打了,继续死磕下去是能打下陈仓,但是蜀国国力绝对大伤。蜀国兵马才几万人,损失了很难补充,魏国的大军正在来援,东线的孙权已经不想打了,战争继续下去,对蜀国不利,所以见好就收,等待时机。


寻找不答应


我感觉是所谓的天命,尽人事,听天命,诸葛亮再厉害,六出祁山,匡扶汉室,最后还是三国归晋。打不下陈仓,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将领的不好,到后期,蜀国大将不多了,诸葛亮也改不了天命,诸葛亮想续天灯接命,最后还不是被魏延一脚踢了。存在即合理。所以诸葛亮打不下陈仓,历史没有真相,他只是教给我们一个道理。


悦示斋主人


就在马谡兵败街亭不久后的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十二月 ,诸葛亮决定第二次出师北伐,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再次发动北伐,与曹魏国内军事形势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史载,蜀汉建兴六年(228)五月,吴主孙权命鄱阳太守周鲂写信给曹魏杨州牧曹休,诓骗他说要献郡降魏,请曹休率军接应。曹休是一介武夫,想法简单,居然信以为真,上报获批后立率步骑十万向寻阳县进发以接应诈降的周鲂。与此同时,魏明帝曹睿为保万无一失,又命司马懿率军出宛县开至江陵,命贾逵由西阳向濡须口进发,从两路配合曹休。

八月,孙权亲至皖口,派大将陆逊挥军大破曹休于石亭,斩首万余,掳获牛马辎重、军资器械无数。多亏贾逵拼命救援,曹休才得以生还,不久急怒攻心,背上长疮迸发而死。曹魏于石亭之战大败亏输,为了加强东线的兵力,抵御并抗衡东吴,便将大量军队东调,而关中的防守较以前空虚很多。

正是这种千载难逢的时机,诸葛良才迫不及待地发起第二次北伐的。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在第二次对曹魏用兵前又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个表——也就是所谓的《后出师表》,用以表明心迹。

此次北伐,诸葛亮没有走祁山老路,大军出汉中后经故道,出大散关,很快直逼陈仓(今陕西宝鸡以东)。蜀军迅速将陈仓包围起来,但一开始并没有发起攻击,而是派曹魏守将郝昭的同乡靳详在城外喊话,劝说郝昭出降。郝昭在城上朗声答道:“魏国法律,君所熟悉,我之为人,君所深知。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只知死守城池。君勿再言,请还告诸葛亮,便可攻城”。

靳详将郝昭的话转告诸葛亮,诸葛亮再派靳详去劝降。靳详对郝昭说,陈仓已是孤城,兵少援绝,蜀军大军围城,志在必得,你哪里守得住?不要白白送死,自取灭亡。郝昭大怒,张弓搭箭欲射靳详,靳详乃急速退去。

诸葛亮见劝降不成,自忖拥数万雄兵,而曹魏陈仓守军仅千余人, 且其关中救兵短时间内无法赶到,遂下令攻城。蜀军开始大举围攻陈仓,各种攻城法使尽,郝昭也将各种守城法轮番使来。蜀军架云梯、用冲车猛攻;郝昭命将士用火箭射云梯,用礌石砸冲车。诸葛亮命人搭百尺高架,军士在上居高临下俯射城中,运土填壕沟;郝昭就命士卒“于内筑重墙”。诸葛亮督促蜀军日夜不休,轮番攻城,猛攻20多个昼夜而不克,郝昭率部精血守城,死战不退,攻城并没有取得任何明显的进展。

曹魏大将军曹真得知蜀军正大举围攻陈仓,急命将军韦耀率兵增援。与此同时,魏明帝曹睿急调名将张颌驰援陈仓。张颌于街亭大破马谡后,本来驻守关中,后因曹休溃败石亭,他便被调往东线,移驻淮南方城。

《三国志》载,张颌奉命从方城回援路经洛阳时,特地去见魏明帝,明帝问他:“等将军率部抵达时,诸葛亮会不会已经攻克陈仓”?张颌料到诸葛亮孤军远出,军粮不济,若补给不及时的话定难持久,便信心满满地答道:“等不到臣率大军到达陈仓,诸葛亮肯定已自行退兵。掐指一算,蜀军携带的军粮维持不了十天消耗”。于是辞别出宫,率大军昼夜疾驰,兼程西进。

果不出张郃所料,诸葛亮久攻陈仓而不克,军粮已经告急,又侦听到曹魏援军正大举开来,不日将至,进退维谷间只得主动撤围,退军而返。曹真部将王双率援军第一个赶到,见蜀军撤退而还,立功心切的他立刻率骑兵追击 ,诸葛亮设伏大破其军,蜀军悍将魏延奋力斩杀王双。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曹魏,除斩杀魏将王双外,一无所获,而陈仓久攻不破,蜀军反而遭受了不小的伤亡代价。所以,第二次北伐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数万大军猛攻数十日,竟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陈仓,只是这次出兵不像第一次兵出祁山那样败的惨重而已。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12月右将军行丞相事的诸葛亮率数万大军通过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50里),进入关中平原,进而围攻陈仓。诸葛亮五伐中原的第二次军事行功,陈仓战役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为了稳操胜券,派了大将魏延攻击陈仓城防。没想到魏延一连攻打数几,士卒死伤重大,战事却无半分进展。诸葛亮见魏延战不利很是生气,甚至还欲斩魏延于军中。

陈仓为何难打?地理位置十分的险要。此地处秦岭北簏、陇山支脉,黄土高原与渭河地堑交吻处,南、北、西三面环山,如此地形易守难攻

其次陈仓守将郝昭深通兵机,很会打仗。司马懿举荐郝昭镇守陈仓,抗击蜀军,就是看此人甚有谋略,曹叡封其为镇西将军。

诸葛亮亲率大军攻城,架起一百多乘云梯,周围用木板遮挡,以防魏军箭矢。另派一部士卒用绳索爬墙上城。郝昭下令用火箭攻之,梯灭绳断,士卒烧死、摔死的很多。

孔明又令用冲车攻城,郝昭令士卒用石头凿眼,以绳穿之,飞打冲车,冲车皆被击毁。

孔明又令士卒白天背土填城壕,晚上挖地道,企图潜攻入城。郝昭也令士卒于城内横向挖壕沟,截断蜀军地道。就这样双了你来我往于陈仓城下鏖战了二十多天,诸葛亮办法用尽,仍拿不下陈仓。

最后蜀军粮尽,无奈退兵,孔明于陈仓道口设伏兵,斩杀了追击蜀军的魏国大将王双,总算是扳回了点颜面。


贺拔岳


演义过于夸大诸葛亮了。

诸葛亮北伐毫无进展,说到底,就是因为蜀国实力太弱。北伐就是像少数民族劫掠百姓一样来转化内部矛盾。

曹真在上次诸葛亮撤兵之后,就大胆猜测诸葛亮下次北伐可能在陈仓。所以故意留下守城大将郝昭修建好城池武器和粮食,准备大战。

曹真这才放心离开。

郝昭也是不负众望,面对诸葛亮大军,无论是挑衅还是劝降都是坚决不让。蜀军各种攻城战法都被郝昭识破并且予以反击。

这也证明了蜀军战斗力不行,仅仅是依靠计谋打了几次胜仗。但是真正的攻坚能力不行。

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曹真大军过来救援,诸葛亮遭到前后夹击,不得不撤退。

不过呢,守城的郝昭也好不了哪里去。几个月的艰难守城让他身心疲惫,耗尽了精力。没过多久就生病去世了。


乱神虎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痛失街亭,不得不在汉中撤军。但在当年,诸葛亮便趁魏将曹休被东吴打败于石亭,魏军主力不在西线之际而二次发兵北伐。然而,此次却与第一次北伐的影响大不相同。

在20天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蜀军居然打不破一个千人守卫的小城。最后,待曹兵增员部队到达,诸葛亮不得不撤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仓之战。

陈仓,历史上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说。当年的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就是从陈仓出兵搞定三秦。而诸葛亮之所以要攻打陈仓,主要还是因为陈仓一地所在位置有关。

陈仓位处陇西三县与曹魏来兵之要道,若能拔得陈仓,必可断陇西三郡与曹魏之粮草,兵卒之联系,不出一月,此三郡可不战自破。

而首次北伐时的街亭失守也导致了陇西三郡的反水降魏。因此陈仓所在位置及其重要。拿下陈仓即可阻断曹魏与陇右各县的联系,整个凉州地区即可唾手可得。

可是,第二次北伐的诸葛亮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为什么无法攻破陈仓呢?

首先,曹魏有所准备,导致诸葛亮无机可乘。

首次北伐后,魏将曹真料得蜀兵未来必从陈仓二次进发,于是派郝昭任陈仓守卫,提前做好准备。果不其然,二次北伐诸葛亮出兵陈仓。

第二,魏将郝昭守城得力,防御齐备。

诸葛亮二次北伐虽出兵5万,但为了保险起见,每次攻城只有五千人,虽然有各类攻城云梯等,但守将郝昭等人身经百战,他们利用战斧断梯,浇热油,火烧兵将,攻城的士兵死伤无数。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虽说5千兵对1千兵士5倍,但陈仓位于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三面环山又是易守难攻之处,攻城失败再所难免。

第三,出兵仓促,粮草准备不足。

二次北伐距首次不足半年,只因曹休败于东吴石亭,蜀军打算趁魏兵准备不足出奇兵,可没想到在小城陈仓耗费时日,带魏军援兵到达时,粮草已不多,即便攻破也无法二次进击,因此不得不退兵。

不过在退兵途中将魏将王双斩杀也算此次北伐的唯一功绩吧。









富士康一哥


攻打陈仓,这本领就是一个假象。攻打陈仓就是为了配合东吴的军事行动,攻打陈仓目的更在于围城打援,利用更有利的环境更有效的消灭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