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康熙(1654-1722)自康熙四年(1665年)初次选秀以来,选入后宫中有名分的妃子共计55人,加上安歇没有名分非妃子大约有200多人。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康熙的后宫

1665年,鳌拜专横,危及皇权,孝庄太皇太后为联和群臣,特地为年仅12岁(虚岁)的康熙举行选秀,选进大批朝廷重臣的女儿充实后宫。这其中就包括日后为铲除鳌拜立下汗马功劳的赫舍里氏家族首辅大臣索尼的女儿赫舍里皇后,他是康熙最终爱的子,康熙十三年(1674年)却在生下皇太子胤礽之后就难产离世,康熙得知消息是仰天长啸、嚎啕大哭。赫舍里氏皇后谥号为孝诚仁皇后。关于她的介绍,我在昨天(2020年1月8号)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这里不再赘叙。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赫舍里氏皇后

康熙四年(1665年),遏必隆的女儿,鳌拜的义女钮祜禄氏经过选秀入宫为妃,她本来是后位的候选人,但因其父的政治立场问题落选。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认为后宫不能无主,所以立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皇后,但次年即死,谥号为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皇后一生未有生育,可以说康熙并不是非常喜欢她,选她作为皇后,只是看她家室的面子而已。钮祜禄氏皇后的死后的。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钮祜禄氏皇后

再来讲一下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他是佟国维的女儿,佟国维是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哥哥,因此她是康熙皇帝的表亲,具体是表姐还是表妹不祥。她具体何时入宫年份不祥,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将钮祜禄氏晋封皇后的时候她被晋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她又被晋封为皇贵妃,因为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孝昭仁皇后去世,因此她此时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掌管后宫。生育方面,她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育皇八女,但是不久即夭折。她虽未留下一男半女,但是她养育了皇四子胤禛,这即是日后的雍正皇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佟佳氏身患重病,康熙为宽慰她,遂将其封为皇后,次日即死,谥号为孝懿仁皇后。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佟佳氏皇后

接下来看看康熙的四妃。

四妃之首是惠妃纳喇氏,这里我们探究一下惠妃纳兰氏和清朝重臣纳兰明珠的关系。惠妃的父亲是索尔和,索尔和是德尔格尔次子,德尔格尔是金台石之子;明珠的父亲是金台石之子尼雅哈,也就是说,明珠与纳兰氏的父亲索尔和是同祖父的堂兄弟,而明珠与纳兰氏的关系是堂叔侄关系。明珠与惠妃纳喇氏的关系为后面讲九子夺嫡反对党有联系,故此提一下。惠妃纳喇氏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封为惠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被封为惠妃,她以妃位协助佟佳氏皇后(当时是皇贵妃)协理六宫。生育方面,她在康熙九年生育皇子承庆,在康熙所有的儿子中排行第三,但可惜的是还未来得及进入宗庙就夭折了。康熙十一年(1672年),她又为康熙生下皇长子胤禔她还养育了良妃卫氏的儿子皇八子胤禩,这两位都是日后九子夺嫡的主要人物。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惠妃纳喇氏

四妃的第二位是宜妃郭络罗氏,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只知道她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晋封为宜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宜妃。生育方面:她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下皇五子胤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下皇九子胤禟,康熙二十四年生下皇十一子胤禌。死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享年应该在七十岁以上。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宜妃郭络罗氏

四妃之三德妃乌雅氏,她是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十二年(1673年),13岁的她被选入宫做宫女,康熙十八年(1679年)单独封为德嫔,康熙二十年(1681年)与其他三妃共同晋升妃位。生育方面: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皇四子胤禛,但是因为母亲地位卑贱,不能给胤禛带来崇高的地位,清朝后宫也不允许生母养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之后 有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此时她还未封后);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下皇七女(夭折);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下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五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下皇十二女(七公主),康熙二十七年生下皇十四子胤禎。德妃乌雅氏是一个高产的妃子,他也因此荣登妃位。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德妃乌雅氏

四妃之末荣妃马佳氏,她同样是康熙四年被选入宫,她应该是十分受宠的,康熙皇帝前十个儿子中,她就生育了五个:承瑞、赛音察浑、长华、长生、胤祉。但是她个人运气不佳,因为除了皇三子胤祉成活之外,其余四子都夭折了。因为在康熙最钟爱的女人孝诚仁皇后难产而死之前,她刚刚生育了固伦荣宪公主,因此,康熙将孝诚仁皇后的儿子胤礽交由她抚养,胤礽也就是后来九子夺嫡的主角了。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荣妃马佳氏

因为康熙朝朝前三位皇后都早年病死,因此康熙觉得“皇后”这个尊号不吉利,于是未再晋封皇后,康熙朝之后的三十多年时光之中,一直是这四位后妃在打理后宫诸事,一直持续了大约四十年时间。

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在雍正即位后,拟尊封其为太后,可是还未来得及下诏书,就病死,于是只追封其为皇后。

这四位后妃,除了德妃乌雅氏之外,都未被再次晋封。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有“五妃”的争议,这“第五妃”就是良妃卫氏。

在电视剧《宫》和《步步惊心》中,良妃卫氏是很受康熙皇帝宠爱的,但是在历史上真的如此吗?
卫氏是辛者库出身,只能做一些粗活累活,见到康熙皇帝的机会是极少的。但就是在这极少的与康熙皇帝见面的机会中,卫氏能够抓住机遇,并生下皇八子胤禩,说明她自身条件不错,长得漂亮。卫氏1681年生下皇八子胤禩之后,并没有获得任何名分,还是辛者库奴仆。直到1689年,晋位为良嫔,1700年行册封礼,1708年晋位为良妃,此时她已经46岁了,直到1711年去世。生子八年后才晋位位嫔,19年后才封妃,康熙是不是宠爱她答案就出来了。

康熙一生的三位皇后与后期统领后宫的“四妃”

良妃卫氏


康熙皇帝曾经骂胤禩“辛者库贱人所生!”可见,康熙是十分瞧不起卫氏的。根据纪连海老师的说法,古代对后妃的封号一般分为两等.,第一等:贵、德、淑、贤;第二等:庄、敬、惠、顺、康、宁。然而良妃的“良”字,在这十个字之外,说明康熙心目中并没有多少她的位置。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中“良”字也从未出现在嫔级以上的后妃封号中,她这是第一次。


笔者正在写关于九子夺嫡的文章,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