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陕甘总督这一职位,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设置。清朝入主中原后,依旧延续这一职位,从顺治二年开始设陕西三边总督,兼辖甘肃(含今宁夏和青海西宁等地),总督府设立于西安府南院门。

自此,这一职位成为清朝后来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之一。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晚清甘肃兰州老照片)

陕甘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主要职责是“掌治军民,总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级别为正二品衔。从顺治朝开始到宣统朝结束,经历140多任。

陕甘总督除了掌管军务、政务,还兼任巡抚的职位。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清朝前期,在九大总督当中,陕甘总督这一职位比闽浙总督的地位还要低一截。后来随着太平天国后湘军将领在朝野的势力增强,才水涨船高。从左宗棠开始,陕甘总督的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上升为前三。

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总督改名山陕总督,辖晋、陕、甘三省,衙门署继续设在西安府。之后辖区内增加了四川,改称川陕总督,总督府也被搬到汉中。在去掉四川、加了山西后,总督府又搬回到西安。

直到乾隆朝,才正式把陕西、甘肃划归一体,交由陕甘总督负责。到光绪年间,陕甘总督的辖区里又增加了新疆。

在满清能够担任陕甘总督的人,是有条件的。因为它的管辖区地处西北,连接新疆和巴蜀,是边塞防御的重要屏障。如果不是可靠人选,皇帝在北京城难以安心。在最初的顺治年间,陕甘总督一职基本是由汉军旗人担任。

康熙时期,朝廷将陕甘总督划为“满缺”,意思就是只有满族旗人官员才能担任。因为平定三番后,天下仍然不安稳。康熙皇帝认为:“边塞地方必兼用旗员,方有裨于政事”。

从雍正皇帝开始,才逐渐兼用蒙古、汉人担任陕甘总督。到乾隆时期,陕甘总督中的汉人的比例开始增多。

不过,当时满人跟汉人想要担任陕甘总督这一职位,选择的途径有很大不同。汉人以科举为主;而旗人是从负责处理文书档案,或者当侍卫起步,就有了被提拔的机会。

但是,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八旗官员自身武艺废弛,内部崇尚科考的人愈来愈多。所以,后来满人中,也出现不少以科考出仕担任陕甘总督的。

从清代历朝曾任过此职的官员中,可以发现许多后世熟知的名人、名将,诸如: 年羹尧、 岳钟琪、刘统勋、福康安、邓廷桢、林则徐、琦善、 左宗棠、 曾国荃等,其中年羹尧、左宗棠曾威名天下。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在清代史料记载中,首任三边总督名叫王文奎,但他未到职,由孟乔芳代理。

孟乔芳原为明朝军中副将,后因罪罢职归乡。天聪四年(1630年)降清,仍为副将。后随清军返回辽东,累封至汉军梅勒额真,隶属汉军镶红旗。清军入关后,改封刑部左侍郎。

顺治二年(1645年),孟乔芳正式出任陕西三边总督。他任职七八年,先后扫平关中叛军,镇压了甘肃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后来晋封兵部尚书、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太子太保。于顺治十年病逝,赐谥号忠毅。

曾任陕甘总督中知名度很高的,应是历经康熙雍正两朝的年大将军年羹尧。

年羹尧不到30岁便升任四川巡抚,在稳定西南边陲的多次征战中屡立战功。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羹尧进京入觐,得御赐弓矢,擢升为川陕总督,之后他统兵成平定青海郭罗克地方叛乱,被康熙帝加封为抚远大将军。

雍正继位之初,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回京奔丧,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信的辅国公延信共同执掌军务。雍正元年五月,雍正帝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由此,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权势列在辅国公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

雍正元年十月,雍正命年羹尧以川陕总督身份兼任抚远大将军。

随后不久,年羹尧平定青海战事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在此之前,年羹尧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因出奇制胜,被晋升为一等公。成为威镇西北,又可参与云南政务的朝廷要员。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但此后,年羹尧居功自傲、结党营私,甚至藐视皇帝权威。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他被雍正帝革去川陕总督职务,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九月被削职抓捕。后经廷议92款大罪,十二月被赐狱中自裁。

接替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的,是清代名将岳锺琪。他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雍正三年出任川陕总督时,朝廷予以加兵部尚书衔。

雍正四年,岳钟琪奉命对云贵两地“改土归流”。雍正七年受命当任宁远大将军,率师出西路,会北路靖远大将军傅尔丹,备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雍正十年十月遭诬陷,以“误国负恩”等罪名被夺官拘禁。

乾隆十三年(1748年),岳钟琪先以总兵职务被重新启用,复授四川提督。他率兵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献计献策,并以13骑入勒乌围大营,劝导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父子归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时年64岁的岳钟琪奉命率兵出征康定,会同总督策楞,成功讨平叛乱。乾隆十九年,岳钟琪再次出征时,病故于四川资州,时年六十八岁。乾隆帝城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

民间皆知的“宰相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任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乾隆帝赏赐他孔雀花翎,命他巡视巴里坤和哈密驻兵,负责筹办军营、官兵和马驼粮饷等军务。

刘统勋忠于职守。此后遭遇回部首领睦尔撒纳出兵扰乱新疆伊犁事件,当时的定西将军永常被迫退师巴里坤。他因赞同永常退兵哈密,直言上奏,请求舍弃巴里坤改为退守哈密,置空城以避敌锋。

乾隆帝阅后,责备刘统勋附和永常,是置军威于不顾,下令将刘统勋和永常革职押解回京。但不久后,叛军溃败。乾隆帝平息了怒火,认为事件主要责任在将军永常,刘统勋虽然进谏不当,但比起缄默不言的人,还是忠心可恕,决定从宽免罪,改授他为刑部尚书。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后来,刘统勋升任东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刘统勋赴紫禁城早朝,行至东华门外时,在轿内忽然倾斜,抬轿人拉开轿帘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乾隆听说后赶忙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携药赶往救治,但刘统勋已经故去。

第二年,刘统勋归葬家乡山东诸城白家庄祖坟,沿途二十里以内文武官员均至柩前吊祭。

被誉为清朝民族英雄的福康安,于乾隆四十九年甘肃等地再次出现叛乱时,被任命为陕甘总督。

这年六月,福康安统兵赴隆德,进攻静宁底店,斩杀数千叛军,攻破石峰堡,生擒张文庆等叛军头目,因此晋封为嘉勇侯。

鉴于当时甘肃一带回民习武成风,而从文应试者很少。福康安从朝廷的长治久安考虑,上奏乾隆皇帝,提出“教导回民”等善后事务,得到乾隆帝的赞许。清廷在此设立学校驯化民众,不仅巩固了统治,也对边远地区的文化教育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福康安转为户部尚书,第二年又转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福康安受到乾隆帝倚重,并被乾隆帝破格封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第一人。

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坚决禁烟的两位民族英雄邓廷桢和林则徐,也曾短暂担任过陕甘总督。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被发配到新疆的林则徐,九月,他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道光二十六年再授陕西巡抚。隔年又命为云贵总督。到任后,林则徐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被加封太子太保,赏戴花翎。道光三十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此时,林则徐已经六十六岁,且重病在身,于赴任途中病逝。

因收复新疆而名垂史册的左宗棠,曾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同治五年(18686)年,因西北出现叛乱,左宗棠由闽浙总督改任陕甘总督。同治七年,他奉旨进军陕北的延安、绥德、榆林一带,连续征战数年。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西宁回民军首领马桂源投降,被押往兰州处死。随后,肃州回民军首领马文禄等被迫投降,陕甘回变彻底告终。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左宗棠在肃州祭旗,挥师新疆,重拳击溃阿古柏叛军。仅一年多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朝廷嘉奖其功,诏封二等恪靖侯。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应诏至朝廷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

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练兵、治河、禁烟等事。但他与同僚不睦,自己也不习惯于任职中枢。光绪七年十月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1882年(光绪八年),沙俄正式交还伊犁,左宗棠第五次向清朝政府奏请在新疆建省,提出乘新疆收复伊始和西征大军未撤之威,不失时机地建省设县。这样顺应民心,有利于百废待举,恢复元气。

左宗棠恳切陈词,说服了慈禧太后,同意着手在新疆建省。经过筹划,光绪十年,新疆省正式建立。光绪十一年九月,左宗棠在福州病故,享年七十三岁。

清代最后两位任职陕甘总督的官员,一位叫升允,一位叫长庚。

在清朝即将覆灭之时,受制于当时落后的交通,多罗特·升允并没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此消息,此时的他仍带领着四千清兵以勤王之名,在西安为宣统皇帝溥仪攻城夺隘。多罗特·升允在西北任职四十余年,毕竟对当地的地形熟悉,也善于排兵布阵。加之当时革命军内部有矛盾,备战不足,在升允所率清军进攻面前节节败退。

清代历任陕甘总督不乏名人名将 看看他们留下的珍闻轶事

(图中前左为升允)

但就在升允以为能够就此平定陕西之时,突然得知宣统帝逊位的消息。而此时的革命军也得到了袁世凯的暗中支援,展开猛烈反攻,陕西再次被革命军占领。升允大骂袁世凯欺君犯上,陕西一战宣告失败。

最后一位陕甘总督,名为伊尔根觉罗·长庚,满洲正黄旗人。曾任伊犁副都统、驻藏大臣、成都将军、兵部尚书、伊犁将军。宣统元年,迁任陕甘总督。武昌起义爆发,西安等处也发生兵变,他的前任总督升允督军进剿时,皇帝逊位谕旨传来,长庚于是将陕甘总督印交给布政使赵惟熙,自己挂冠而去而去,四年后病死。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