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废太子李承乾,当初因为谋反之罪,被李世民贬谪为庶人,并未要了他的命,这已经是极大地宠爱了。但假如当初他并未干这糊涂事,储君之位必定是他的,那他继位之后还会出现大唐武后干政、女皇临朝一事吗?想必让女子乱政都是极少有可能的,反而很有可能会外戚干政现象。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最近庆余年电视中的太子,就叫做李承乾,想必作者这样写很有可能就是让他照应真实历史上的李承乾。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头等大罪,但是他却可以在犯了这等祸事之后贬为庶人,这就能看得出唐太宗李世民是多么喜欢这个儿子,当着文武百官之面,给他这个儿子求情。因为这个孩子其实就是走了一步糊涂路线,可德行上是没有特别大的过失的,他其实就是一个被逼疯的夺嫡皇子。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那么要是李承乾继位,那么他肯定会成为一代不逊色于唐太宗的明君。首先就从他的成长经历来说,李世民对于这个孩子是非常基于厚望的,从他8岁继承了太子之位之后,就在有意无意的培养他的为政意识,其实这跟朱元璋的方法很是一样,一继位就确立了太子之位,其实就是在定国本,告诉大家太子一定,大家精心辅助就可以了,不需要跟前面那样上演夺嫡大战。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于是在对于李承乾而言就是安心的学习他的治国之道,不用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废,也不用担心父亲对他有什么样的不信任行为。而且像只是他的性格扭曲,再加上李泰的夺嫡举动,才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

其次,李承乾本人其实是很有实力的一个皇子, 当初李渊病逝之后,李世民其实让他暂时代政了一段时间,做的非常出色,很多臣子评价他“颇识大体”“颇能听断”。而且多次锻炼他成为监国,处理其事情来,也是有条有理。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选贤任能也是非常有眼光的,要是太子真的一点眼光都没有,那么这样的人肯定即便是皇长子也是当不成皇帝的。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毕竟身在帝王家,没点什么技术傍身怎么能应付这么多大臣,尤其李世民给他选的基本上都是当时非常厉害的大臣,比如煞费苦心地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专门为他设立崇文馆供他读书,生病了对于一个重来不信道、佛的人来说,专门为太子设立专场祈福,还重修了两座寺庙,古往今来那个太子有这种待遇。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同时李世民给他留下了不小的能臣、贤臣,更是让他在之后的为政之路上,得到了不少的帮助,长孙家就是他日后的依靠,但同样侯君集这些外臣也是跟他密切相关联的大臣。防了外戚,但很有可能防不了这些外戚。

最后,武后上位其实是得到了李治专宠之后,才把握大权,临朝干政,之后就是称帝改号了。可是在李承乾的一生当中可能并不会和武后相遇,历史的记载他是不近女色的,因此重蹈高宗皇帝的覆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倒是外戚专政是更为可能出现。因为李承乾的造反是就是依靠着侯君集这些外戚势力,才进行的谋反行动。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他要是当了皇帝,首先会解决胞弟李泰,毕竟两个人已经因为夺嫡之事闹得不可开交,没有缓和的余地,即使是长孙无忌他们的亲舅舅,也阻碍不了这种是事情的发生,反而会因为皇位越闹越凶。像女子乱政这种事情,其实并不会在李承乾继位之后出现,当初发动政变是自模仿玄武门事变,因为对于专权一事会特别敏感。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而且像他是和一些权臣外戚连接的非常紧密,这样很容易变成外戚一门独大的局面,而且他并不是一个能听得见进去意见的君主,即便是很有才能,但却是一个小心眼的君主,对胞弟李泰的清算避免不了,很有可能都会波及李治这些皇子。

假如废太子李承乾继位,还会有武后干政一事吗?外戚才是他的命门

如果李承乾继位,大唐的走向其实是很不清晰的,武后乱政现象是极不可能出现的,外戚才是他最大的祸患,而且同样会上演兄弟残杀的戏码,但是又作为一个优秀的帝位继承人,有非常有可能将大唐盛世提前开创,有未尝不是没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