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哲理性更強?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哲理性更強?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詩哲理性更強?為什麼?

宋詩最大的特徵就是說理。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唐詩重感性,宋詩重理性。這其中的原因在《被忽略的巔峰——宋詩的發展脈絡和特色》已經詳細闡述過,這裡就不再重複。

王安石和蘇軾兩人,正是宋詩中的冠亞軍。而這兩首詩確實在寫作方式、哲思高度、禪機隱喻中有很大的類似之處,但是兩位高手通過作品反映出來的思考還是有些不同。

我們具體來看兩首詩。王安石《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荊公對自己的仕途安排是非常有想法和遠見的,他在地方上工作很久,即使中央屢次召喚也不就職京官。在地方上的歷練,為他積累了大量政治經驗,同時他很清楚年紀輕輕就做京官,其實並沒有什麼出頭之日。當王安石官聲日隆,而朝廷重臣垂垂老矣之時(歐陽修、司馬光),他一步到位,空降中央改革小組組長,在皇帝支持下開始了聲勢浩大的變法。

這首詩創作於王安石年輕時期,當時還在地方上,我們明顯可以看出詩人的豪情和志向,這和他晚期受到政治打擊之後,隱居時所開創的宋詩頂峰“荊公體”風格完全不同。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哲理性更強?

而蘇軾的《題西林壁》要比《登飛來峰》晚上三十年。

實際上他們年紀相差並不遠,所以在創作《題西林壁》的時候,蘇軾已經經歷了“烏臺詩案”的生死之驚擾,性格逐漸向佛道思想接近,人生已淡然,有意無意滲透進來的禪機則是他這首詩的思想底色。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兩位都是當世高才,人生和仕途的路走到後來也差不多,所以兩人才會從政敵變成好友,王安石在“烏臺詩案”中一言九鼎,救了蘇軾一命;而蘇軾找到他徹夜談心,引為美談。

作為大學問家、散文家、詩家,二人在詩文革新、政治改革上雖有分歧,但殊途同歸。這兩人的晚期作品的文風實際上有些接近,不過王安石長於詩,而蘇軾長於詞牌。

說回這兩首詩,實際上都是典型的宋詩特色。或者說是蘇軾因循了王安石的宋詩特色,因為這種特色正是從王安石起。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哲理性更強?

這是怎樣一種特色呢?

即“造景說理”。

我們看唐詩,寫山川風物,寓情於景,但是大都是眼前實景,有感而發。而王安石年輕之時,作為一位政治家、儒學思想家,對詩詞文章看得並不重。所謂“詩詞,末技耳”,在這個年輕人眼中,所有的文學方式都是為了表達自身的政治意圖,除此之外,毫無意義。

那麼為了講道理,景色真不真實就不放在重點了。這在文學手法上卻無意中進了一大步。

這種手法,講出來大家都明白,也不需要舉唐詩的例子說明,因為隨便拿一首都可以看出區別。在這兩首詩中,“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這都是聽說、虛構情景,而在蘇軾的詩中,起筆就是造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當時沒有航拍技術的情況下,真實的賞景是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的,這就是蘇軾的想象。宋詩和唐詩最大的區別,開始著重於整體情景的虛構,幫助說明自己想要表達的思考和道理。

闡述出通用的大道理來,就是“哲思”的藝術表達了。

而這兩首詩的哲理性,因為詩人的年齡段不同,表達出兩種不同的思考狀態。不過都採用了類比、雙關的手法,同時都是在寫現實的不易,或者是身在高位,或者是深陷其中。從哲思上,都是很有高度,也頗有禪機的。

區別就在於王安石的志氣滿滿,而蘇軾的心意淡淡。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哪一首哲理性更強?

很難說誰的哲理性更高。還是看讀者自身所處的時間段、社會環境以及個人性格吧。

年輕人自然覺得“不畏浮雲遮望眼”更加勵志和豪放,而上了年紀的人必然覺得“不識廬山真面目”才是更加通透和靈犀。

我雖然沒上年紀,但我是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