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適宜南方地區冬春二季作區種植的土豆優良品種


適宜南方地區冬春二季作區種植的土豆優良品種

(1)中薯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1990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早熟,出苗後50天可收穫商品薯。高產、穩產、抗花葉和卷葉病毒病。中薯2號植株為擴散型,株高60~70釐米。單株結薯集中,塊莖大而整齊,塊莖圓形,皮光滑,芽眼中深,白皮白肉。塊莖休眠期短。

(2)金冠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系選育的早熟品種

出苗至成熟65天左右。株型直立,分枝較少,株高60釐米左右。塊莖較大,商品薯率達90%以上。不抗晚疫病。塊莖腎形,薯皮光滑,芽眼少而淺,淺黃皮淺黃肉,結薯集中。

(3)集農958 

黑龍江省集賢農場育成,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

該品種屬中熟菜用和澱粉加工兼用型品種。出苗至成熟約105天。感晚疫病、環腐病較輕,退化輕。植株開展,分枝少,株高40~60釐米。塊莖圓形,黃皮黃肉,芽眼中等。結薯集中,塊莖較整齊。

(4)川芋56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早中熟菜用型品種

株型開展,株高50釐米左右,主莖粗壯。植株抗癌腫病,感晚疫病,不抗青枯病。塊莖橢圓,表皮光滑,黃皮黃肉,芽眼較淺。塊莖大而整齊,結薯集中,塊莖休眠期長,耐儲藏。

(5)鄂802-552 

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選育

出苗至成熟90天左右。該品種出苗早,發苗快,結薯早,膨大快,大中薯率75%以上。株型擴散,株高40釐米左右,結薯集中,塊莖橢圓形,表皮光滑,芽眼淺,黃皮黃肉,食味上等。較抗晚疫病,耐病毒病,不抗青枯病。

(6)鄂馬鈴薯1號 

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育成。1996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株高50釐米左右,生育期90~95天,結薯集中。塊莖扁圓形,黃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淺,大中薯率80%左右。較耐儲藏。較抗晚疫病,輕染普通花葉病毒病。

(7)鄂馬鈴薯3號 

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育成。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生育期88天左右,塊莖休眠期60天左右。植株抗晚疫病,塊莖抗性較差,輕感花葉病毒病,中感卷葉病毒病,輕感青枯病。株高60釐米左右,結薯集中,大中薯率90%以上,塊莖扁圓形,黃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淺。

(8)鄂馬鈴薯5號 

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育成。2005年3月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8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熟,生育期90天左右。株型半擴散,株高59釐米左右,結薯集中,大中薯率85%,塊莖扁橢圓形,黃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淺,芽眉較大,高抗晚疫病,塊莖耐儲藏,休眠期60天左右。

(9)中薯1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7年(冬作區)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9年(中原二作區)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早熟品種,生育期70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長勢較強,株高30釐米左右。植株抗馬鈴薯X病毒病、中抗馬鈴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塊莖橢圓形,表皮光滑,芽眼淺,黃皮黃肉,塊莖大而整齊。

(10)中薯13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7年(冬作區)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9年通過中原二作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早熟鮮食品種。從出苗到植株枯死95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長勢較強,株高32釐米左右。植株高抗馬鈴薯X病毒病、抗馬鈴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塊莖扁長圓形,表皮光滑,芽眼淺,黃皮黃肉,塊莖大而整齊,商品薯率70%左右。

(11)中薯14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7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早熟品種,出苗後82天左右成熟。植株直立,生長勢較強,株高25釐米左右,分枝數少,枝葉繁茂,莖綠色,葉綠色、複葉較大,花冠白色。植株抗馬鈴薯X病毒病、抗馬鈴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塊莖橢圓形,表皮光滑,芽眼淺,黃皮,乳白色薯肉,塊莖大而整齊,商品薯率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