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自古聖賢多寂寞,能夠守住寂寞的人,才是成功和最幸福的人



自古聖賢多寂寞,能夠守住寂寞的人,才是成功和最幸福的人

中國人大多喜歡熱鬧,像每年長假有的人是哪裡熱鬧就往哪裡跑,儘管知道如此有堵車的風險但還是要去,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熱鬧就是快樂,熱鬧就是享受,熱鬧就是能力。尤其是到了春節,人們都喜歡往熱鬧的地方跑,總是害怕寂寞,害怕孤獨。可是,今年這個春節不同尋常了,為了使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不在蔓延,湖北人只能呆在家中自我隔離,這個春節不能再熱鬧,只有與孤獨和寂寞相伴,於是,有的守不住寂寞的人每天猶如度日如年,心不靜,神不安,守不住魂,可謂是坐立不安,心裡填得慌,過得很壓鬱。

人是高級動物,有思維、有頭腦,人的本能都是喜歡熱鬧,喜歡團聚,喜歡吃喝、喜歡玩樂的,可人畢竟又是人,有大腦、有情感,做人需要剋制自己,為了生存,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和快樂,人就需要自我約束,自我反省,這就是人需要寂寞,需要孤獨,這是因為寂寞和孤獨是做人的一種素質和本領,做人需要守住自己的內心,需要克服自己的慾望,需要剋制自己喜歡熱鬧的心態。


自古聖賢多寂寞,能夠守住寂寞的人,才是成功和最幸福的人


01、知識和學問從寂寞中來。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知識和學問,知識和學問是從寧靜和寂寞中而來的,板凳要坐十年冷,說的就是要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和學習。在這個燈紅酒綠的社會,各種誘惑撲面而來,使其不少人有一種浮躁心態,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不少人喜歡盲目跟風,盲目攀比,心情浮躁了,坐不下冷板凳,樂於應酬,樂於吃喝,樂於享受,如此,有的人玩樂成性,坐不下來了,害怕孤獨和寂寞,不願讀書學習。不能守住寂寞的人只能應酬,只能吃喝,只能動嘴,不能動手了,一個人不能動手能力就差了。人的知識和學問是從寧靜和寂寞中而來的,這就叫,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02、守住寧靜才能致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靠的是拼搏和奮鬥,而奮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守住寧靜,能夠戰勝寂寞。現代社會,不少人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拒絕誘惑,不能堅持做好自己,喜歡人云亦云,喜歡跟著別人跑,出現這種原因就是不少人害怕孤獨,害怕寂寞, 如此心態就更加浮躁,也就忘記了初心。


自古聖賢多寂寞,能夠守住寂寞的人,才是成功和最幸福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耐得住寂寞才不寂寞,守得住孤獨才不孤獨。真正能夠守住寂寞的人一點兒也不孤獨,生活總會充實而有意義。就拿這次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隔離來說,平時喜歡讀書的人樂在家中讀書學習,難得有這麼多時間靜下心來讀點書來充實自己;而對於平時不喜歡讀書的人, 呆在家中真難過,可謂是度日如年。做人需要熱鬧,但要做一個有本事的人,就要學會寂寞,學會寧靜,這是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人生成功之道。

03、寧靜和寂寞是做人基本素質和能力。

人與人之所以有區別,有高低之分,其原因就是有的人能夠守得住寂寞,能夠與寂寞為伴,而有的人靜不下心坐不住,害怕寂寞和孤獨,如此心情就會浮躁不安,有了這樣的習慣和心態,想靜也靜不下來,想讀書學習也學不進去。一個人成功需要天賦,但最終取得成效不在於天賦,而在於勤奮,在於能夠守得住寧靜,做人要學會寂寞,要學會寧靜,靜以修身,人不修身,何來的之知識和學問,何來堅韌和勤奮。


自古聖賢多寂寞,能夠守住寂寞的人,才是成功和最幸福的人


古人云:“自古聖賢多寂寞”。如今我們不需要做聖賢之人,但做人還是需要做一個能夠靜心讀書學習的人,人靜了可以思過,人靜了可以讀書學習,人靜了可以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人靜了可以抵禦不良思想的影響,如此,就可以堅定地做好自己了。相反,一個人浮躁了,就會受別人的影響,就會盲目跟風,就會忘記初心,由此,做人有時要“自我隔離”,自我反思,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寂寞是個好東西,做人要學會能夠寂寞,享受寂寞,如此也就離成功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