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看完這幾本書,你就能把傳統文化用起來

1.

《跟熊逸一起讀唐詩》

看完這幾本書,你就能把傳統文化用起來

一本有趣的解讀唐詩的書,一本深刻的解讀唐詩的書,一本可以告訴你在不同場合如何運用唐詩的書,這也是熊逸目前為止,讀起來最輕鬆的書。作者從登高、懷古、壯心、羈旅、田園、聚散、思慕、感時、憂憤、隱逸十個方面去解讀唐詩,告訴你在什麼場合應該用什麼唐詩。作者總能從簡單中讀出深刻,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時不我待;“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的懷才不遇。能從對比中讀出思考,如“獨美眾所嫉,終棄出寒垣”是紅顏薄命的昭君;“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是豪傑之昭君;“自矜妖豔色,不顧丹青人”又是自負的昭君。

能從老問題中讀出新意境,如針對項羽該不該渡江,“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熊逸說,誰的人品更差,底線更差,誰的贏面就更大,於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縱向江東收燼去,應無子弟到中原”,熊逸說當代精英變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高貴的死亡不但得不到呼應,甚至得不到同情。能從不同的角度賦予意象不同的質感,如竹笛,“誰家玉笛暗飛聲”玉笛的描寫更雅緻、富貴;“羌笛何須怨楊柳”羌笛描寫邊塞的蒼涼;“短蓑吹鐵笛”鐵笛則描寫遊子的滄桑。

能給我們解決唐詩中的疑惑,比如“中間小謝又清發”,中間原來是然後的意思;“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過乃“到”的意思,表示路過的話,一般用“經”……

跟隨熊逸老師,讀懂詩意,把唐詩真正用起來!


2.

《王陽明:一切心法》

看完這幾本書,你就能把傳統文化用起來

在《王陽明:一切心法》這部書裡,熊逸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發現:王陽明的成功非但不是由他的學說帶來的,兩者甚至南轅北轍,也就是說,王陽明在軍事上的攻無不克是一回事,陽明心學的理論建設是另一回事,前者靠的是機關算盡的巧妙謀略,不僅針對敵人,同樣針對盟友和同僚,這裡邊當然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欺詐手段;後者卻是“君子坦蕩蕩”的極致,憑著這套心法,人在險惡的局面裡大概率上會成為楊漣、左光斗那樣的義士或烈士。這就很容易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後人因為仰慕王陽明的成功而鑽研他的心法,這真的有用嗎?

熊逸還有分析說,陽明心學並沒有一套嚴密的理論架構,如果我們把它當成一套哲學的話,那麼,我們要麼會看到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矛盾,要麼會不斷腦補,在不知不覺中使它改頭換面。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是因為王陽明在提出這套理論的時候,並不是出於“立言”的考慮,而是為了針砭時弊,矯枉當然過正。

由於作者對心學的解讀是透徹的,將心學的產生、發展和影響還原到明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來談,能夠幫助讀者完成對心學的認識或再認識。讓讀者明白心學的實際作用可能有多大,精髓為何,糟粕在哪兒,而取捨全在讀者自身了。


3.

《熊逸說經典》

看完這幾本書,你就能把傳統文化用起來

國學有益於人生,並不在於讓人見多識廣,而在於使人明白古人智慧的多姿多彩和全面涵蓋。進而學習一套完整而卓越的價值觀,可用於立身處世、安頓心靈、並且能夠在短暫的一生中以有限的力量完成個人使命。

《熊逸說經典》摘編自《熊逸書院》這門課程,作者挑選了20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經典,包括《春秋》《左傳》《公羊傳》《轂梁傳》《周易》《詩經》《尚書》《儀禮》《禮記》《周禮》《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中庸章句》《老子》《莊子》《荀子》《管子》《國語》。

這本書大的脈絡有兩個:一是還原到古代語境,“五經”重於“四書”,二是從社會結構和學術思想的相互影響與共同演進出發,以《左傳》作為敘述的起點和各種追溯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