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晚清廣德州“壽萱齋”大藥房

據《廣德歷史大事記》記載:“光緒十五年(1889)壽萱齋藥店在縣城開業,資產8000銀元。 清晚期的光緒時期,廣德《壽萱齋》和《羅廣春堂》為本縣歷史較長、名聲較大的中藥店,均有當地名醫坐堂接診,其中以《壽萱齋》為最佳。”《宣城地方誌》第十九篇記載:“清代宣城的焦春陽、寧國的魏天興、廣德的壽萱齋等老字號藥店對藥材加工十分講究,工藝技術要求頗高。他們所生產的丸、散、膏、丹等遠銷各地,享有盛譽。”

晚清廣德州“壽萱齋”大藥房


而廣德《壽萱齋》的 創始人卻鮮為人知,《壽萱齋》是廣東嘉應州溫梅村先生在廣德創辦的。 據清代廣德陳蘭翰的《謹述溫梅村公行狀》中記載:“溫君諱繁勳,本名以烜,梅村其字;原籍廣東嘉應州,代有傳人……”。溫梅村原籍廣東嘉應州人,祖父溫賢英曾任浙江臨海、寧海縣丞;父親溫芾南由實補缺寧海縣丞,後趕上三年一次的考核,考核很優異,被升任天台縣知縣。梅村是溫芾南公的第三個兒子,從小就隨父親一起,聰敏好學;所以父親特別愛他;當時適逢太平天國長毛叛逆未平,梅村不能回到家鄉參加考試,只有出錢在浙江參加考試。後歷任浙江平湖、寧海縣丞,鎮海、穿山巡檢。在其任平湖縣丞時,有當地豪強鉅紳送一位鄉農,說鄉民有罪,要求梅村懲罰,梅村調查後發現,此鄉民並無過錯,所以不能懲罰。於是拒絕了豪強鉅紳的責罰請求,把鄉民無罪釋放,並說:“我就算這個官不做了,也不忍心胡亂責罰無罪鄉民啊!”但是因此得罪了地方豪強,於是去上級稟明原委,並請求辭官,上級領導聽後頗為讚賞他的做法。遂將補任安吉縣典史,到任後勤政務,體恤囚犯,日日孜孜不倦的工作。

任期未滿,即以母親年邁,要回家養母親為名而辭官,但是他並沒有回到原籍廣東嘉應州,而是客居於廣德州,靠經商掙錢養家餬口。梅村的母親是個樂善好施的善人,由於太平天國兵災,縣裡百姓缺醫少藥,於是就讓溫梅村開設藥鋪,精心製作各種藥丸、散等,平價出售,以方便窮苦的黎民百姓。藥鋪名字叫《壽萱齋》。

晚清廣德州“壽萱齋”大藥房


光緒壬寅(1902年)秋,鄰省瘟疫爆發,漸漸蔓延至廣德州境內,溫梅村迅速聯合其他藥鋪預製“救急丹” 分送,救活的病役患者不計其數。光緒戊戌年夏,廣德州中嚴重缺糧食,他又拉動大家捐錢,派人趕赴宣城購米,運回廣德,原價出售給平民,有效的緩解了廣德州內的缺糧食問題。

己酉(1885)年秋天,廣德縣由於天災,糧食欠收,老百姓家裡幾乎斷炊,但是還有無德商販將糧食運到宜興高價出售,獲以暴利。溫梅村見狀十分擔憂,於是去見宜興官府汪公,出告示,嚴禁廣德縣內糧米私運出鏡。這不免引起很多商販的怨言,他都全然不顧。同時他又四處求購糧米,後來他委託武進人士張公採辦,平價出售,這才使本縣缺糧食的問題得以解決,人心得以安定。

廣德至泗安之路,上通徽、寧,下達蘇杭,實為往來交通之要道。每到陰雨天,淤泥沒過腳踝,路過摔倒者每天都有。溫梅村看在眼裡,急在心中;於光緒乙巳(1905)年獨捐鉅款,用條石修路二十餘里,從此行人車馬,無不拍手稱讚,商會往來也愈加繁榮。

溫梅村先生從辭官客居廣德,直至在廣德逝世,雖為商人,但處處都心繫廣德百姓,急百姓之所急,積德行善,人們都稱他為“廣德大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