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王承書究竟多牛

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王承書究竟多牛

1949年,新中國成立,因為曾經的連年混戰和外敵侵略,新中國百廢待興、科研基礎奇差、人才缺乏···如此脆弱艱苦的建國初期,卻也飽受著來自別國的核威脅及核訛詐;為了打破有核國家對無核國家的核壟斷及其無恥的核威懾行為,“兩彈一星”計劃成為了國家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56年前,中國自研自制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在新疆羅布泊起爆;這標誌著新中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對外威懾底牌和最堅實的領土護衛力量。而這一切背後的心酸苦澀,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而在開發原子彈過程中,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她是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的能人,卻不為人所知,貪天大功被深深地掩藏;她的傳奇過往流傳不詳,卻曾是一位研究成果轟動全世界的著名物理學家;她是為了祖國核武大計隱姓埋名三十年之久的“幕後神秘人”之一,她,叫王承書。

青年刻苦,年少有為

王承書祖籍湖北武漢,1912年6月26日生於上海,家境富裕優渥,是個殷實的書香門第,其曾外祖父是晚清名臣何芷舠,其父早年曾是清廷進士,赴日留學後擔任了民國政府的警政司司長並在警官高等學校任教學。

有著這樣的家庭環境,王承書自小雖不說是錦衣玉食,但也是無憂無慮的,比起那個亂世下大多數的女性,王承書的幼年少年是極其幸福的。

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王承書究竟多牛

然而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把王承書變成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凡婦女,相反,成年後的王承書將自己磨練成為了遠超舊社會女性主流的新思想女性。自小就體弱多病的王承書即便總是因病休學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求學的熱誠,作為一個女子,她甚至比那個時代大的多數男性更擅長學習。

1930年,剛剛成年的王承書考上了當時全中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燕京大學的物理系,而在同期的所有入學新生中,王承書是唯一的女學生。考上了燕京大學物理系以後,王承書愈加地刻苦,因為那個時候正是國家亂象頻現,各地動盪的時候,所以王承書更加地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

1934年王承書從燕京大學物理系畢業時,系班13個學生中僅僅畢業了4名學生,而王承書名列榜首,並獲金鑰匙獎;本科畢業後仍然留在燕大本校攻讀研究生學位。短短兩年後,王承書已經成功拿下了燕大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成為了當時全國教育界都少有的女教授;成了那個年代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先生。

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王承書究竟多牛

在物理學上天賦極佳又學研刻苦的王承書並不想餘生就這麼單純地教書育人,她還想在物理學領域作出屬於自己的建樹,然而動盪的時局打亂了她的預想,讓她不得不流離失所,1937舉國抗戰,王承書為了躲避戰火不得不離開北京,輾轉流離於南京、武昌、桂林、貴陽等地。如果不是全面抗戰爆發,這位年少有為的女先生應該就會拿著燕大的推薦信留洋讀博了。

重修學業,名動世界

在燕大任教時,王承書與她在燕大的導師張文裕教授墜入愛河。這兩位當時的優秀物理學者在學術上亦或是生活中都心有靈犀默契十足;兩人很快便喜結連理。然而婚姻的美滿並沒有讓王承書的學習生涯就此止步,平淡生活不能消磨王承書對物理的熱誠。於是這個不甘平凡的中年婦女撿起了年輕時的精湛學問並決定申請留學深造。

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王承書究竟多牛

1941年,王承書成功申請了美國巴爾博基金會的獎學金,被密歇根大學錄取。而當時的密歇根大學在王承書之前從未接收過已婚婦女。王承書之所以能打動密歇根大學,不外乎就是她那優異的學術水平與熱誠的求學精神。

黃天不負有心人,1945年王承書就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而1951年,她的王承書-烏倫貝克方程(WCU)橫空出世,名動全球學術界!至今在高空物理學和氣體動力學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的價值。

而作為名動世界的物理學牛人,王承書自然是不光WCU方程這一點榮譽,她的研究解決了氣體動力學領域數個懸而不決的歷史疑團。此外,王承書立足於數學算法,第一個證明了索南多項式正是麥克斯韋氣體線性化的玻爾茲曼積分算符的本徵函數;而正是這一成果提供了簡化求解方程式的新思路。

毅然回國,隱姓埋名,攻克核武核心

在美國站穩了腳跟,前程遠大,甚至有機會和導師獲得諾貝爾獎的王承書卻在最巔峰的時候銷聲匿跡,選擇了放棄眼前的一切輝煌,

回到新中國為祖國母親貢獻自己的力量。

終於,1956年,歷經險阻,躲過了美國的封鎖與阻撓,王承書一家乘船繞經香港成功回國。那個年代,由於國家的科研人才極度匱乏,所以大多數科研人員都是身兼數職,歸國後的王承書就先是就職於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同時又兼任著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每天不僅要投身科研,還要擠出時間來為國家培育人才。

攻克核武器最核心技術,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王承書究竟多牛

為了支援國家“兩彈一星”計劃所必需的原子能事業。王承書乾脆放棄了原本熟悉的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領域;轉身投入到了熱核聚變理論的研究中去。

單單是在去蘇聯進修期間,王承書就用七天七夜的時間翻譯了一本美國受控熱核聚變的專業書籍;歸國後又翻譯了《熱核聚變導論》;她就此還研究透徹了熱核聚變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並在之後參與建設了我國最初的三個等離子體實驗裝置。

沒過多久,王承書就因為高精尖的物理學學術水平被徵召進位於大西北的氣體擴散廠——504廠;一去就是二十多年隱姓埋名的奮鬥光陰。

而要說王承書究竟牛在哪,可不光是她在完全陌生的領域重新建造自己理解的理論;要說王承書一生中最大的豐功偉業,就是攻克了核武器核心技術的鈾同位素的分離提純項目,在中蘇關係破裂後仍然能挑起大梁帶頭用中國方式自主研究解決了核武器必需的鈾元素濃縮難關,這等壯舉也讓王承書被物理學界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

雖然王承書沒能像錢學森鄧稼先一般被世人銘記在心。但她為我國理論物理事業及核武器研發事業所做出的的卓越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深藏功與名的王承書也正代表著她那一代的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們,不求利祿,不為功名,隱姓埋名地默默付出成為不為人知的“冰山一角”,僅僅只為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