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考古學家在獅子山有哪些意外發現?

  為了解開獅子山上的陵墓在哪兒的這個問題,考古學家們首先對獅子山展開了調査。獅子山因為山形似臥獅而得名,獨特的地理讓考古學家們的調査難度加大了。不過,這些困難並沒讓考古學家們退縮。他們首先草擬出各種有關陵墓形狀的模擬圖,與獅子山的地相對照,以確定陵墓可能埋葬的地方;然後,他們運用各種現代科學儀器,並請來了地質勘査隊,對獅子山進行鑽孔探測。然而獅子山上民房鱗次櫛比,他們無法大規模、普遍地鑽孔探測獅子山,所以他們只得放棄這種漫無邊際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做法,而選擇梅花樁的勘探方法進行探測。雖然他們付出了許多,可是收穫卻無法與付出成正比,他們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考古學家在獅子山有哪些意外發現?

  這方面行不通後,考古學家轉換了思路,從另一方面入手尋找陵墓的位置。首先,他們可以肯定,陵墓的主人處於漢代,以兵馬陪葬坑的規格和陪葬的兵馬俑數最來看,陵墓主人的身份低不了,既然如此,那麼當地人說不定會從祖輩相傳的故事中瞭解一些情況,想到這兒,考古學家們便展開了走訪工作。畢竟獅子山陵墓修建時間距今太遠,當地人即使有流傳下來的故事,可能也變調了,考古學家們想從龐大的傳說故事中找出頭緒,無異於大海撈針。然而皇天不負有心人,1990年,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王愷在獅子山村走訪,在與老人閒聯時得到珍貴的線索。那位老人叫張立業,在1990年時就已經有86歲高齡了。

  張立業老人說,他們祖輩曾挖過很深很深的大地窖,其中最大的一個地客,能放1萬多公斤紅薯。

  說者無意,而聽者有心,王愷館長聽了張立業老人的話後,心中一動,這獅子山到處都是石頭,這位老人的祖輩又怎麼可能挖出這麼大、這麼深的地窖呢?想到這兒,王愷館長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條極有價值的線索,只要找到老人祖輩挖掘地窖的地方,他們就很可能找到陵墓。

考古學家在獅子山有哪些意外發現?

  果然,他們在老人祖輩挖掘、現已廢棄的地窖下面3米的地方,發現了外墓道上人工開鑿的痕跡,有了這一發現,考古學家們欣喜若狂,終於,他們找到了陵墓所在,可以弄明白獅子山陵墓主人的身份了。

  雖然考古學家們都幹勁十足,可是考古工作本身就是一份細緻的工作,無法急躁,所以雖然他們發現了陵墓地宮的外墓道,還是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才最終確定獅子山陵墓地宮的準確位置。

  有了準確的位置與發現後,經過上報,我國政府准許獅山子居民搬遷,為考古學家發掘獅子山陵墓地宮做準備。1994年11月,國家文物局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的開掘列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正式下發文件批准考古學家發掘獅子山楚王陵。

  有了國家的支持,考古學家們很快開始了對獅子山陵墓地宮的發掘工作,也很快就使獅子山楚王陵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考古學家們挖掘開獅子山陵墓後,發現這座陵墓是坐北朝南的建築,能使陵墓如此修建的,陵墓主人最低也應該是一位王,至於是哪位王,只能等陵墓地宮全部挖開後再作推斷。考古學家將問題放在心中,繼續發掘陵墓,發現這座陵墓一共有12間墓室,墓室總面積達850多平方米。

考古學家在獅子山有哪些意外發現?

  考古學家繼續向裡清理推進,發現這座陵墓採用的是漢代流行的橫穴巖洞式,將獅子山幾乎掏了個半空。在陵墓內,還開鑿了一個巨大而方正的天井,這在以往考古學家發掘的漢墓中從來沒有見過,這些不同,又代表什麼意思呢?考古學家們越來越好奇。可是沒有完全清理出陵墓地官,這些向題誰也無法正確回答。

  就在考古學家們帶著種種疑問的忙碌下,他們通過各種現代化機械,花了三個多月,才將井中的夯土和填石清理出去。當清理基本接近尾聲時,考古學家發現,原來獅子山並不是一座土山,它和徐州周圍的許多山丘一樣,是座石頭山。當考古學家們看到了抑子山的全貌後,他們不禁對我國古人心生佩服之情。有現代化機械的幫助,他們還花了三個多月,才將天井中的夯土和填石清理出去,而在古代,根本沒有什麼大型機械幫助,只靠人工,就將這座石頭山鑿了個半空,鑿下這個碩大的天井,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專家們推測,要修建這座陵墓至少也需要20年,這還是人力也不少的情況下才行。

  清理出這座陵墓後,經專家對陵墓中的文物進行鑑定,推斷這座陵?

  墓應該是西漢楚王的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