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臨沭地圖

【地名由來】

臨沭作為縣級行政區名稱,最早見於《新唐書〃地理志》。據記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臨沭從臨沂縣析臵。"因西臨沭河而得名"。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沭河

沭河又名沭水,位於中國省南部及省北部,源出山東臨沂的沂山南麓。同沂河平行南流,過入江蘇省。原在今匯入再入淮河。1128~1855年黃河南徙奪市以下泗水河道和以下淮河干流入海,後因河床淤高,在1855年又北徙,留下廢,沭河失去了入淮的水道。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臨沭風光

臨沭縣位於東南部的魯蘇交界處,隸屬於山東省,因臨而得名。臨沭置縣始於漢初,近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是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臨沭縣現轄7個鎮,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和1個現代農業開發區,236個行政村(居),64萬人口,總面積1010平方公里。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臨沭在山東的位置

【尋歡文史】

沭河的"沭"字溯源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沭河發源于山東省沂山南麓,南流入江蘇省境內。 沭河,古稱沐水,後作沭水,早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周禮·職方氏》

中就有記載:“正東曰青州……其浸沂、沭。” 意思是:正東地區是青州,那裡有沂河和沭河可供灌溉田地。沭水,古人又寫作“術水”,《漢書·地理志》:“術水南至下邳入泗。”唐代顏師古注:“術水即沭水也。”①“術”字現已簡化為“術”,為了考證的需要,本文仍寫為“術”。從《說文解字》、《辭海》對“沭”字的註釋可以看出,“沭”是沭水(或沭河)的專用字,別無其他含義。因此,要解釋沭河名稱由來,應從“術”字上做文章。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莒縣地名志》認為“古術士施展法術之水匯成此川而得名”,此說近於荒唐。因為占卜和鬼巫之術在先秦各諸侯國普遍存在,當時的人們對此虔誠至信,並非只有沭河流域的古人信奉此道。況且“術士、巫術”等字義是“術(術)”字的引申義,並非本義,因此,用“術士、巫術”等詞義來解釋“沭水”名稱的由來只是望文生義。

《說文·行部》:“術,邑中道也。從行,術聲。”五代時期的文字學家徐鍇在《說文解字系傳》中說:“邑中道而術,大道之派也。”可見,“術(術)”字的本義是道路,“沭水”之名應該與道路有關。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據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記述:春秋時期,我國東部有一條南北交通要道,這條道路北至齊國都城臨淄(位於今山東省淄博市),南至徐國(江蘇省泗洪縣附近),中間經穆陵關、莒國(今山東莒縣)、郯國(今山東郯城縣北)。

由於這條道路“僻在東方”,其重要性略遜於中原地區的主要道路。也就是說,這條道路在中國的 東部地區雖然是一條交通要道,但相對於當時中國中原地區的主要道路來講,只能算作是一條主幹道中的分支。這個觀點與徐鍇所說“大道之派”相符,因此可以將這條道路稱為“術道”。而從沭河的流經地域看,“術道”與“沭水”二者路線一致,相依相傍,古人便把這條“僻在東方”的交通要道一側的河流稱為“術水”。“術水”成為這條河流的名字後,古人為了區別字義,又在“術”字上加了“水”旁,即“氵術”,《漢語大字典》注:“氵術,同‘沭’,水名。

《玉篇·水部》:氵術 水,在琅琊,任緒釣魚處’。”這裡所引的《玉篇》是南朝·梁·顧野王所著字書。這就是說,南北朝之前,“沭”字的異體字還有“術”、“氵術”等寫法。

《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氵術”字,說明這個字在漢代已不常用。大概在秦始皇統一文字時,作“沭水”講的“術”和“氵術”字,就統一為“沭”字了,但實際上仍有少數人用這兩個字,就像今天仍有少數人用繁體字和廢棄的簡化字一樣,所以《漢書》有“術水”,《玉篇》有“氵術水”,隨著漢字的演化,許多異體字不再使用,“沭”字便逐漸代替了“術”、“氵術”,成為今天的“沭河”,這就是沭河名稱的由來。

【歷史沿革】

屬、祝等小國轄地。

春秋末期,鄟、祝被魯滅,歸屬。

戰國時期,臨沭一帶被納入越境,後又歸楚。

秦朝時期,臨沭北部屬莒縣,南部屬。

西漢時期,分治於東海、二郡。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東漢末年,分東海郡,在臨沭境內置利城郡,轄郯、利城、祝其等十三縣。

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部及東南部分治於東海國祝其、利城二縣,西部、中部屬琅琊國即丘縣,南及西南部隸屬東海國郯國,北部為城陽郡莒縣地。

西晉時,隸屬關係與三國魏時基本相同,分治於東海、琅琊、城陽三郡。

東晉時期,在後趙、前燕、前秦政權時,南境屬東海郡,北境屬琅琊郡;後燕、南燕時,北境屬琅琊郡,南部屬東晉東海郡。

南北朝時期,劉宋時分治於東海、琅琊兩郡;北魏時為琅琊郡即丘縣、東海郡郯縣分治。東魏、北齊時,全境屬北徐州琅琊郡。

隋代大部屬琅琊郡臨沂縣,東部唐嶺、蛟龍一帶隸於東海郡懷仁縣,西南部曹莊、華橋一帶為下邳郡郯縣轄。

唐初,為沂州琅琊郡和海州東海郡分治。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臨沂縣為蘭山、臨沭、昌樂三縣,歷史上首次以“臨沭”命名置縣。六年(623年),臨沭縣撤銷,併入臨沂縣。八年(625年),利城、祝其二縣撤銷,併入東海郡懷仁縣。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大部屬沂州臨沂縣,西南部曹莊一帶屬泗州下邳,東部唐嶺、蛟龍、蘆莊一帶為海州懷仁縣轄。

宋代,為沂州臨沂縣轄。金時,為沂州臨沂縣轄。

元代,屬益都路,為沂州臨沂縣轄。

明朝洪武初年,屬山東布政司濟寧府沂州,五年(1372年)改屬濟南府沂州,十八年(1385年)又改屬兗州府沂州。萬曆十年(1582年),大部屬沂州,西南部屬郯城縣,東及東北部為南京淮安府贛榆縣轄。

齊魯地名探究——因西臨沭河而得名——臨沭

清代,屬山東省沂州府,為郯城、蘭山二縣分治。

民國時期,先後屬濟寧道、琅琊道。民國二十四年(1936年),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部為臨沂縣第五區,南部為郯城縣第五區;後郯五區析置郯六區、郯七區,隸屬郯城縣政府第二辦事處,辦事處駐地在今南古鎮。

1940年1月,八路軍東進支隊和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解放國民黨郯城縣政府第二辦事處——南古莊,成立抗日民主政權郯東北第一辦事處,直屬魯南專署領導。7月,改稱蒼馬辦事處,屬魯南地區第三行署。

1941年8月,臨沭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專署第四行署,後改屬濱海專署。濱海專署駐地大部分時間在今店頭鎮陳巡會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