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银行为何总是让储户去ATM机上进行取款?

张峰是我不曾离弃的信仰


我作为银行从业者,见证了银行从购入第一台ATM机到现在各家支行都有ATM机。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感触的。那么银行为什么要让储户去ATM机取钱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成本问题

投入一台ATM机的售价大概就在10万左右,每天的电费,占用地方的租金,以及每天加钞的人员,杂七杂八算下来,一年成本就是5万左右。一台ATM机全年无休,至少相当于两个个柜员的工作量,一个柜员的工资平均就是5000左右,一年就是12万元。ATM机使用寿命10年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就按10年算,10年下来,柜员120万支出,ATM机60万支出。正是因为ATM机的成本低,所以各大银行才大面积推广。

二、资源配置问题

既然有了完全可以替代柜员的取款机,再让客户到柜台办理取款,占用人力资源,这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浪费。该发挥价值的ATM机没有发挥作用,该办理增值业务的柜员也没有为银行带来价值。

三、客户需要引导

客户取钱一般都是有急用,想要取完即走。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是不愿意去不熟悉的ATM机取款的。看似方便,其实陌生。这些客户需要银行柜员来引导使用,否则就不会有人打破原来的取钱习惯到ATM机取款。ATM机的价值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四、为客户着想

ATM取钱其实还是很快捷的,银行让客户去ATM取款也确实是为客户着想。在ATM排队的客户多半都是取钱,速度较快,但是在柜台排队的人却有可能是办理复杂业务的人,这时间就没谱了。相必大家都有感受,有的时候,前边就两个人,却有可能要等半个小时。

总结:

现在的银行会越来越注重科技资源的投入,人工会越来越少。像题主描述的银行将客人引流到机器面前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举个建行的例子,你现在走入稍微大点的建行支行,几乎看不到柜员,只有几个大堂经理和一排机器。虽然人少机器多,但是从取钱到办卡,开网银等基本操作,全都能办理。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银行研究僧


现在用现金少了,大部分人都会把钱存进银行,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去银行柜台取钱,总会被叫到ATM机上面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现在银行ATM机功能比较多,除了能取钱存钱,有的还能办卡、重置密码等。

去银行取钱,总被叫到ATM机上面取,有些人不懂怎么使用的,也会教他们用ATM机,有的银行甚至还规定,低于2万元的,一律去ATM取钱。

其实并不是柜员偷懒,而是用ATM机办理业务,比较方便,省去了排队的时间,这样下来,人工窗口就有更多的时间,留给那些VIP来办理更加重要的业务。

银行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机构,目的也是追求利益,降低自己的成本。对于银行来说,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用户去取钱。

虽然我们都认为银行很有钱,但是银行也需要控制成本,利用机器代替人工,能压缩运营的成本。

而且ATM机占地面积小,花费的租金相对于人工费,要少得多。这样也能将剩余的银行空间利用起来,例如用来办理贷款等更多金融业务。

现在ATM机到底都有,很多地区都是24小时开着的。

有的上班族,工作时间无法去银行取钱,下班之后就可以直接在ATM取钱了,非常方便,节省时间。

所以,让你去ATM取钱,既方便了用户,也节省了银行的成本。


找靓机科普君


随着存折账户的慢慢边缘化,银行在多年前就开始推崇芯片卡账户的使用,这是由银行卡自身的安全性、便利性、功能的多样性决定的。

各种自助设备、电子银行APP的推广,人工服务的占比也在逐年下降,智能化银行的进程不断加快,都是不可逆的潮流。

银行建议:不超过5000元的取现业务可以在ATM机上自助完成,另外ATM机还支持转账、无卡取现、无卡存现、自助查询、改密、自助缴费、自助查询打印流水等许多常规业务。

优势:

一、在自助设备上取款,可以减轻柜面压力,也是未来智能银行发展的主流

与其花费时间在大厅内排队,为什么不能在ATM机内自助存取、转账呢?

有的客户会说:文化水平低,不会操作机器,怕操作失误钱就被机器吞了,或者银行卡被机器吞了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对人工智能设备的莫名的恐惧,对自己的不自信。

自助设备上都会贴有各个业务的流程图,机器全中文显示,只要是能识字的小学文化都可以操作。

二、增加电子银行使用率

现在很多银行为了推广自己的电子银行产品,对各个支行都设有电子银行使用率的考核。

只要你开立了银行卡业务,银行的工作人员都会建议你开通短信提醒,下载手机银行,并热心的教你使用。银行的大堂经理也会建议你多使用自助设备存取款,转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电子银行动户率,也是和他们的绩效息息相关的。

另外,外行的银行卡在本单位的自助设备上取款,大多是要收取手续费的,不要小看了这笔收入,很多人流量大的地段,几台atm机一个月能带来不少的手续费收入的,也可以增加他们的绩效工资。


财经札记


为了加快业务办理速度,减少客户等待时间,降低银行运营成本。

1.同样取1000元,在柜台办理比用ATM机要慢。在柜台办理柜员接待有话术和动作,先在系统操作等输入密码在回单上签字确认后,再清点现金,并且需要人工机器双复点,然后将现金和卡还给客户,并进行话术营销。而在ATM机,插卡输密码确定金额,直接记账吐钞票。如果再加上排队等待的时间,那么在ATM取款的速度完爆柜台。



2.小额取现业务一旦分流到ATM,那么不论是办理取款业务的顾客还是办理其他业务的顾客,等待时间都会大大减少,提升客户体验。

3.降低银行运营成本。一台ATM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较为发达城市一个柜员一年的工资差不多可买一台ATM。而且雇佣柜员不仅需要支付工资,还需要建设现金柜、更衣间、机房、洗手间等等,因而雇佣柜员的成本比ATM要高得多。如果客户小额存取款业务都可以在ATM进行,那么可以对网点进行裁撤,将柜台功能集中在大的网点,小的网点直接换成ATM,这会减少一大笔开支。所以格林斯潘曾经说,除了ATM机,银行基本没有什么创新。



4.当然,支付宝微信等等移动支付的普及,极大的威胁到ATM的存在感。大家小额消费不用现金,大额直接刷卡或者转账,ATM用武之地何在?

欢迎留言讨论吐槽!我是司南立冬,感觉有用就关注我吧,后续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为了节省银行的资源呀,这个很好理解的。

很多人觉得银行就是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免费、及时、不记成本为储户提供服务,其实不是的,银行首先是商业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甚至以盈利为第一目的。既然要盈利,扩大收入和节省成本就是不老的话题,开源方面就是贷款,节省成本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不过有一条是所有商业都会做的,那就是控制员工数量。



有过经营经验的都知道,人工成本是最高的,且没办法降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机器人代替人工。

ATM机就是银行的机器人,既然花大价钱投入市场,显然是用的人越多越节省成本,所以银行会鼓励简单操作去ATM机操作,节省人工成本。比如2万块钱以下的存款在银行看来就是简单操作,虽然你可能不习惯使用ATM机。



这个问题好与坏得分开看,对于不会用ATM机的人来说显然就不是好事情,对于习惯使用ATM机的人来说,你就是让他去柜台取钱,他还嫌麻烦呢。

至于说银行员工闲着没事做也不给取钱,也是银行的规定,与员工无关,谁上班也都想忙里偷闲休息一会儿嘛。


逸然决然


我们来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一台atm设备的采购价一般在10到20万之间,我们算20万好了。电费的话以我之前所在的网点为例,接近400平的地方,上百盏灯,4台atm,10台左右其他自助设备,中央空调,10台左右的电脑加上交换机监控等一系列设备,一个月的电费在6000元左右。所以一台atm一个月电费算400块左右差不多了(我觉得都多了)。而一台atm至少能用5年,我们就按照5年来算,这样一台atm一年的成本大约在4.5万元左右。


而养一个柜员呢?柜员拿到手的钱一年差不多也是5.6万这样,差距不大。但是,养一个人的成本可不止是这些。银行所付出去的钱包括了五险一金,企业年金,所得税,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人不会少于10万。再加上必要的培训,职工福利和补贴,团队建设活动等等,要花的钱远远超过10万。所以,养一台ATM,比养一个柜员要便宜得多。

此外,ATM是24小时待命的,处理速度也比人工快得多,所以各家银行肯定要配备不少ATM设备,尽量减少人工柜台。

ATM虽然好,但是缺点也是很致命的,就是它只能办理存取款这样的简单业务,而人工柜台是全功能的。ATM加上自助设备,其实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是已经够用了的,存取款、查询、缴费、购买保险理财、修改密码、修改手机号码,其实大部分客户来到银行办理的不外呼是这几种业务,如果办理这些业务的客户全部都要求在柜台办理,就会挤占柜台资源,让那些办理挂失、代扣或者其他疑难杂症的客户很难排上队。而只要进行分流,让可以在机器办理的客户用机器,不能在机器办理的客户来柜台,就可以大大减少排队时间。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银行网点,要么全是人工没有机器,要么就是机器与人工混合,而出于成本和速度考虑,是不可能全部人工的,往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越来越少的人工,越来越多的机器。那么,机器有它的局限性,特殊业务是无法办理的。银行只有引导那些可以使用机器的客户去使用机器,让无法使用机器的客户来柜台,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排队,提升效率。

欢迎大家关注我,“银行二三事”,带你走进银行人的世界!


银行二三事


这个问题明面上看很好回答啊,银行没有让你去ATM机取款,你也会自动去ATM取款的,在ATM机取款几分钟的事情,没必要去柜台排队浪费时间啊,另外,让机器代替人工,可以压缩运营成本,提高银行网点办事效率,更节省储户时间,让柜台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业务。很久之前,ATM并不普及,当时人工也很便宜,ATM机却很贵,所以,银行考虑节约成本,反而更多的让储户去柜台,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ATM这么普及,又很方便,而且很多ATM机不仅可以取款存款,还可以办新卡,重置密码等等业务比人工效率要高很多,省去了手工填写各种资料的时间。当然现在储户取钱,不超过2万的,银行建议在ATM机上取款,现在自助取款机越来越普及,可以24小时使用,即使银行下班了,也可以正常取现金。多方便啊。

还有一点可能大部分人想不到,银行内部也有他们的一套客服系统,让更多人使用自助存取款机是银行客服人员每天的一项重要业务指标,关系到员工的绩效奖金,现在你去银行,很多固定式的业务,都会有银行客服人员指导你在机器上直接完成,而不用排队一两个小时去柜台办理。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储户就是想去柜台办理的话,这是储户的自由,银行工作人员没有理由拒绝,不能为了完成目标任务而强制性的让储户去自助存取款机上操作,只能是适当性的给点建议。

未来机器代替人工是大趋势,你去银行能感受到,很多业务已经不需要去柜台了,机器上就能够解决,而且很方便。

评论员:周婷婷



首席投资官


对于银行来说,让储户去ATM机取款必然有利于银行,对于银行来说可以减少很多的开支,办事也会更加方便省事啊。

ATM机的的存在让储户直接使用ATM输入密码即可取出钱来,不过在ATM机上面取出的钱一般在几千元,真正的大额资金还是需要在柜台上面取出的,不同银行的ATM每次的限制额度是不一样的,单日取出的限额也是不一样的,就是为了防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面做到安全。但是为了处于成本等多方便的考虑,ATM机也是需要使用的。

大多数人平常在银行取钱还是几千元为主,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千元就可以在ATM上面完成。对于储户还说就是方便快捷,不需要去柜台上面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签字等等,这些都是不需要的,另外就是减少在柜台上面排队的时间,只能说在大多数的时候减少,因为有时候排队ATM等着取款的人比柜台上面的人还多呢。

如果没有ATM机,那么储户必然会全部去柜台操作,无疑会让银行增加成本来招募人进行运营,但是如果只是ATM机,那么就会极大减少成本,ATM机可能就是在机器的价格上面比较高,之后就是只需要日常的维护就好了,而且一个ATM机可以做很多人的事情,对于银行来说不就是极大减少开支吗?这些钱就可以作为利润了啊。


财道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有去银行存取钱时被银行的业务员引导到ATM机上取款的经历。很多人就对此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明明可以到柜台上办理自己想要办理的存取业务,但业务员就要让自己到ATM上去操作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是银行节约成本的一种做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慢慢来临,未来机器将彻底的在某些行业替代人类工作。而对于银行来说ATM机替代人工柜台办理业务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银行的人员成本。

众所周知,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而往往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都会排起长队,且令人气愤的是很多柜台都没有服务人员,只有一个柜台在办理业务。所以很多大堂经理会引导你到ATM上办理业务,这样做就可以省去银行的很多成本。

其实,对于用户来说ATM机存取款业务也比柜台更加效率。如今银行的ATM机具有先进的识别功能,用户在存取钱上安全也很有保障。

所以,综上所述,其实银行人员引导用户到ATM机上取钱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套路,对于用户和银行来说都是最佳选择。


正商参阅


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面第一反应是想起了一条新闻:


一位老大爷来到银行取款,取款2000元,可是发现ATM机排队的人很多,而窗口没有人,于是去窗口取钱,然后,银行的人以取款不足2万,请至ATM机取款为由拒绝了老大爷的请求,让老大爷去等候,可是等了一段时间,老大爷还是没等到,于是非常气氛的跑到柜台,说取2万元硬币和2000元纸币,然后再把2万元硬币拆开,再存进去;

一般来说,这种新闻是对银行服务的一种控诉,对银行人员高高在上的一种控诉与反感。

那么为什么银行要让储户去ATM机进行取款呢?


症结在于:ATM机器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一来增加银行效率,二来也会减少客户的等候时间;


很多人并不会取,但是ATM机取款并不困难,但是有很多人会形成这种习惯,在人多的时候也会排队叫号去柜台取款,这样一来,反而会增加等候时间;


比方说,我的父亲在几年前一直抵制用智能机,觉得他玩不来,那是年轻人的东西,可是等我把手机给他彻底换掉以后,还是玩的一样好,这是一种依赖,与保守。

虽然,银行让储户去ATM机存款这种初衷是好的;但是,实际工作中,有时候这种情况被扭曲,比方说,为了让客户多熟悉ATM机,有时候会将其作为银行指标来要求员工,甚至于绩效挂钩。这样一来,在现实中就有可能出现走形,忘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客户的等候时间,就出现了上述的情况:柜台没有人等候,也让人去ATM取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