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漢太上皇陵


漢太上皇陵

在富平縣石川河南岸的荊山塬東端斷塬與西安市閻良區的交界處(富平縣城關街道辦姚村南2千米),有一座突兀的陵冢——“漢太上皇陵”,漢太上皇陵亦稱“萬年陵”“八角冢”。

漢太上皇劉煓(tuān),又名執嘉,史稱太公,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七月,漢太上皇在櫟陽宮去世,“葬萬年”。


漢太上皇陵

漢太上皇陵的封土為四稜臺狀覆鬥形,東西殘長55米,南北殘寬50米,殘高12米,夯土5釐米至15釐米 。陵墓底部呈方形,佔地面積為6670平方米。頂部為平面方形,東西殘長26米,南北殘長約30米,中心有一“凹”字型坑。


漢太上皇陵

皇陵南20米處豎立高4米高石碑一通,鐫刻:“漢太上皇陵”五個大字,為“御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沅敬書”,落款為“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富平縣事吳六鰲立石”。2003年9月24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碑亭左右,富平縣人民政府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分別於1983年、2006年樹立的省保單位標誌碑,以及新設置的漢太上皇陵簡介牌十分醒目,為遊人拜謁觀瞻提供了依據與方便。


漢太上皇陵

《三輔黃圖》記載:“高帝葬太上皇於櫟陽北原……其陵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後也”。漢太上皇陵西北120米,有一小型土冢,為昭靈皇后(漢高祖劉邦之母)陵,殘高4米,殘邊長8米,沒有石碑。


漢太上皇陵

劉邦身為漢朝開國皇帝,但他卻時時不忘父母養育之恩,無論事務多麼繁忙,每五天總要拜望父親一次。時間長了太公十分不安說:“高祖雖子而是帝;我雖父而是臣,怎麼能讓皇帝朝拜臣子呢?”後來太公一見高祖來拜就趕忙拿起掃帚出門。劉邦見太公有意迴避忙扶住太公問:“父親這是為何?”太公說:“你我雖為父子而今已為君臣不能因我而亂了天下之規。”劉邦見太公如此深明大義對太公愈加敬重並加封為“太上皇”,意為在皇帝之上,這一來便免去了父拜子之禮。

後來劉邦遷都長安住在長樂宮。太公本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民,不習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宮廷奢侈生活,久居櫟陽宮悽愴不樂,年齡大了,非常想念家鄉江蘇沛縣的父老鄉親。劉邦於是利用皇權下令在櫟陽宮南20公里的渭水河畔,模仿故鄉沛縣豐鄉的樣子重建了一座小鎮,將老家豐鄉的全部鄰里遷來居住,與其父為伴,這樣老父親就能經常回到自己“故鄉”,與父老鄉親團聚了,消除了太公思鄉之苦。太公死後為表達對父親和家鄉的懷念,劉邦正式將這裡命名為“新豐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