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近年來,慢性病痛造成的問題愈加顯著

翻譯:劉珺


近年來,慢性病痛造成的問題愈加顯著

丹尼爾·博爾茲在給自己八個月大的女兒佩頓沐浴前親吻她。由於母親懷孕期間吸食海洛因,導致佩頓天生患有新生兒戒斷綜合徵,她在位於赫希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兒童醫院的新生兒加護病房裡度過了兩個月,逐步戒停阿片類藥劑。對長期後果的研究還很有限,但學者們發現天生患有此病的嬰兒對疼痛的敏感度比健康新生兒要高,還可能要面對認知、行為和發育方面的各種問題。DAVID GUTTENFELDER

十餘年前, 湯姆·諾里斯與癌症奮戰時,在腹股溝和左髖部接受了放射性治療。腫瘤得到根治,未再復發。但他從此落下了從髖部牽扯到脊椎和後頸的尖銳灼痛。

諾里斯現年七十歲,從那時起直到現在,痛苦從未間斷一天。在美國空軍的飛機維護生涯因之告終。痛楚形影不離,柺杖也隨身攜帶。嚴重起來,極度的疼痛讓他只能臥床不起。即使在最好的狀態,疼痛也會嚴重影響他的行動,對連倒垃圾這種最簡單的家務活也無能為力。有時痛苦排山倒海,連呼吸都變得吃力,他說:“感覺自己正溺水而死。”

在洛杉磯郊區的家裡,諾里斯躺在長椅軟墊上接受採訪,這樣就能在坐姿與平躺之間切換。他身材高大,態度溫和,已經慣於用平靜的面孔掩藏痛苦。我從未見他觸痛畏縮。當痛苦尤劇時,結髮31年的妻子瑪麗安娜說,能通過他眼神中的一絲呆滯有所察覺。

疼痛纏身後,諾里斯通過宣之於眾尋求慰籍。他成為慢性疼痛症患者的代言人,並組建了互助群體。在三十年間持續搜尋鎮痛途徑。他曾多年服用芬太尼——一種強效阿片類止痛劑,形容其“像厚毯子一樣”覆蓋痛楚,但讓自己“基本上長臥不起、精神恍惚”。此外試過的針灸還有些療效,至於蜂蜇、磁療、信仰療法就沒什麼作用了。他現在採取物理治療增強活動能力,並通過脊柱注射激素,緩和灼痛的神經。

在美國,有近五千萬人和諾里斯一樣生活在慢性疼痛之中,在全世界則有更多。其成因多樣,包括癌症、糖尿病、神經病症和其他病痛。這些患者都承受著共同的折磨:或間歇、或恆久的干擾生活的生理痛楚。不少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後產生了嚴重、持續的疼痛,因而放棄治療,寧願以死解脫。

近年來,慢性病痛造成的問題愈加顯著。醫生們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羥考酮等阿片類處方藥劑,治療頑固性疼痛,從此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因之上癮,因為這些藥物不僅能止痛,還可帶來快感。

但即使在副作用日趨明顯的情況下,對阿片止痛的依賴仍在持續,部分原因是少有可以替代的療法。過去幾十年間都沒有出現過引導潮流的新型止痛藥。

對阿片類鎮痛劑(這類藥本來是用於暫時治療急性疼痛的)的濫用在美國瘋狂蔓延。根據全美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的估計,2017年有170萬人患有因醫生處方阿片類藥物導致的藥物濫用失調症。在美國,每天都有約130人死於阿片類藥物服用過量——導致這一殘酷數字的罪魁既包括處方鎮痛藥,也含有海洛因一類的毒品。

因而對疼痛生物學原理的探索和治療慢性疼痛更有效方式的追尋變得更加緊迫。研究人員對疼痛的信號是如何通過感覺神經傳入大腦、大腦又是如何認知痛感的過程進行了詳細探索,並取得顯著進步。科學家們也在揭示某些特定基因在調控疼痛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於解釋不同的人對疼痛的感知和忍耐度為何如此天差地別。


近年來,慢性病痛造成的問題愈加顯著

科研成果正快速改變著醫生和學者看待疼痛的視角——尤其是綿延三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醫藥學界傳統上將疼痛看作受傷或生病的後果,屬於次發症狀。但事實是,在很多病人當中,由創傷或疾病引發的痛感在病因消除後還會長期存在。在這類情況下,疼痛本身成了一種病。

我們的希望是,抱著這種認知,再加上穩步增進對疼痛的瞭解,能夠研發出慢性疼痛的新療法,包括替代阿片的非致癮性藥物。諾里斯和其他患者都對這樣的突破翹首以待。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在測試有望成功的其他替代舉措,包括通過弱電流刺激大腦,改變其對疼痛的感知,以及利用人體固有的潛能自愈疼痛。

被顎關節疼痛困擾的漢娜·利邦在盧瓦納·科洛卡的實驗室中戴著虛擬現實設備觀看迷幻的水母飄舞,圖像同時打在牆上,是一系列令人舒緩的海中奇觀之一。科洛卡在馬里蘭大學研究疼痛的神經生物學,已確認令人愉悅的虛擬現實影像能減輕病人的疼痛。“虛擬現實具有獨特功效,”她說,“可以調控身體對疼痛的反應,改善情緒,降低焦慮。”MARK THIESSEN

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神經生物學家克利福德·伍爾夫研究疼痛已逾四十載,他認為非要等到痛苦造成“社會災難”後才能得到科學與醫學界的重視,的確是個悲劇,但其對疼痛研究的促進也讓人看到一線希望。“我認為在未來幾年中,對疼痛的理解有望突飛猛進,”他說,“那必將助力新療法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