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說話,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基本方式,只要不是身體存在缺陷,誰還不會說話呢?然而,說話的內容、語氣,卻直接決定了溝通的效果,難怪人們常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有一次,上小學的芳芳放學回到家後拿著試卷高興地媽媽說:“媽媽,我這次考了99分呢!”媽媽掃了一眼試卷,不屑地對芳芳說:“99分有什麼好高興的?人家考100分的都沒驕傲。”滿心期待能得到媽媽表揚的芳芳,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地走進房間,好久都沒出來。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爸爸回來後發現了芳芳的異樣,他向芳芳問清了事情經過,然後對芳芳說:“我的女兒真的很棒呢,雖然還差一分才能得滿分,但比前幾次考試已經進步多了,尤其是這個知識點,這次一個都沒出錯。爸爸相信,如果下次考試再細心一點,肯定能考100分的,寶貝你有沒有信心?”聽了爸爸的話,芳芳頓時來了精神,她向爸爸保證:“下次我一定也能考100分!”

同樣是面對孩子考99分的事,父母的不同說話方式,對孩子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由此可見,“會說話”的父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不會說話”的父母,則只會打擊孩子,把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的孩子大都差不了:

1. 會說尊重的話

孩子雖小,但是和成年人一樣,也是有尊嚴的。尤其是當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後,父母尤其要重視如何說話,儘量不要打擊孩子的自尊。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3》中,林大竣不想進到泥潭裡並大喊:“我不要下去!”這時候,爸爸林永健沒有指責他“你為什麼不下去?”或強制要求他“你給我下去!”,而是帶著尊重和理解的語氣耐心地詢問:“你不想下去,是因為你感到害怕嗎?”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父母說話尊重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認可的,是有價值的。從父母尊重的態度和語言中,孩子能獲得極大的安全感,能找到自我價值所在,變得更加自信,同時,他們也會從中懂得如何尊重別人。

2.會說鼓勵的話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改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是要鼓勵孩子從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孩子從挫折中勇敢地站起來。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父母的鼓勵之言不僅能安撫孩子做錯事後惶恐不安的心,而且會讓孩子更加相信自己,更有動力去改進和努力。有了自信的孩子,將來即使自己獨立面對困難,也能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取得成功。

3.會說信任的話

演員馬伊琍曾經在節目中分享一件事:上高中的時候,她有一次思想品德等級被評為“差”,父親找到老師問為何,老師說“你的女兒和多名男生早戀”,父親讓老師寫下那些男生的名字,老師只寫了一個,父親說“不是有多名嗎?怎麼只有一個?”老師面露不快,父親說,“老師我不跟你說了,我女兒我最瞭解她,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馬伊琍得知這件事後,心裡很感激父親的信任,她一下子覺得擁有了安全感和底氣,為此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得更好,讓父母更加信任自己!事實證明,馬伊琍在此後的人生中,確實表現得非常出色,活成了很多女性羨慕的樣子!

父母的一句“孩子,我相信你”,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也能讓他們敢於表達自己,更能讓他們在被信任的環境中學會自律和勇敢!

會說這“3種話”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都差不了,父母們學起來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人,父母說的話會對他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經常鼓勵孩子,孩子也會回報給父母一個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