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满月后就被父母独自锁在家中,只有中午才有人回去喂饭,长大后会情感缺失吗?

小猫与小默


题目中的事情,在现代可以说几乎不会发生,除非极端情况。题主也说了是80年代的事情,现在主人公已经而立之年了,我觉得这个主人公可能出现了一些状况,所以才会有这个问题的出现。

说结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和临床数据,一个人在婴儿时期被忽视、缺乏互动,会影响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甚至身体发育,以至影响一生的命运。

今年读了一本书,书中的例子,就和题目中的“被独自锁在家中,只有中午才有人回去喂饭”的情况非常相似,而书中的那些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出现了不同的严重问题,包括发育迟缓、情绪和行为问题,甚至有一个在16岁的时候,犯下了严重罪行,杀害了两个十一二岁的少女,而且还冷酷无情、丝毫没有悔改之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位长期从事儿童创伤,和儿童精神病学研究的心理医生,他记录的案例,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他治疗和应邀参与犯罪人员的精神诊疗的过程中,他发现了那些问题儿童,或者问题少年,之所以会出现那些问题,是与儿时的经历分不开的,尤其是婴儿时期的经历。

那个16岁杀人的男孩,从出生起,就经常被他的妈妈放在家里,没有人管他,哭了饿了也没有人回应他,只有妈妈回来才会喂他,他从少就出现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多年接受干预,但是还是出现的严重的犯罪。而他的父母和哥哥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家人想不通他为什么会成为那样的人,心理医生通过走访和查阅病历,认为那个人因为从小被忽视,导致成为反社会人格。

书中另一个案例,与题目中的情况也非常相似。有个男孩,因为父母做生意太忙,请了一个亲戚来照看孩子,但是这个亲戚为了多挣钱,另外找了个兼职,在孩子父母去工作后,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自己出去兼职。一直到孩子18个月时,妈妈才发现,于是辞退保姆,回到家里专心陪伴孩子,可孩子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社交困难、不能控制情绪等,经过多年的治疗才才有所好转,但与正常人仍有差距。

虽然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婴儿时期的忽视不一定会造成反社会人格,但是确实会造成情感障碍。

心理学家通过对孤儿院的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婴儿在孤儿院待的时间越长,缺陷就越严重,因为早期刺激的缺乏会损伤大脑。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早期的长期压力、剥夺性的养育会对身体和情绪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包括发育迟缓、注意缺陷、控制愤怒和冲动能力的不足。

把婴儿自己放在家里,就是一种剥夺性养育,所以,有可能会出现以上问题。但是,一个人的发展受多方面影响,不是婴儿时被忽略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只是出现问题的概念较高。

所以,婴儿时期的陪伴和互动,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


嘟嘟宝贝


我奶奶爷爷和我妈不合,在我出生没几天就跟我爸妈分家了,给我爸妈50元的生活费和1500的债务,90年那时候在农村1500的债务还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爷爷奶奶还放下了狠话,看你们怎么过日子。然后爷奶就去矿上上班挣钱去了,挣来的钱没给过我爸妈!

不蒸馒头争口气,就这样我妈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我,月子的第三天,我妈就在大冬天里洗尿布了。以至于留下了好多月子病。我们那茶山很多,我就跟我妈去茶山,困了就睡在茶叶地里,我妈去采桑叶,我就睡在桑叶地里。小的时候不懂事,老是去找隔壁家的小孩子玩,这个小孩子经常把我的脸抓花,所以我妈就把我反锁在家里不让我出门。听我妈说,有次她去河边洗衣服,我醒来没看到我妈,因为前门反锁着,就哭着从后门翻出去,赤着脚走在雪地里找妈!

就这样我妈咬牙坚持,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妈怀了弟弟,那时还在养蚕,大出血了,医生说,如果想要这个孩子就不要干活了好好保胎。我弟弟出生了,我奶奶来看我妈,就买了几个馊的面包,就走了!也没给我妈任何的帮助。而我爷奶就带我姑妈家的两个女儿。就这样我妈把我和弟弟拉扯长大!

后来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家好起来了,我爷爷奶奶就想搬回来跟我们住,一直到现在,十多年了,反正看病住院啥的都是我爸拿钱,我姑妈没拿出过一分钱,我爷爷奶奶一年至少住一次院,我爷爷一年四季都在吃进口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我妈不记仇,逢年过节什么的都给他们钱或者买吃的!记得我妈宫颈开刀,医生让我妈卧床休息,不要提重物,还没休息一个礼拜,我奶奶嫌打扫卫生的阿姨贵,把她赶走,让我妈打扫卫生!我妈嫁过来的时候,我奶奶偷偷在我妈的棉袄上插了很多的针。

即使这样,我妈还一如既往得对两个老人好,爷奶生病了,叫我们多去看望多打电话问候!我是记得小时我妈和我吃得苦,跟爷奶也不是特别亲,但还有的孝道还是有的!只想说人在做,天在看!


一只会不会飞的鸟


满月的孩子一天基本要吃好多顿,对于刚满月的婴儿来说,基本没有那种能够撑上好几个小时的食物。这么小的孩子,一般也就是母乳和奶粉,吃一顿也就撑两个小时吧。

如果孩子在家里饿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尿了,又怎么办?如果孩子哭了,又怎么办?如果一个小宝宝的基本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他又如何生出健康的心理呢?

虽然父母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这样做,但处于这种没有人照顾的情况下的孩子,心理肯定和那些从小就沐浴在爱的阳光中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时代性,我们不好评说。只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其他方面来完善自己的心理问题,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孩子。





懒妈育儿路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需要与人打交道。

我们家孩子几个月的时候,一起玩的有个阿姨,每天把孩子背在背上,从来不见她放下孩子,有次她说,你们孩子都会爬了,为什么我家的不会。

我当时就跟阿姨说,你一直放在背上,孩子怎么会爬呢?

如果孩子满月,由着孩子自己而不看护,首先这个监护人是违法的,并没有起到保证孩子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小宝宝如果奶粉喂养,三小时一餐;然后是尿了,拉臭了需要及时处理;慢慢长大了,会翻身了,会有各种危险;天气变化了, 冷了热了需要加衣服,脱衣服;

暂且不说大人需要跟孩子互动,这些心理需求,起码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保障,说实话,这真的会毁了这个孩子。

再难,也要好好照顾孩子,既然生下来了,就想办法,对他负责吧。


mandygz


首先,看到这样的事情很震惊,满月的宝宝居然被独立锁在家中,只有中午才有人回去喂饭,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请提问者赶快报警,不要再问什么长大后怎么样,这孩子能不能长大还是个问题!

其次,孩子不是什么东西,也不是什么物件,他是个人,他需要食物,他更需要情感交流。满月的宝宝不是一两个小时就吃或者半小时就会吃母乳或者奶粉吗?他也会拉屎尿尿,他也会哭闹。他需要时时刻刻被人照顾。这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怎么忍心把他肚子锁进屋里。这就是虐待儿童,或者更严重就是故意杀人罪。

退一万步讲,如果照顾人没有这么极端,而只是对孩子冷漠,孩子长大后依然回收到伤害,因为他从小没有被爱温暖过,他也没有安全感,他甚至会有反社会人格。这些伤害都是无法弥补的。

最后,如果提问者没有故意编一个问题来让大家回答,而是真的存在。请立刻报警


全职二胎妈妈育儿



婴儿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阶段,这时候的发育比之后任何时期都要快。出生之后的婴儿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抚养人、吃喝拉撒睡有人及时回应并且能够时时满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大人建立信任,解决自己内心“能不能活下来”的疑问,才能够通过大人给予的及时回应,知道自己是被爱的、被期待的,相信他人、相信外界是安全的。


孩子能够时时刻刻地被照顾,TA会觉得自己很安全感,生活的环境也很安全。相反,满月之后就被父母独自锁在家里,中午有人回去喂饭,孩子只是身体慢慢长大,但是在心理的发育一定会有缺失。


这种缺失在孩子小的时候,极有可能表现在与抚养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方面,还可能出现哭闹、怕生、不说话、情感淡漠、甚至封闭自己。长大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深远,比如有关缺乏安全感方面,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生活,在社会交往中这些孩子可能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压抑自己、不敢对别人提出希望和要求、不会处理与爱人的依恋关系等。


除了心理方面的影响之外,满月的孩子在身体、大脑发育上都处于高峰期,这个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刺激,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所以,父母们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让孩子在一个没有人陪伴、没有回应、没有爱的环境下长大。


超级育儿师兰海


老妈36岁生的我,80年代的时候,每天必须按时按点上班,爷爷奶奶不看,妈妈没办法,把10个月的我送到了她的表姐家。我很小就记事了,记得大姨家是养牛养羊养毛驴的,那时候的看孩子基本就是吃好了就可以,别冻着,别饿着,别丢了,反正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每天也不用给我洗漱,从头到脚黑的就像个小讨吃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我基本就和羊啊驴呀牛呀在一起玩,玩累了,可能就会在草垛上睡一觉。实际这样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可是到了我三岁的时候,大姨家的姐姐也生了孩子,妈妈就把我接了回去。三岁了,也可以去幼儿园了,可是我从小野惯了,去不了幼儿园,送了一天从早晨能哭到晚上,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每天因为送幼儿园被我弄的焦头烂额,我也成为幼儿园的名人,最后打了一个月的持久战,还是我赢了,我宁可自己在家呆着,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妈妈爸爸同意了,虽然我赢了,可是每天家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走了,小小的我守着一个空空的家,特别的害怕,哪怕出一个小小的声音都会把我吓得半死,我不管乱动,我只敢呆在最密闭的墙角里,坐在地上,一坐就是一天,妈妈爸爸回来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可能从那时候就形成了一种的性格,特别的孤僻,特别的害怕,特别的怕失去。以至于我上小学的时候,不会和小朋友相处,谁都可以欺负我,回家也不敢和妈妈爸爸说。上初中是孩子们最难管的时候,别的孩子放了假都会出去玩,而我跟在妈妈身后寸步不离。后来虽然我上学工作谈恋爱一直很顺当,到现在我已经四十岁了,和人相处还是没有自信特别的敏感,每天担心害怕,怕父母老了失去他们,怕和姐姐哥哥相处不好,怕看老公脸色,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和他大喊大叫。我也怕我老了两个孩子对我不好。我怕好多好多。虽然在外面,别人看到的我很阳光,每天笑嘻嘻的。可是我自己知道,我是多么的孤独。

今天看到这个标题,我好想说一说,因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情感缺失的人。所以我才会好好的陪伴我的孩子们每一天,让他们快快乐乐的成长。


金元宝的老妈咪


会不会情感缺失不知道,但对于孩子的人格发育绝对不是最好的。

婴儿的生活看似简单,只有吃喝拉撒睡,但是,婴儿也是有情感需求的,尤其是对安全感的需求。(图片来自网络)

带过孩子的宝妈应该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尤其是小宝宝,如果妈妈在身边的话就会睡得非常沉,如果妈妈不在,ta感觉不到妈妈的心跳还有气味,醒的非常快,醒来就会哭,因为ta不会说话,“哭”就是代表ta情绪的仅有的一种方式。

如果小宝宝一直哭,却得不到人理会,那么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这对于小宝宝来说是一种煎熬,这种煎熬会让小宝宝酝酿下不良的情绪,比如恐惧以及愤怒,长大以后容易出现暴躁易怒、自闭、心理产生阴影、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对于宝宝的安全来说,这种方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很可能宝宝受伤和窒息的危险会增加。所以,虽然宝宝哭起来让人心烦,但是也请你尽可能的抱抱ta,安慰安慰ta,让ta感觉自己不那么孤单。

我是沐沐,一名90后宝妈,多平台原创撰稿人,坚持科学育儿,欢迎姐妹们一起讨论育儿和孕产方面的各种问题,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沐依萝


我81年的,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所以我属于超生的。我听我妈说,我被怀上时,就有计生委的干部反复动员我妈去引产,但家里实在太穷,就拖着。后来,我一生下来,我爸就准备给我灌酒要我的命,这样就不用交超生罚款了。我奶奶死命拦住了我爸,于是我刚出生就在鬼门关转了一圈,捡了一条命,可重点是我爸要我的命。超生罚款共交760元,81年的760元可以在农村修三间房了,这罚款是家里分好多年一点点被扣走的。因为扣款,严重影响了家里生活条件,我爸一直讨厌我,认为我是多余的,他喜欢他的大儿子,也就是我哥,因为当时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我猜我爸非要生个儿子证明一下,而我这个儿子就多余了,还被罚了款。我爸我妈生气时叫我“多崽子”,队里其他人笑我,叫我"760"。我出生又不是我的选择。我觉得我在家里没人爱,我想离开这个地方,由于非常努力的学习,我爸常常在我学习时突然喊我去干个小活,或帮他个小忙,我头脑一时没从学习中转过来,他就骂我“书呆子”。初中时,我妈明确告诉我,不会供我上高中考大学,尽管我学习成绩是全校第一。后来,三个老师和副校长偷偷改了我的报考志愿,让我只能考中等师范学校,我当时报的是中专,不是中师。但生米已做成熟饭,志愿改不了。只能考师范。干了我很不喜欢的教育这一行业,工作两年,我觉得当老师工资太低了。我想改行,跟我同学去深圳闯一闯,我爸以死相逼,要断绝父子关系威胁我,我又妥协了,一直当老师到现在。我觉得对我爸我妈没什么感情,没有亲切的感觉,家里也觉得冷冰冰的。但我对爸妈该尽的赡养义务还是做到位的。我老婆说我冷血,我想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教海拾遗


绝对会造成情感缺失。也许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这么小什么都不懂,谈不上什么情感缺失,

但事实上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有情感需要,越是小的孩子就越敏感,孩子只是不会表达,但是对外界的感知能力特别好。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带过刚生下来没几个月孩子的父母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抱着孩子的时候,孩子不哭不闹,甚至有点昏昏欲睡,你以为孩子睡着了,但是你只要把她往床上一放,立刻就醒了,如果你不抱她,她就开始啼哭,我亲戚家小孩刚生下来一个半月,我去她家经常都是看到奶奶一直抱着孩子,可能是抱太久了奶奶有点累,就想放到沙发上,但是只要一放马上就哭。



还有我女儿小时候我也记得很清楚,不光要抱着她,还必须抱着她站到窗户跟前让她能看见窗外才行,只要一从窗户边走开她就哭,还有的时候必须抱着她来回踱步,一停下就哭,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孩子对外界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有一点风吹草动她其实都知道,只是说不出来。



所以把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放到家里是万万不可取的,孩子是能感受到一个人在家的孤独和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恐惧感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虽然我也理解有些家长为了生活需要缺失了对孩子的陪伴,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挣多少钱,孩子一旦在小时候造成心理障碍,就是不可逆转的,有些孩子心理上的阴影,是花多少钱都恢复不过来的。

关注孩子教育,了解孩子心理,我是“超级女儿奴”。如果你也对孩子教育感兴趣或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