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谁能介绍一下施一公,颜宁的科研水平和社会贡献,都贡献了什么?

天天散步基本吃素


施一公,毕业于清华大学,是结构生物学家,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西湖大学的校长。

他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细胞凋亡及膜蛋白领域,在结构生物学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将重大难题癌症作为他的主攻方向,研究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且还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对后来研发治疗癌症的药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003年,只有36岁的施一公因为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研究,破解了生物的生命之谜,成为首个获得“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的华裔学者。因为他带领的团队主要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细胞凋亡和调控机制,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奖项。

施一公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2008年已经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习教授的他毅然决然辞职回国任教,为中国的科研奉献自己的力量!

颜宁,施一公的学生,之前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又去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不知是何原因,她的任职经历与她老师正好相反,施一公最后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而颜宁却选择q去往了国外。

颜宁主要研究的也是结构生物学,她在蛋白质跨膜物质运输,关键膜蛋白等的结构生物学领域作出了不小的成就,还多次获奖。

2014年,颜宁率领的团队在世界上第一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得以揭示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细胞的分子基础。除此之外,她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施一公与颜宁的贡献与成就。总之,不管他们二人在哪里任职,他们都是在为世界的科学做贡献,借用科学家们的一句话,那就是科学是无国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