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別整天顧著玩遊戲行不行?”

兒子戴著耳機,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器,手指飛快的在鍵盤上舞動,不時還有一兩句“臥槽”出現。

面對母親的話,不知是沒聽到,還是開始了自動屏蔽模式,他沒有給媽媽任何反應,只是眉頭略微皺了一下。

“媽媽跟你說話呢!你能不能回答我一聲?”

兒子的冷漠顯然讓媽媽生氣了,她粗暴地撤掉了兒子的耳機,對著他怒氣衝衝又帶著些許埋怨的說道,但兒子依舊是一句話都沒說,甚至連頭也沒有回。

砰!砰!砰!爸爸進來把鍵盤砸了,邊砸還邊唸叨,越唸叨爸爸手上的動作就越粗暴。

“讓你玩!讓你玩!玩到像個啞巴一樣!養只狗還能使喚!”

兒子瞬間就站了起來,怒視著爸爸,好像想要對爸爸動手,但是他並沒有,只是拿起了那空蕩蕩沒有任何學習用品的書包,甩下一句“真煩!”就出門了。

“為什麼連跟我說一句話都不願意,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青春期都這麼叛逆嗎?”

媽媽的聲音是那麼難過,爸爸看著被砸得稀巴爛的鍵盤長吁短嘆,而時間已經是深夜兩點,他們知道孩子又去了網吧,今晚是不會回家了。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親子間的...命令

“家”一直被我們視為溫暖的港灣,為我們遮風擋雨。每當回到家裡,本該是歡聲笑語,有父親的嚴厲教導,有母親的溫柔懷抱,還有...孩子的調皮搗蛋。

回到家的時候,我們應該是輕鬆的、被包容的,而親子的溝通也應該是增進感情的,而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是相親相愛的。

可有些孩子的個性,同樣讓父母覺得無法理解,於是乎父母拼命想修正孩子的性格;而有些父母的愛,卻讓孩子有窒息般的感覺,有想要拼命逃離的念頭。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01 溝通

溝通的真正方式是你來我往,溝通的真正效果是獲得對方真誠地配合

家,代表著我們各自經歷了一天的奔波後的歸宿,回到家後,我們會詢問各自的情況,關心對方的日常,通過溝通使得家庭成員達成一致,互相配合。

溝通,指的是雙方甚至多方通過語言,進行信息的互換,使得雙方對問題的觀念達到協同一致,這在我們日常工作中時必要進行的、時刻在進行的一種社交方式。

而在社會上的溝通,通常會出現在彼此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的情況下,情景中的個體不需要擔憂相互之間的身份、價值差距。

舉個例子:在日常網絡遊戲中我們可以平等地進行觀點的發表交流;而在正式的電子競技時則不然,隊員與教練的觀點互換,有著隊員被指導的意味在內。

溝通是否能夠形成,需要體現在溝通中的個體具有相互平等的地位,而不是由上而下的觀點單向傳遞。

當一方為另一方提供對方意見,卻完全不顧及對方的感受,要求對方一定執行自己的意見時,則形成了地位不平等的命令傾向


02 命令

只要稍加辨別,我們就能發現那些被視為叛逆的孩子,往往在家中與父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那些與父母關係良好的孩子,這種家庭的溝通基礎是建立在親子雙方共同尊重、共同努力的前提下。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往往是帶有命令式的。

所謂的命令,指的是詳細、具體、重複、不斷地進行信息單向發佈,在命令的過程中,父母不會關注孩子的實際需求,而是單純地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舉個例子:“別整天玩遊戲行不行?”、“能不能去學習啊!”、“你必須聽我的,否則我就打你”

這種親子間的命令式對話,相信許多孩子都經歷過,許多父母都具體操作過,

但我們不能因為自身感到不舒適,就否定父母的善意,認為父母只愛成績或者聽話的孩子,誠然,這些父母是深愛孩子的。

實際上,命令式行為出現的原因,其中既有孩子自身的感受誤差,又有父母的行為誤差。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這並非不愛,只是...代溝

我們溝通得很好,並非決定於我們對事情述說得很好,而是決定於我們被瞭解得有多好。——安得魯S.葛洛夫

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會對父母的命令感到壓抑,而實際上這種壓抑是孩子內心感受與父母的行為雙重影響所致。

在現在的教育理念中,許多人把父母定義為“禍害”,認為父母的命令行為是對孩子的操控、壓制,但實際上父母可能並沒有惡意。

雖然父母的內心可能沒有惡意,但孩子們依然會感到厭煩、壓抑甚至於憎恨,原因在於兩代人所處社會環境不同所帶來的的溝通分歧。


01 父母的共生心理

在孩子的孕育過程中,母親是宿體,與孩子一體共生,在此時期的孩子命運完全掌握在父母的手上。

在一個身體裡面有兩個意志的存在,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但掌握身體主導權的始終只能是一個意志,顯然在生命孕育的過程中,母親才是身體的主宰。

這種主宰孩子的心理狀態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孩子出生仍在持續:

自然分娩的過程,在結束那一瞬間,當媽媽將新生兒擁在懷裡時,愛意會達到一種頂峰。雖然這一刻是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但經歷痛苦的折磨後,在甜蜜的愛意中,兩個人彷彿又變回一個人。

直到孩子有獨立的行為能力之前,父母仍與孩子處於共生的關係中,嬰兒必須依賴的養育,而父母此時仍然掌握著孩子的命運,這就造就了父母的兩個心理特點:

  1. 孩子離開我就沒辦法存活,孩子必須依賴我;
  2. 我有責任保護孩子,為他屏蔽威脅他的、影響他成長的事情;

但孩子是不斷成長的,可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下意識地保留了這兩個心理特點,彷彿孩子仍然在他們的體內孕育著一般。

這種狀況導致了父母任然用最初的、嬰兒所需要的養育方式,來養育依然成長為不弱於他們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02 代際衝突

代際衝突指的是兩代人之間的矛盾與對立,如前文所述,孩子在不斷成長,意味著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在不斷弱化,並且自我的需求不斷地增強,而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養育方式沒有隨之發生變化。

而同時,不單單是孩子在快速成長著,社會同樣如此,日新月異的科技推陳出新,書本的更換迭代,這些林林總總的變化,帶來了新思想、新話題、新認知,使得孩子與父母的代溝不斷擴大。

代溝的擴大所帶來的是由代溝所導致的代際衝突,父母與孩子之間,從思想、話題、認知的差異都在不斷擴大,而這種衝突就詮釋了為什麼那些孩子不願意接受父母的命令式,甚至想要產生逃離的原因。

  • 學歷的衝突:社會的進步,使得我們的平均學歷水平在不斷提高,學歷區別意味著知識區別,知識區別帶來的是對事物的認知區別,而這種認知區別所導致的衝突最為常見的。

以我的父母為例,在他們的年代是動盪的年代,上學是“奢侈品”,多少人因為學費而輟學,早早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的他們,上學反而是異常幸福的一件事;但到了現在,教育普及了,我們並不覺得上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環境的衝突:過去人是第一生產力,封建多子思想讓父母習慣群體生活,但漸漸地變成了鼓勵獨生,讓孩子這一代處於習慣個體生活的狀態,這兩種生活環境導致認知的區別,進而帶來了衝突。

舉例:“考試成績怎麼樣?去上補習班吧!”命令式的探尋,實際上父母是希望找到孩子的難處,並用自己的認知所能提供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幫助,最終得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 人際邊界的衝突:父母的命令被孩子認為觸犯了他的私人空間,而父母並無此自知。這是因為,在過往群體生活的關係下,信息的透明度更高,孩子認為的隱私並不是父母所處時代的隱私,這是雙方對人際邊界的認知不同導致的衝突。

舉例:今天我們強調要尊重孩子、給孩子私人空間,但在父母所述的年代來說,並無此種觀念--與兄弟姐妹一起擠一張床、一個房間的他們並沒有私人空間而言,而孩子必須參與到農活上,被認為是縮小版的成人的他們,更沒有嘗試過被父母尊重的滋味。

學歷、環境、人際邊界的衝突,構成了父母對孩子的命令傾向,從而使孩子感到難受、壓抑,從而進行反抗。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脫離...代溝的衝突

認知的不同,決定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困難重重,父母只能通過自己認知的方式為孩子提供幫助,對孩子做得不足、可能面對的錯誤進行不容置疑的命令。

而這種命令是由於親子雙方對隱私的界定不同,使得孩子認為自己是被侵犯了、沒有自我的,從而讓孩子產生對抗父母的心理。

誠然,這種衝突也說明了父母並沒有主動感知以及調整自身行為,但實際上使得孩子產生被侵犯的大部分原因,還是來源於孩子的自身感受誤差。

而問題隨之而來,當孩子處於與父母對抗階段的時候(如青春期),任何的緣由都不被接受,也呈現出難以教化、拒絕溝通的狀態;另一個方面,對父母天然的依賴和愛,讓孩子不會主動攻擊父母,而是用與父母命令相左的行為進行被動攻擊--你越是討厭我做的,我越是要做。

這種狀態也說明了,倘若父母不主動出擊,孩子也就不會有被侵犯的感覺,進而不會有反擊的行為。

由於孩子在心理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在青春期成長過程中體內激素的影響,讓他們做起事來更是缺乏理智,這意味著要修正自身感受的誤差,僅靠孩子自身是難以進行的。

所以儘管這種對抗狀態的來源更多的是孩子自身的感受誤差,但父母能入手的更多的是對孩子的主動感知以及調整自身行為。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01 自我表露:不遮掩的愛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會出現交際的障礙,就是因為他們忘記一個重要的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戴爾·卡耐基

自我表露指的是個體自願對他人展示自身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思想,在1958年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西尼朱拉德提出。

自我表露提出父母對孩子主動並且坦誠地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情感。這對於中國的父母尤其是父親來說太重要了,因為過去我們的文化提倡內斂,在教育子女的時候,讓我們總是不直接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

而通過“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地觀念,更是給父母們建立了為人父母“應有”的固定形象。

當我們想要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調整自身的表達方式,把內在的情感狀態真實表露出來,傳遞給孩子我們只是希望幫助他的互惠信息。

舉例:“你的學習上有遇到困難嗎?儘管我可能教不了你書本的知識,但是我想我們可以一起面對這些困難”

而同時,這種情感的表露,也是在測試孩子是否願意進行互惠性的信息交換,讓他們的真實需求表露出來,並通過他回饋的信息做下一步的動作;

當其需要助力的時候,我們及時出現了;而當他們自己能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又保持其獨立性,保持與他的界限,以及提供一個後盾給他們。

舉例:

“我覺得物理好難,我總是學不好它。”

“學習上沒有什麼困難,但我與同學相處上好像出了一些問題。”

“暫時沒有,如果有需要我會找你幫忙的。”

家長在情感上不加掩飾的自我表露,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重要,體會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愛的。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02 擺脫預設認知

我們時常會從身邊同類群體中不知覺地捕獲我們需要的信息,進而預設我們面對一些場景。

當一個人懷孕時,總會覺得身邊的孕婦突然多了起來;而孩子處於或者即將進入叛逆的父母,總會覺得身邊的青春期孩子都是叛逆的。

在這些信息的影響下,我們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之前就已經預構了“青春期必然叛逆”的場景,那麼孩子的所有行為在這個動機性偏差的影響下,都是“叛逆”的。

因此父母想要擺脫與孩子溝通時給孩子帶來的感受偏差,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去預設“孩子是叛逆”的場景。

而後使用基於互惠理論的自我表露方式,建立與孩子之間愛與關懷的正確傳輸通道,從而找到與孩子合適的溝通方式。

舉例:

“孩子又在玩遊戲了,青春期的時候就教不了,不行!我必須阻止他”--“停下你的遊戲,去學習!”

“孩子在玩遊戲,好像很開心的樣子,玩遊戲太久會影響他的視力和生活,或者我應該和孩子一起制定他的日常生活規劃”

03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這句話出於《全球概覽》,被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奉為座右銘。

這句話所傳達的意思用我們中國的古訓來描述,就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而另一種說法是結合喬布斯的一生來理解,其所想表達的是:

Stay hungry 就是 hungry for success,是說在追逐成功的路上要永不滿足,Stay foolish 是說埋頭做自己的事,不要理會前行路上的各種嘲諷聲音。

但實際上,這兩種解釋都適用於家長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在警醒我們不要總以“強於孩子”自居:

  • 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以縮小與孩子的學歷差距;
  • 保持刷新對環境的認知,以縮小成長環境差異所帶來的觀念差異;
  • 保持與孩子的界限感,尊重孩子並給與他們充足的私人空間;

“追逐成功的路上要永不滿足,埋頭做自己的事,不要理會前行路上的各種嘲諷聲音”在提醒我們:

基於體能、生活經驗的領先,父母總會認為自己比孩子成功,這就是一種自滿的心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基於從眾心理也因為簡單且見效快,父母也更傾向於自己所常見的諸如“棍棒出孝子”的教育理論,而當父母走上“科學育兒”、“尊重孩子”等教育道路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其困難性而選擇放棄;

這就需要家長能做到埋頭做自己的事,不要理會前行路上的各種嘲諷、包括他人的嘲諷及困難的嘲諷。

青春期的孩子難以溝通,是自身感受偏差與家長行為誤差的結果


育兒寄語:誠如溫·卡維林所述,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而推心置腹意味著真誠的自我表露,向孩子毫不遮掩的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