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细思极恐的情节(二)

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经历那些人,事,会喘不过气来。

三国演义里谁出场跨度最大?不是曹操,不是诸葛,不是赵云,

廖化,这个蜀中无大将,才让人记起并嘲讽的家伙。

廖化第一次出场。关羽带在桥头和人妻爱好者曹操告别——曹操为此失去了这辈子最爱的一个男人(郭嘉贾诩不算,敌对立场才是真爱,才虐,才有看点)——一转头,嫂子不见了!典型装逼不成,反丢人。这时候廖化来了。

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关公曰:“二夫人何在?”化曰:“现在山中。”关公教急取下山。不移时,百余人簇拥车仗前来。关公下马停刀,叉手于车前问候曰:“二嫂受惊否?”二夫人曰:“若非廖将军保全,已被杜远所辱。”关公问左右曰:“廖化怎生救夫人?”左右曰:“杜远劫上山去,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根由,好生拜敬,杜远不从,已被廖化杀了。”

黄巾锦衣,持枪跨马——出场倒也不错,子龙之类也就这样了吧。需要一提的是,廖化当时想跟随关羽的,结果关羽没有答应。

再次出现就是在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投靠刘备成功,被安排为副将,助关羽守荆州。然后,定成都,破汉中,攻城略地没有他。关羽这边霸气十足的重头戏——单刀赴会和水淹七军,也没他什么事。直关羽败走麦城,化单骑出去要救兵被孟达弹掉,廖化“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挺心酸。

后来猪哥北伐,廖化干什么了呢?运粮左军领兵使,我知道,会有人说运粮是很重要的差事,我知道,可是换你你愿意吗?同样的,跟马超一起来的马岱,是平北将军、陈仓侯。这时候,他四十多了。

六次北伐,老一辈的武将陆续陨落,廖化跟小强一样,坚持了下来。终于,在六出祁山时,木牛流马一战,追击司马,取得头盔一个,得了头功。我想,这就和一个连续奋战十年高考的大爷,最后一次考上清华差不多吧。那个庆功宴上,这个年迈的老头子,应该开心得跟个孩子一样吧。

秋风五丈原,姜维上位,那时候他六十岁左右,地位仅次于姜维夏侯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在那些夜晚,是否会摸着虎符发抖,是否会在兵营兴奋地来回走动,是否会仰望星月,回忆起曾经逝去的英豪,枭雄曹操,多智诸葛,无双吕布……

以前他什么都没有,只是仰望着那群才智超群的豪杰——为他们鼓掌;现在,他因为资质,什么都有了,却没有听到 任何掌声,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到今天,也没有……

蜀汉灭亡后,称病不朝,迁徙洛阳途中,逝世。

这个男人,生于黄巾起义,死于三国末期,他见证了整个时代的变迁。他做过山贼,当过军人,是典型自下而上的人物,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社会的体系。曹操袁绍之类大家,只了解上层社会;阿斗只知后诸葛时代,他却见证了所有的一切。

他无能也默默无闻,亲切得就像是普普通通的我们。他不属于新的时代,他宁愿把自己流放到那个群英荟萃的时间,就算知道这自己是那么渺小。他足够的老,也在平静中死去。死去的时刻,阿斗在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最后放一个三国志中廖化的武将图,这是一个网友玩的汉中剧本发现的——一廖化在这个游戏里,101岁才第一次生病,身上什么都没有,全靠自己养生,在112岁的时候死去。

(注明下,这是光荣游戏《三国志》)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细思极恐的情节(二)


再说一个不让人察觉的点:刘备入川,劝说刘璋投降,邓艾偷袭成都,劝阿斗投降,是同一个人,

谯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