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4000发炮弹未伤一个敌人,这一仗打出了面子更打出了里子

1900年,晚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在巨大民意在压力之下,做出了一个被当时看作是政治正确的决定——向十一个列强国家宣战,颁布了《对万国宣战书》。


4000发炮弹未伤一个敌人,这一仗打出了面子更打出了里子

慈禧太后

这个《对万国宣战书》写的义正辞严、气吞山河,确实让不少中国人为之一振。慈禧被一些大臣逼的,只能出此策略。但深知晚清实力的权臣,例如荣禄等,却深知大清国的实力,别说向十一国宣战,甚至连日本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抵挡的住这些列强国家联合起来的进攻呢?

但是,慈禧又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召书,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迫于朝廷内部分大臣的压力,给这些大臣一个交待,展现慈禧强硬的一面,为国争光。另一方面,通过向列强开战,来凝结民众,希望民众团结在大清政府中央,继续坚持慈禧的领导。


4000发炮弹未伤一个敌人,这一仗打出了面子更打出了里子

荣禄

慈禧是把面子上的工程做足了,但苦了下面执行的人。既然开战了,那么就要首先攻打在北京的使馆区。荣禄的想法是将这些外国人当作人质。

慈禧命令荣禄亲自指挥武卫军中军进攻使馆区,这是清朝的御林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总共一万多人。而当时使馆区总共不到千人。武装也远不如清军,所以说,这个任务对于荣禄来说,实在是太简单。

荣禄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慈禧的意思。表面上看,慈禧是真的对列强开战了,实际上呢?如果不打,肯定不行,但要是真打,战后肯定当了替罪羊。

就这样,荣禄组织军队围占了使馆周围,并且架上了大炮,开炮的任务就交给了天津总兵张怀芝。

正当张怀芝认为,这场战争是自己立功的机会准备开炮时,却一想不对,荣禄似乎没有下令开炮。在官场多年的张怀芝,只得跑去请示荣禄。

荣禄只给了他十三个字:“横竖炮声一响,里边(宫里边)是听得见的。”

张怀芝听罢茅塞顿开,回去后赶紧下令,让“众炮齐发,轰了一天一夜未停”。


4000发炮弹未伤一个敌人,这一仗打出了面子更打出了里子

八国联军侵华

果然,慈禧听了一宿威严且肆无忌惮的炮声后,身体立时舒坦了很多,对洋人的气也顺带着消了一大半,于是又立刻下旨给洋人送吃送喝,温言安抚。

两个月的战斗,荣禄一共打出去4000多枚炮弹,射出100多万发子弹,但依然没有将使馆区攻下。这一点慈禧并没有追究,相反,京城里的不少主和派被慈禧一怒之下杀了头;后来八国联军攻城,不少主战派又被慈禧扔出去做了替罪羊,荣禄和张怀芝却都安然无恙。

荣禄的策略,既执行了慈禧的政策,向列强开战,又保全了自己。真可谓是,老谋深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