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剛畢業工作只有月薪三千多,都會拼命的努力,但有的工作幾年後,就過著老年人般的生活了?

物理劉老師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雖說不太恰當,但也有不少的道理在裡面。

剛畢業,無論工資多少,基本都會拼命努力。

20年前我大學畢業,在杭州某軟件公司工作,工資一個月2500元,這在當時來說還算可以。那個時候,仗著年輕,拼命的工作:每天晚上幾乎都是十點之後才下班,每週都會有一天通宵工作,而且當時公司規定每週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節假日也沒什麼概念,能在公司待著就在公司待著。

現在想來,當時拼命的工作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 工作上的原因,不努力就沒辦法立足。

一起入職的應屆畢業生,有一部分人試用期都沒通過便被淘汰。並非他們不能適應那樣的工作強度,相反很多人的工作強度遠遠超過現在所謂的996或997。

他們被淘汰主要還是因為工作上達不到公司的要求。

作為剛入職場的職場小白,他們面臨著很多困難,比如角色的轉換,由學生轉化成職場人。人際關係的轉化,由之前和老師同學相處,現在變為和同事領導相處。職責的轉換,以前是學習,現在是工作。以前學習不通過還有補考的機會,現在工作出問題,沒人會給你機會。

所以必須得拼命工作,拼命的努力,拼命的學習,你才能融入團隊,你才能融入企業,你才能達到企業的要求,你才能保住你來之不易的工作。

  • 現實的無奈,房租,消費,不努力就沒辦法生活。

記得當時剛到公司完成報道之後,便和兩個同事一起出去租房子,3室1廳的房子,房租一個月1500元,平均每人500元,第一次在異地租房子,感覺真的好貴,但還是要住,沒辦法,第一個月的房租是同事先幫忙墊付,發工資後再還。

而至於吃飯,普通的晚餐就8元,在學校吃慣了食堂,真的很難一下子接受。而上下班交通問題,專門到舊貨市場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新自行車都捨不得買。

記得當時公司有個規定,如果你參加每週一次的通宵加班,參與一次公司會額外給50元的加班補貼。於是為了這50元,你會看到每次通宵加班,都有大批的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在場。

這其實就是現實情況,而這些現實情況逼著你不得不拼命的去工作。

你已經不是學生,你已經參加了工作,你要用自己工作所掙來的錢養活自己,你不能再用家人的錢,甚至你還要將自己的部分工資寄給家人。

如果你不努力,你就不能保住這份工作,你沒有工作,你生活就會出問題。

  • 羨慕、比較、虛榮,不努力就沒面子。

當時的手機已經逐步開始興起,雖然說品牌不是很多,樣子也很醜,但有手機的人總是能引起別人的注意,總能招來別人的羨慕。當時在公司,雖說公司的固定電話可以隨便使用,但大部分同事還是人手一部手機,畢竟或者說至少方便彼此聯繫。

記得和同事一塊去買手機,是拿到第二個月的工資之後,一個手機將近一個月的積蓄,這在當時真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其實道理很簡單,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作為一個職場小白,當你想要融入你所在的團隊,所在的集體,所在的企業的時候,在某些事情上,你就要和這個團隊裡面絕大多數人保持同步,保持一致。如果你格格不入,由此帶來的某些後果,在當時來說,在當時那個場景來說,確實會有點嚴重。

你能不努力?不努力你就沒辦法融入。其實其他同事也是同樣的想法,所以說這就造就了大家都在拼命的努力。


工作數年,無論工資多少,接受現實,停止折騰。

有些人的適應性比較強,有些人的轉變能力比較強,所以說他們很快就會真正適應這個社會,真正適應這個職場,真正成為一個職場人。

當然,他們依然按照之前的邏輯,之前的方式方法,去拼命努力工作,去實現自己目標。

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目標永遠沒辦法實現,或者說短時間之內沒辦法實現。

  • 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這社會變化太快,現實會讓你的努力化為泡影。

記得當初為了在房租上省點錢,我們幾個同學跑到了城西的城中村,租那種一個月150塊錢的房子。當時城西的房價也就2000元,我們還曾開玩笑說要不湊錢買一套房子,但我們那點工資肯定遠遠不夠。

後續有的同學離開了杭州,當然也包括我。留在杭州的同學也逐漸失去了剛參加工作時候的激情。

當初的努力為了什麼,為了能在工作中立足,從而能在這個城市中立足。經過數年的工作,算是在工作中、在職場中站穩了腳跟,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但在城市中立足,卻越來越困難,這和你要不要拼命努力工作沒有任何關係。

不努力可能什麼都沒有,但你努力了可能依然還得不到,比如房子。而這確實會打擊人的積極性,最終導致他們沒有了剛工作時候的拼勁。

當然你可以說他們是因為心態變平穩了,但更多是被現實所磨平了。

  • 工作的穩定,同時帶來的是危機感的喪失。

工作數年之後,工作上算是穩定了,也算是真正變成職場人了,而職場中的一些門道也逐步被摸清了。

那麼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自覺不自覺地向安逸靠攏,同時會丟掉所謂的危機感。

這或許就是職場小白向職場老油條轉變的一個過程。

比如最開始時候你拼命努力的工作是為了在工作中立足,而現在卻沒有了這種問題,因為你現在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一定的能力,一定的技能,而且在工作中也站穩了腳跟。

比如你最開始時候拼命努力的工作是為了能得到更好的報酬,而現在卻和當初的情形有很大不同。經過你多年的努力,現在你的報酬已經逐步在平穩上升,雖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報酬更高,但你經過這麼多年實踐,你已經很清楚報酬上的提高,不僅僅要依靠拼命努力的工作,還有更多更重要的因素左右著。

  • 職業疲憊期,其實是工作上的麻木。

婚姻有七年之癢,工作有五年之痛。很多人在工作三五年之後,會進入他自己的職業疲憊期。

其實並不是說他工作累了,而是說他對當前的工作產生了麻木,他對當前的工作沒感覺了,他對當前的工作沒有熱情沒有激情了,所以他就不會再去拼命的努力去工作了。

當然這個原因很多,比如沒有了壓力,沒有了來自外部的壓力,沒有了來自生活上的壓力,沒有了來自家庭上的壓力,所以導致工作沒有了動力。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所從事的工作繁瑣重複,沒有任何新的改變,這麼多年的工作經歷,每天都面對同樣的事情,這會磨平了他的激情,讓他對工作失去興趣。


其實說了這麼多,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都是一點就透,最後給幾個建議吧:

  • 時刻保持危機感
  • 時刻要給自己充電
  • 每年都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
  • 要多反思

陪娃樂趣多


一個學員剛畢業的時候進了一家國企做銷售,第一個月到手工資2800,後面幾個月平均在4000左右。

在一線城市,這樣的薪水的確算不上很高,但學員卻非常的努力。第一年為了能夠快速的積攢客戶資源,幾乎每天都會主動的加班,整整一年的週末幾乎沒有休息。

現在,學員依然還在做銷售,但是卻再也沒有了原來的激情,基本上每天都是被動性的處理一些工作和客戶的事務。

所以,題主提到的問題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剛畢業,對於薪水的追求度相對低

相比於工作幾年之後,剛畢業的學生相對來說會更看重能力的提升和個人的成長。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剛剛畢業的自己,就是一張白紙,嚴重缺乏工作經驗。

相比於薪水,他們往往更希望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哪怕是薪水不高,也會非常努力的工作,希望儘快的得到歷練,以獲得成長。

二、剛畢業,思維更偏理想化

大部分剛畢業的學生,都會偏理想化,對生活、對工作也充滿了美好的期待。他們大多都會認為: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了,就會有回報,哪怕沒有彙報也會學到。

就像我開始提到的學員,他那麼努力的開發客戶,其實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成功的概率是由多大的,但是他的內心是認定,哪怕沒有自己期待的那麼好,但是至少過程中,自己能夠學到如何和客戶交流和溝通。

三、工作幾年之後,會有自我感覺良好之態

相比於剛畢業,工作幾年之後,特別是獲得過一些小成績之後,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無論在工作能力上,還是在工作經驗上都有了一定的競爭力。

這個時候,對於一般的小的工作或者小的事情就不會太放在心上,更不願意親自去做。再加上之前可能做過很多類似的事情,感覺沒有挑戰,就會呈現出一種疲態,也就是題主所說的老年之態。

四、工作幾年,會變得更加現實

工作幾年,不再像剛畢業時那般天真,覺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會漸漸的明白,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行,更要靠選擇、機遇、市場等等。

當一個人看透了這些,再加上越來越明白工作的意義,即養家餬口,那麼對待工作的態度就會發生轉變。

可能原來時充滿著期待和夢想的,現在只是一個養家餬口的事情而已。所以,不再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熱情,特別是當工作比較穩定,薪水和績效不怎麼掛鉤的情況下。

雖然,我說題主提到的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還是希望大家不要這樣去做,畢竟生命有限,浪費掉的都是自己的時間和青春。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因為看破了,看明白了……

本人就業於軌道公司,已經三年了。軌道公司跟大鐵不同,工資只有大鐵的一半,勞動強度卻不比大鐵輕鬆!勸要來地鐵的朋友別來!這個地方很坑!

剛剛來的時候,我們屬於第一批第二批技術崗位,本來以為努力就會升職加薪,以為只要好好幹就會前途光明。那時候,拿著兩千的實習工資,很努力很努力!無償加班加點,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可是當我看到升職加薪的並非是那幫努力工作的,而是有關係有背景的!而且我們這行需要上夜班,很多時候需要幹到夜裡三四點。這就這樣幹了兩年左右,公司體檢才知道,身體早就變差了!而上級為了升職,不斷的給下面加活,變本加厲!但工資卻沒有大的變化!更主要的是領導腐化嚴重,很多設備在一開始就不是好的投入運營的,導致下面技術部門沒日沒夜的工作,搶修,維護……

從上面可以看到,無論你怎麼努力,其實結局已經確定了!努力工作的也不過如此!只不過是上級升職的墊腳石罷了!

有很多人說國企輕鬆。我敢說,那是沒有進過國企的,我們四班倒,一白一夜休息兩天,也有很多人說時間很多,我想說那是沒有上過夜班的!國企開會多,形式主義嚴重!

本人已經決定辭職!勸君莫入軌道,一入軌道深似海!


追夢赤子心21754242


這是絕大部分朋友的現狀,剛畢業時激情滿滿,但慢慢的,逐漸變成了碌碌無為的中年人,每天上班就是湊合著過日子。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三個字“差異化”,為什麼讀書的時候變化不大呢?因為環境大相徑庭,基本都是以校園為主。

一旦進入殘酷的職場中,短短几年就能讓你顛覆以前的認知觀,再加上各界人才的激烈競爭,自身才華得不到發揮,久而久之就會變得非常平庸。

案例

我有個朋友小趙,剛畢業時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擔任銷售,剛開始他憧憬著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

平時工作非常賣力,而且主動要求出差見客戶談單子等等,可以說歷經風吹雨打,結果這兩年聊天時,明顯感覺到他的疲憊,現如今他的思想就是混混日子算了,已經不想再折騰了。

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精力是否集中?

剛畢業,我們都想著要努力工作,為什麼?

因為咱們畢業之後,腦海裡只有工作這件事,所以將自己的絕大部分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即便晚上加班到9點都沒事。

過了幾年後,隨著婚姻、孩子、房貸、車貸、家庭健康、生活矛盾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的精力變得無比分散,說實在話,能在上班時間集中精力都已經非常不錯了。

所以,剛開始我們精力無比集中,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精力又變得無比分散。

2.職場是否如想象中一般美好?

剛畢業時,我們認為職場是一個有能者居之的地方,隨著工齡不斷增加,我們慢慢發現,職場是個無比現實、殘酷的“角鬥場”,努力工作表現自己,結果卻輸給了關係戶,輸給了同事們的排擠,輸給了各界更加優秀的人才。

所以,畢業跟幾年後,我們對職場的認知,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3.夢想還有嗎?

剛畢業,同學們抱著滿腔熱血,想幹一番大事業,於是拼命幹活。

結果在工作中,屢次碰壁,失敗、失敗、再失敗,一次次的失敗都像是一把鐵錘,不停捶打我們的自信心,直至擊垮為止。

所以,一開始的我們自命不凡,結果卻只能接受自己的平庸,久而久之,別說夢想,就連鬥志都即將湮滅。

結語

所以,這一切都跟“差異化”有直接關係,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很多朋友經過幾年的工作經歷,已經認清了自己的處境,他們已經不想再過刺激的職場生活,平時只求安安逸逸即可。

這不是喪氣話,這是絕大部分朋友的現狀,這是最真實的一面。

在此借用一句話“有的人二十幾歲就去世了,不過在七八十歲才埋”

我希望各位不要再繼續沉淪下去,努力喚醒當年的熱血,不為自己也要為孩子,難不成你也想讓孩子變得跟你一樣平庸嗎?

歡迎【關注】凡人,每天分享各種職場知識。

凡人視誡


哈哈哈,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還真不知道原來自己什麼都能搞砸,包括自己的人生。

剛畢業時候,一個月工資1900,扣除雜七雜八的保險之類的,到手能有1200。這不是零幾年的時候,而是2014年。這種情況堅持了半年。

現在來說一說工資低我堅持的原因。

1,當時的想法是,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全身都是幹勁兒。

2,收入低只是暫時的,只要開了單,夠我吃很久。

3,積累經驗。

那麼我堅持的結果呢,就是出單了,還是三十萬的單子,對我這一千多工資,三十萬真的夠大了。提成呢,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多,三千塊錢,還不夠我倒貼錢請設計吃飯的,雖然請客戶公司會報銷一部分。

這跟我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做著體面的工作拿著高收入的夢想徹底破滅,所以毅然辭職。

現在工作有幾年了,經過幾次跳槽,確實生活像老年人,有點佛系。

賺得多多花點,少就少花點,準時準點上班下班,做著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像個機器人。

想改變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上進沒有路子,底層的沉澱讓自己身邊交際都是一樣的一無是處。

這些年搞砸過太多事,失去的不只是時間和金錢,還有以往引以為傲的自信。有時候衝動起來也想逼自己一把,再試一次吧。但是冷靜之後,又感覺自己註定要失敗。

像我這種年輕人就是不認命,但也不敢動,就等著哪天掉下來個大餡餅。



奕大白


工作就和打仗一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氣

要想打贏,一是讓每個人都有鬥志,二是糧草充足,解除後顧之憂,方能有獲勝的機會。

我記得我剛踏入社會那會兒,同學們都充滿了對社會對未來的無限激情和嚮往。能得到一份工作就特別開心。那時還沒畢業就有同學去肯德基打工,工資很少還要上晚班,但同學們都特別羨慕她,她也是幹勁十足。我那時還住在父母家,父母管吃管住,什麼都不用自己操心,只管上好班就行,掙的錢就是零花錢,上班第一月掙的錢就買了手機,感覺生活太美好了。



再而衰

工作時間長了,公司裡的人事關係就開始複雜起來。上班有很多繁瑣的事情,生活也不像以前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食住行全部要自己搞定。又處了開始談戀愛,因為生活中事情多了,就不能用那麼多時間那麼多熱情對待工作。



三而竭

四十不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面對生活中的生老病死,我們的鬥志被歲月磨盡。沒有了往日的激情,沒有了能夠鼓舞我們的戰鬥的號角,工作也沒有了力量。

所以,如果想讓生命的煙火重新燃起,就要不斷的給自己打氣,就像打遊戲一樣,要不斷加血,才能滿血復活!

歡迎討論。


淡墨染清秋


這個是普遍現象,就好像你吃一道菜,剛開始覺得好吃,可是吃久了,你會發現不想吃了,也不好吃了!可,菜還是那個菜,並沒有變。

初生牛犢不怕虎

剛入職場的你,一切對你都是新鮮的,好奇心讓你面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躍躍欲試。

記得上學的時候學物理,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就昏昏沉沉,一到實驗室做實驗,那個勁頭馬上就來了!初入職場,這正是最佳實踐的時期,從小到大都是在課堂上學習,現在讓你去真正的戰場,哪裡有不興奮的?

這時候的新人,就如同一塊幹海綿,把你丟在職場上,實踐會讓你馬上吸收大量的水份這也是最佳學習的機會。

職場競爭力下降的疲軟

職場也是課堂,但畢竟和學生的課堂是有區別的!

學校有老師和家長共同督促你的學習,長大後在職場的我們,靠的就是自已,自已學習,自已工作,自已交朋友,成功是自已的,失敗也是自已的。

當你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在職場混的風生水起,都買房買車的時侯,那個時候,你內心深處會湧現出很多的無力感。

對自已能力的懷疑,對“”我是誰,我能做什麼”這樣的問題都找不到答案的時侯,大部分人,就如同蝸牛,把自已的身體蜷縮在外殼,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整個人就感覺頹廢了!

面對職場和生活最基本的人性表現

但,人終究是人,是智慧的動物,雖然有些人在壓力面前,可能一蹶不振,可是,絕大多數的人,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他們會有片刻的休息,但無須多久,他們將重振旗鼓,恢復“出廠設置”。

經過休息和調整的他們,經驗更足了,心態更好了!也更明白工作和生活的意義了!

他們重新復活了!

有朝一日,他們可能重蹈覆轍,再次陷入低谷,但不要緊,他們還會再站起來!與其說他們堅強,還不如說,這就是人性,就像呼吸一樣的本能。

【總結】

汽車跑夠了公里數還得保養,人也一樣,身累了,休息一下,心累了,再休息一下。都是為了以後更好,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放棄,不頹廢,你仍然是最優秀的你!


稚始梔終


這應該是職場很普遍現象吧。

現象很普遍,但原因卻不同。就說說我吧!

剛畢業開始工作那時,連你所說的三千多都沒有。不過,那時的確很拼,每天晚上下班十一點多了,還堅持每晚畫一個小時左右的畫,正由於我的努力,當時的繪畫進步也很快,我也創作能力也漸漸地得到社會的肯定,記得當時時任湛江文化局局長的張建瑜局長還親自出面為我物色老師,我也成功地拜了恩師。可是,漸漸地,我就發現了,純藝術這條路並不好走,並不是你有天賦,你努力了就會成功,當時畫壇幾乎全是靠市場運作,而各類大賽獎項也是內定的,各級協會社團幾乎都是一群佔坑不垃屎的老傢伙霸著,要不是這幾年抓得嚴管得嚴,相信至今仍然如此。後來也就打消了進軍畫壇的想法。

再後來,開始全身心撲到工作上去,以為有付出必有同等的回報,所以自從進入新公司後,憑著多面手的實力,先是獨自一人完成了以前兩個文案的活,接著又把設計師淘汰了,一個人獨掌起一份企業刊物。可是,漸漸地,我才發現,儘管我付出那麼多,收入並沒有改變,不僅僅如此,公司里居然還存在著很多不勞而獲的人。漸漸地我也就明白了職場的一些無奈。認識到這些後,我也開始變成了老江湖,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公司也很難招到像我這樣的多面手,所以對我也睜一眼,閉一眼。就這樣,我在那家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年。也許,這就是你所說的那類過著老年般的生活吧!

後來,心裡開始變得很矛盾:想努力工作,覺得對不起自己;而只想得過且過,又覺得對不起良心,畢竟還拿著人家的工資呢。

再後來,經過再三思慮,最終還是辭職了,因為我怕再呆下去,也許會被社會淘汰的。


湛江吳志賢


確實有這種現象,工作幾年就失去了對於工作的熱情,就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說一個我朋友的例子。89年,已經工作8年多,是一名職業寶媽,她經常跟我聊天說,她現在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雖然覺得這樣不好,但是每天就是公司和家兩點一線,業餘的時間就帶娃,沒有其他興趣和愛好,工資4000多,年底年終獎1萬多(這個結合公司業績有浮動),上下班有班車接送,確實有點老人的生活,工作上也幾乎不怎麼加班。


為何會失去了動力了呢?

按照她的想法,是覺得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努力,因為是文職的工作,基本沒有什麼上升 的空間,沒有一門技能,可替代性強,去到哪裡都差不多是這個工資水平。

現實情況讓她覺得無奈,孩子小,離不開她。老公也是差不多比她高出2000多的工資,也是沒有什麼上進心。所以就這麼過著,雖然不滿意自己的狀態,但也沒開始改變。


習得性無助

剛開始畢業的時候薪資3000多,我們會覺得不滿意,因為有生活壓力的壓迫,而且工作經驗還不足,覺得依靠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更多,但是隨著工作經歷增加,在過程中不斷受到挫折,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進入一種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而這種狀態如果自己沒有意識到,就容易一直這麼下去,沒有想要突破和改變,這也有點像是在舒適區待久了,不想走出的感覺。


總的來說,對於失敗的態度導致了這個現象,有些人遭遇幾次不好的經歷之後就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了,沒有提升的空間,而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覺得一切都還有可能,自己也還有很多潛力。


我是小媛,歡迎關注小媛筆記。

小媛筆記


一句話:就是溫水煮蛙了唄。

幾乎我們每個職場之中都有這樣的體會,明明剛畢業的時候,不但面臨著租房等各種生活壓力,還因為自己是職場新人,面臨著被各種資歷老、經驗多的老同事們差遣來差遣去的,甚至還被各種排斥和算計,就是薪水也是少的可憐,只有區區3000多元,扣除基本的生活開支之後,幾乎所剩無幾,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都還是鬥志滿滿,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的上班去。

可是幾年之後,我們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鬥志頓減,而且就連工作處出現什麼不如意的地方,我們也懶得去計較了,彷彿一下子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人,變成了一個混吃等死的老年人。

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狀態,仔細想想,大概是有一下幾個原因吧。

第一:我們慢慢失去了來自工作上的新鮮感,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程序化的死板模式。

初入職場時,工作上的各種壓力、困難,都是一種難得的經歷和體驗,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這種新鮮感充滿了無限的挑戰。而年輕人就是喜歡這種充滿無限挑戰的生活,因此,會充滿活力,努力打拼,嚮往著自己有朝一日叱吒職場的成功模樣。


第二,我們慢慢失去了打拼職場的昂揚鬥志,每天的工作都變成了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當我經歷了無數次加班,無數次洗腦,無數次心靈激盪之後,我們身上所謂的工作激情慢慢減退,隨著我們身上的贅肉越來越多,我們的思維也越來越遲鈍和僵化,每天的工作不再是一種挑戰,而變成一種能在這個城市生存的基本需要。

第三,我們慢慢失去了馳騁職場的理想目標,每天的工作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勞動輸出。

我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表現在職場上尤為如此。特別是當我們在工作上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思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當我們興沖沖的向領導彙報時,卻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時間久了,次數多了,我們的理想之光便會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就是一個習慣性的勞動輸出,而不再是創新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