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黑格尔认为孔子的伦理道德缺乏哲学思辨,对此你怎么看?中国真的没有哲学吗?

葉丶唸


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有名的哲学家,他创立了人类世界观的辩证法哲学体系。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或者正确,从这方面看是“正确”的东西,可能换个角度就变成了“谬误”。这和孔子学说的认知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对立。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不惜把其他如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说说的一无是处,意在特别强调自己的学说是“永远的真理”。这本身就是毫无辩证思维的体现。孔子的很多言论都是自相矛盾的空洞的说教,一些观点完全是典型的双重标准。随着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导致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人基本没有哲学思维。他们喜欢用一些“根植于脑子里的个别言论”来判断一个事物的对错,完全不管这些被“强制植入自己脑子里”的言论本身根本没有资格作为评判其他事物对错的依据。从这一点上说,黑格尔对孔子的评判是有道理的。

譬如,孔子有一句话告诉别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他真是按照他说的去做的吗?事实是当他当上鲁国大司寇(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仅仅七天,就把鲁国的有名的少正卯杀了,杀了还不算完,还给少正卯定了五宗罪:一曰心达而险(也就是为人通达而用心险恶),二曰行辟而坚(也就是行为异常而态度坚决),三曰言伪而辩(也就是观点不对而善于狡辩),四曰记丑而博(也就是宣扬邪说却非常博学),五曰顺非而泽(意思是顺从异端还寻求庇护)。从这给少正卯定罪的水平看,孔子完全不亚于秦桧给岳飞定罪的水平啊。尤其是第一条,完全可以做“诛心论”者的祖师。什么叫“用心险恶”?别人心里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后面几条也是完全扣帽子的逻辑。你有什么权力说别人的学说是“邪说”?你是评判别人观点对错的宇宙真理大法官?再对照他前面的言论,遇到比自己更善于言论的人,你就是靠杀人而“择其善”的么??既然你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这样随意杀别人的头,难道你的意思是你也喜欢别人杀你的头?

再如孔子在《论语》中宣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对于民众来说,只可以让他们顺从去做就行了,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然而在同一本书中,他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翻译过来,就成了上等人的智慧和下层人的愚昧最难改变了。然而下层人的愚昧不是你“不可使知之”造成的么?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可怕的是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洗脑,使一部分人完全丧失了“主动思维”的功能,即使在辩论中,一言不合就给对方扣帽子的红卫兵脑汁被原汁原味的继承了下来。譬如你一说“美国……”,他脑子里完全就没有去想你说的“美国”,而是在你说出“美国”这两个字的同时,他的脑子里就已经同时生成了“汉奸”两个字了。无论你接下去说了多少,他是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的,因为他的脑子里早已经生成了更多的“汉奸”“汉奸”“汉奸”……。这种人往往自称为“爱国者”,但我以为他们不是。你们觉得呢?




豫鲁人家


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很难的问题,我来试着回答一下,不一定对,但肯定是看得懂的大白话。

首先我要说,黑格尔说得没错,他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就像一个中国人说德国没有正宗的甜豆花一样,完全是大实话。因为哲学是古希腊传下来的一套特殊的思维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欧洲得以继承、保存和延续。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套思维体系没有在中国产生,如果不是外部的冲击,也不大有产生和发展的可能。

但是,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语气里颇有轻蔑的意味,这就有些没道理了。中国没有哲学,并不等于中国没有思想,没有智慧。黑格尔不假思索地把哲学与思想和智慧划等号,简直跟庸人无异。这一点,古希腊人搞得很清楚。他们明白,哲学不是智慧,而是“智慧之友”,是接近智慧的手段和工具。当年苏格拉底柏拉图师徒俩拼命用“哲人”的概念反对“智者”,依据就是这个——搞哲学的人必须谦虚,不能像那些智者,老是自诩真理在手舍我其谁。

可是,仍然有些人对黑格尔的话耿耿于怀,偏要争辩中国有中国哲学,印度有印度哲学,日本有日本哲学,印第安人有印第安哲学,诸如此类。他们中有人说,哲学最讲逻辑,而我们古代的“名学”不就是逻辑学吗?那说明中国哲学古已有之。我觉得有些好笑。逻辑只是哲学的一个特征,不是整体概括。又有人说,儒家最讲伦理,而伦理学正是哲学的一大研究内容,可见儒学就是哲学。我只能说,这些论辩都很片面,不得要领。东方的思想自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跟套不套上哲学的假发没任何关系。

至于晚近中国的哲学,那不过是依样画葫芦。即便在西方,哲学也不是永恒的,它有中断,有遗失,也有消亡。尤其是现当代,哲学早已不是各种知识的母亲,相反,它正在成为科学的奴婢。请注意,我没有半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事实就是如此。传统的哲学研究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本体论,它是形而上学的基础,研究事物的存在与本质;二是伦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和规范;三是认识论,研究人的感知,包括经验、直觉、信念以及知识。但是我们会发现,物理学正在取代本体论,认知科学正在取代认识论,只有伦理学这一块儿还在勉强支撑。

不但如此,现在的哲学家对以往的哲学家也是非常不客气。比如黑格尔的哲学,在另外一些哲学家,譬如维特根斯坦、伯林、罗蒂等人看来也是垃圾。哲学的前途实在是不妙得很。有时候我甚至认为,如今全世界都没有真正的哲学——哲学在19世纪乃至18世纪晚期已经蜕变成管理学了。当然,要详细阐述这一结论,不是几百字能说清楚的。


西闪


中国哲学始终都存在一个“合法性”的问题。这方面的讨论日本开始的比中国要早,但是结论是同样的,如果我们限定在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来看,在中国,或者说东亚,确实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

大家通常会说,哲学是爱智之学,这是比较宽泛的字面义。但是如果我们从哲学的成立来看,对于整个西方哲学产生最根本的影响的是苏格拉底,那么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的一个最关键的行为就是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哲学的生活,而这种哲学的生活又导致他自己主动选择了死亡。苏格拉底这一事件并不能完全从悲剧性一面来认识,因为他强调一切美德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智慧,所以当他知道德尔婓的神谕认为他是最有智慧的人之后,那么他就要努力证明这个神谕是错的,于是他去寻找那些有智慧的人,却发现他们的智慧都是假的。从这里苏格拉底推论出来,他的智慧就在于他知道自己无知。于是最后他导出“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故此后世才有所谓哲学就是练习死亡的说法。因为哲学的确是对于生活的体认和省察,但是对于生活的体认和省察是建立在个体存在的基础上的,然而假如把个体存在作为哲学的先决条件的话,那么对于生活的体认和省察对哲学家个人而言,就变成第二位的了。第一位将让位给延续个体的存在,也就是必须使用一切手段来延续个体的生命。所以苏格拉底不能只受制于肉身的存在与否,而无视哲学本身的使命。所以如果无法理解生死问题在哲学中的矛盾与张力,是没办法理解为什么说哲学是练习死亡。同样也就无法去看清真正的智慧与代表生存经验的小聪明之间的分别。

我们回到中国思想。孔子也好,老庄也罢,他们当然也具有智慧,甚至孔子也表达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说法,这一说法与苏格拉底最后的申辩在一定程度上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我们的确无法感受到那种鲜明的张力。这就决定了东方智慧与西方的哲学从根子上来说就不完全是一回事。这就类似东西方都有宗教,但是基督教就是一神的,而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就会呈现出多神的倾向。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西方有基督教而就要把道教改头换面成中国基督教。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西哲的概念来理解和分析我们的传统思想,从现实层面上来看,中国哲学这一学科就是这样出现的,所以黑格尔说的对与不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哲学以后到底要走哪一条路。究竟是变成为哲学提供中国的素材的一个课题,还是在理解自身与哲学的界限为何的情况下,回归文化本位?这是未来每一个关注人文领域的人们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pku小动物


黑格尔说的有道理。孔子学说偏重于伦理学,缺乏哲学思辨。中国古代,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不过,道家和名家的学说之中,含有一些哲学的成分。



孔子的学说以道德说教为主,往往用比喻等手法劝诫弟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属于道德的范畴。西方哲学的目标是寻求所谓终极真理,往往以理性的逻辑推理为手段,排斥类比、情感等等因素。


道德说教是育人的,而所谓终极真理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是道德伦理的基础。比如儒家可以说,人的行为需从善如流,也就是说,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显而易见。这样的解释,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就拿《论语》中的句子举一个例子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显然,孔子是在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日夜不息,一去不复返。他说这番话的目的是感慨人生苦短,稍纵即逝,劝勉弟子珍惜时间和生命。可见,孔子的着力点还是在道德说教之上。



再看看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站在岸边说什么吧。他说: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不仅仅指这条河流)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不存在绝对的不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无时不刻地变化。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就是哲学的一部分。


孔子是从个别的例子(比如那条川)出发,然后,展开道德说教;赫拉克利特也是从个别出发(比如那条河),然后,推论出世上万物皆变化的一般的规律。从个别到一般,是哲学的一个鲜明的标志。



我国古代也出现过哲学的萌芽,比如公孙龙,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诡辩命题:白马非马。白马是个别意义上的一匹白色的马,马是一般意义上的统称。公孙龙对此进行了缜密的逻辑推演,比如: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马是动物,白是颜色。颜色的范畴与动物的范畴不是一回事。所以,白色的马肯定与马不同(白马非马)。


如此这般,通过几轮的反复论证(我们古人以为他在狡辩),公孙龙厘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逻辑学中的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所以说,孔子的学说确实缺乏哲学思辨,但中国古代,还是出现过一点哲学的。


俚言杂谈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哲学。从黑格尔因为孔子学说缺乏思辨,就断言孔子不是哲学家,进而又断言中国没有哲学这一点来看,黑格尔是把“思辨”作为哲学的必要条件来定义哲学的。根据“哲学”一词的希腊语义,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用“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物,即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世界的思维能力,亦即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从这一点来看,孔子当然是哲学家。但是孔子这个哲学家和西方的哲学家,比如黑格尔,更注重教化民众,也就是更看重提升大众的智慧水平。不过,这里也应该将东西方所理解的“智慧”做一个区分。西方哲学家们,或者说黑格尔所理解的智慧,是对事物的条分缕析,是分析的智慧,是分割的智慧。所以西方产生了科学。而这在孔子看来,是“器”的范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孔子的语境中,道才是哲学,而器不是。在中国人看来,事物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要认识世界,必须从整体是去把握,否则就会造成世界的不平衡。这阻碍了自然科学在中国产生,却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局观。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后世的程朱理学、阳明心学,虽各有千秋,但是总体上能够统一起来。可是反观西方哲学,他们都各成一家,难以调和。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摆脱了思辨的传统而变得更接地气,也更加符合中国人对智慧的传统理解,且找到了中国人最重视的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被中国人接受了。而其他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的思辨技巧,反而被我们看成了思维游戏。

所以说,不要用我们的标准界定西方的哲学,也不要轻易顺着西方的思路而否定自己,而是应该相互借鉴,在坚持我们的整体观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有益的思维训练,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是有益的。

最后,用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回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何浴吾德唯读与歌


中国文化,易经,孙子兵法是代表中国哲学的主体。孔子学说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方面给予人的行为所做的规定性。可说也是哲学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像西方的细微的分折和逻辑上的推理,黑格尔给予的评论也有她的一定的意味。黑格尔哲学本身就是带有很"啰嗦"的东西。


邓恩周


诺贝尔几百位得奖的都建议人类学习孔子思想。

我来说说真正的科学,人类细胞,是外物种创造的,或者是演变成的,的,这些细胞,要吃的营养,全部在纯天然原种的植物里和动物里。

说白了中药材,必须有机标准种植,而且还要用纯天然原种的种子。才能达到对细胞的营养需求

看看,现在多少人得病得癌症,城市全吃,西方的科学,农药,化肥,转基因良种,这些食品对于人类细胞来说是问号。看看现在的人得病得癌症的太多了,死的人基本都是癌症。

中医才能让人类的细胞,吃到全面的营养,细胞就能强壮的保护人的身体

中国还有药膳,通过食疗,在源头把五脏六腑调养好,这样人休息好,不生气,运动,就能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就很难生病。

用原种有机的白菜可以自留种的白菜种,和原种的板栗混合做一道菜最好炖菜开锅十五分钟后,装在碗里蒸25分钟,这个白菜和板栗混合吃可以治疗脸上的雀斑女人们记住这道菜对皮肤很好的,前提是农药化肥良种种植的白菜和板栗没有这种效果,必须是纯天然原种有机的白菜板栗才能治疗雀斑

还有红薯叶,能清理眼睛的毛细血管管能让眼睛更明亮,一样要原种有机的红薯叶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还有桔子,可以清理人体毛细血管,这个很厉害的,有高血压的人一天吃三个桔子,肯定很好的,但必须是纯天然原种的有机桔子,我们农村有的是。桔子皮用来熬水喝,但记住桔子一天只能吃三个,不然会上火,要不就和绿豆汤互相参参着吃可以多吃几个,但不建议。因为这个比例需要精确才行,

良种农药化肥种出来的桔子没用的吃吃了也白吃。

吃农药化肥良种转基因食品,看看现在多少人得病,得癌症,得癌症死。大家应该好好想想我们这么多人,得病,得癌症是怎么来的,看看现在的农药化肥良种转基因食品就有答案了。


由然265


对牛弹琴,牛反而认为这人笨死了,没事拿把琴瞎弄,吵死了。中国人本身都很多人不能够理解孔子,更不用说一个中文不通的黑格尔。这个黑格尔只不过是缺少文明的西方人把他当回事,在我看来,黑格尔还不算是合格的哲学家。所谓哲学,是译西方的译义,我们中国人原不称哲学,我们叫做道理,简称道。比叫哲学更能够让人易于接受。西方人辩论哲理,我们称双方论道,看看,一对比高马分出文化程度的高低。我们看到现在的哲学辩论赛,双方象吵架?很注重抢着说用没了意义的言辞把对方压下去,这叫文明?这不叫强辞夺理么?我们的古人论道,多么的优雅,只要你把道理讲的明白,就是有理,你讲不明白,脱离实际就是没道理,没有道理就是野蛮的,不文明的。不是人类需要的。黑格尔一个不识汉字的洋土豆那有资格对中国的圣人品头论足。孔子思想在他死后二千年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去搞清楚,竟然恬不知耻的跟着洋大人瞎起哄,真可怜可笑。



爱国客家人八乙乙


有学者指出,西方的哲学是研究“人与物“的关系,中国的哲学是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印度的哲学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因此可以认为,西方的哲学思想想不通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这一点儿也不奇怪。还可以认为,中国的思想家把西方的哲学引入中国的社会问题之分析,并且用两种哲学相结合的世界观来解决旧中国的问题,这才产生了新的革命的中国哲学思想,这才有了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实践和运动。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表达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与物和人与人所表现出来的是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实践就是革命的理论指导了革命的实践,中国的社会得以进步。


家家姥爷


评价能代表事实吗?当然不可以。况且,中国自古不搞分科之学,而是全面的学问。

中国的传统中医,西方一直说不科学,又如何呢?记得乐嘉讲过一件事,美国一个很牛逼的医学院(好像是哈佛医学院)掌门人,自己女儿生病(貌似总咳嗽),怎么都治不好,无计可施,找到一中医(此人在美国,神级人物),轻松搞定。

世界需要的不是什么什么学,而是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那个东西。

孔子学说流传几千年,指引着中华民族一路领先世界,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还要啥自行车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