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衡中模式“教父”李金池: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從衡水到石家莊--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李 金 池

我曾擔任河北衡水中學校長12年,把這所名不見經傳的地處農村地區的薄弱高中,辦成了一所享譽全國的名校。盛名之下,我奉調擔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長,在局長任上,我曾上下奔走、左右協調,殫精竭慮推動衡水教育事業的發展。後來我逐漸感覺,做校長比當局長對教育的貢獻會更大些。於是,我毅然辭職,從教育局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2010年受聘於一所民辦學校——石家莊精英中學,開始了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對於我的選擇,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是自找苦吃,自尋死路。當時這所學校正處在發展的低谷,升學成績連年滑坡,招生數量逐年減少,生源質量逐年下降。上上下下都瀰漫著一種悲觀情緒。那時的學生幾乎都是公辦學校都不要的、處在最末端的生源,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屬雙差生之列,他們的家長90℅都是外地來石家莊打工的和經商戶。那時的學生流失率每屆都在60℅以上。這些孩子都屬厭學好鬥形的,所以那時候校園裡打架成風。當時,教師隊伍軍心不穩,好一點的都紛紛逃離。很多人都感覺學校已經處在了“兵敗如山倒”的危險邊沿。

衡中模式“教父”李金池: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石家莊精英中學

上任之後,我用了三週時間進行調研,沒說一句話,叫做不管三七二十一。從第22天開始說話,召開全校教師大會,提出了“三個一”:一個口號—— “救亡圖存”;一個計劃——“新精中改造計劃”;一個策略,即樹立精進的理念,延攬精良的師資,實施精品戰略,培養精英人才。後來又提出了“開展激情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實行精細管理”的辦學思路,三箭齊發,搶位發展優質教育,強力助推逆勢崛起。

第一方面,開展激情教育,打造激情校園

一、思考

心理學研究的結果告訴人們,激情是一種昂揚的、積極的精神狀態,激情能夠提升自信,激發靈感,能夠調動人的身心潛能,人在激情狀態的時候,能夠展現出生命的最大張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當一個人充滿激情的時候,他會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他會煥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甚至整個生命體的全部免疫力都會為他服務。

美國通用公司前總裁韋爾奇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說哪一種品質是成功者共有的,那就是他們比別人更有激情”。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也曾經說過:“沒有激情就不會有任何偉大的成就”。古今中外,大凡有些本事的人都是極富激情的,毛澤東自己講,他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大詩人李白“豪情起萬丈,斗酒詩百篇”,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叫梁啟超,他在講臺上講起課來“時常頓足捶胸,掩面大哭,有時也狂笑不已。”

對於一位教師來講,如果富於激情,他就會全身心的投入投入工作,很可能將來會成為名師。對於一個學生來講,如果平時充滿著激情,就會快速成才,很可能將來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也是這樣,從人類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民族在她慷慨悲歌,激情迸發的時代,也必定是這個民族發憤圖強、人才輩出、迅猛崛起的時代。

上個世紀,對於中國人來講,那是一個激情迸發的世紀。上個世紀早期,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們“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所以“有了雄雞一唱天下白”。上個世紀中期,新中國的建設者們“為了革命獻青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所以有了一個戰天鬥地的火紅的年代。改革開放之後的那些年,人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也都激情滿懷、意氣風發,所以,那段時間各行各業都是萬象更新,文藝界更是湧現了一大批新人,也出現了一批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好作品,莫言就是在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

衡中模式“教父”李金池: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年輕人曾經唱過這樣的歌詞:“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麼美。”但真的過了20年之後,人們發現,社會早已進入了一個沒有激情的時代,很多的青年人有知識,卻沒有了文化;有目標,卻沒有了信仰;有青春,卻沒有了熱血。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降,在青年人當中,玩頹廢似乎成了新的審美,考託福似乎成了新的時尚,人們再也難以看到奔放和激情。最近,人民日報載文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暮氣沉沉,精神早衰”。

我們的中學生,他們正處在爛漫的花季,風華正茂,在他們的生活裡應該充滿著朝氣,充滿著熱血,充滿著奔放的激情,因為有激情才會有夢想,有夢想才會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還在衡水中學做校長的時候,我就提出,一個沒有激情的學校是沒有希望的學校,要建設名校,要提高教育質量,就必須優化師生的心態,養育師生的激情,就必須打造一支富於激情的教師隊伍,培養大批富於激情的學子。來到石家莊精英中學之後,我更進一步提出了激情教育的辦學理念,要對師生進行激情教育,要在學校裡創建一種激情文化。

激情教育包括兩個層面,一是指作為激情教育的實施者----廣大一線教師必須要有激情。學校在日常工作中,要通過目標導航、環境營造、政策激勵,著力於養育全體教師的激情,創設一種激情文化。在學校裡面形成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局面,讓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會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激情教育的另一層面,是要通過活動開展、環境激勵、氛圍營造,對我們的學子進行激情教育,讓他們陽光自信、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勇於進取、天天向上,讓整個校園激情燃燒。

二、實踐

①、開展激情教育,從招聘教師開始

對一個教師來講,激情是非常重要的素質。精英中學招聘教師很嚴格,首先要看應聘者有沒有激情,沒有激情素質,其他條件再好也不要。激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基因,一般地講,沒有激情素質的人,不適合當老師。

②、打造激情校園,從學生校園生活抓起

精英中學對寄宿在校的全體學生的食住行學練等各方面,在時間上進行了精緻的全程設計和科學安排,努力使學生時時、處處在興奮和快節奏中高效學習、快步前行,努力營造一種激情氛圍。如要求學生,晨早要激情誦讀,學聞雞起舞、課上要激情展示、課間要激情跑操,氣勢如虎、課上要激情辯論,挑戰權威、課外要做風行少年,健步如飛。

推出高效6+1課堂模式,努力打造激情課堂

每天大課間的激情更成為學校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河南的一位參觀者曾經在他的博客中這樣寫道:“精英中學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課間跑操,幾千多人的隊伍如排山倒海,其口號如滾滾春雷,震撼著校園,更震撼著每一位參觀者的心。整個校園簡直就像一片澎湃的海洋,到處升騰著壓倒一切的氣勢、活力四射的激情,置身其中,連自己的血液都在沸騰。”

③、樹立標杆,引導激情

為引導廣大教師的工作激情,樹立標杆,弘揚正氣,在教師中開展了一系列評優活動,如評選:

十大最受歡迎教師

十大青年教師希望之星

最富激情年級部

最富激情備課組

十大激情班主任

十大激情班集體

十大風行少年

十佳激情女孩

每學期要評選十佳班長,每學年評選十佳歌手。

每次評選之後都要召開大會進行隆重表彰,讓榜樣人物講自己的事蹟,把他們的事蹟張貼於校園醒目之處、宣傳於學校的官方網站,還寄喜報給家長。

④、開展活動,調動激情

學校經常不斷地組織師生開展系列活動,持續不斷地舉行各類比賽、優秀教師報告會、激情學子報告會等,不斷激發師生的拼搏意識和進取精神。特別是學校鼓勵平行班之間在成績上進行挑戰賽,暫時落後的班要向成績好的班在年級大會上遞交的挑戰書,以此來激勵師生的鬥志。

教職工方面,有很多業餘生活,大課間要做工間操,週末要舉行舞會,平時要舉行拔河比賽、跳繩踢毽子比賽。

學生方面,每年高一新生人學都要舉行70華里的遠足活動。

頭天晚上戰前動員,講清目的意義和要求,第二天清晨,在紅旗的引領下上路,人人打著揹包,1000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綿延三華里。

遠足行進中,隊伍軍容嚴整,歌聲嘹亮,口號震天,宣傳車的喇叭裡喊著“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同學們輕鬆歡快,有說有笑。

後半路程,小同學們感到兩腿灌鉛,他們開始互相激勵著,互相推動著,互相攙扶著,依靠集體的力量,不顧雙腿痠痛,腳上起泡,咬著牙走完全程。

返回學校時,全校的師生在校門口夾道歡迎,為他們鼓掌歡呼。小同學舉著校旗、唱著校歌,揮動著軍帽,就象從戰場上凱旋歸來,一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場面十分感人。

遠足之歌

背起行囊,載著夢想

我們快樂的起航

號角響亮,激情綻放

青春腳步不可阻擋

一路歡歌 旗幟飄揚

陽光中分享泥土芬芳

親吻綠色,放飛希望

征程中我們礪煉成鋼

告別嬌弱 握住堅強

成功就在前方

挑戰極限,超越夢想

串串腳印書寫頑強

齊心攜手,乘風破浪

較量中放射愛的光芒

沐浴春光,展翅飛翔

風雨中奏響和諧樂章

⑤、公平競爭,誘發激情

為了調動師生們工作和學習的激情,我在管理上還運用了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努力創設一種公平競爭的環境。亞當斯的公平理論認為,要想讓員工多幹活,最好的辦法是讓他感到他得到的回報是公平的。如果員工發現自己所受到的待遇不公平,那麼他就會想辦法在心理上去找回平衡、恢復公平,而他恢復公平、找回平衡的辦法,多數情況下是破壞性的,比如說他要消極怠工、發洩怨氣、製造矛盾,甚至破壞機器等等。

衡中模式“教父”李金池: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在學校裡,如果教師感覺所處的工作環境是公平的,他就會有公平感,有了公平感也就有了安全感,這時候他才會踏下心來工作。因此,在學校裡公平即是教育力,也是升學率。有了公平,就會心齊氣順、政通人和,有了公平,就會積極向上,熱情高漲。有了公平不僅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引發競爭。爭強好勝是人類的天性,一爭高下,一決雌雄更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文化,中國人死要面子,非要名次不可,罵人的時候也常罵“你算老幾”,就是這種文化的反映。

現實生活中,有了公平必然會引發競爭,有了公平競爭,必然會激情激情。因此,精英中學非常注意為每位師生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舞臺。

在任用幹部問題上,堅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公開職位,平等競爭,群眾評議,擇優聘任。

新生入學,按均衡平行的原則進行計算機編班,任何人不許挑班擇師,以利於公平競爭。

在師資配置方面,各個平行班整體實力旗鼓相當。同一學科的任課教師,則資歷相當、年齡相近。

嚴密組織每一個考試,其嚴格程度比照高考。確保教學評價的準確、公平。

我的體會:公平長一分,競爭增一寸,競爭長一分,激情增一寸。有了激情,就會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⑥、培育愛國情懷,點燃學生激情

每年“五四”青年節前後,學校都要邀請名流,舉行“為振興中華而發奮讀書”大型報告會。大禮堂的場景佈置、燈光音響要精心設計,講稿有專人把關,角度新、信息量大。每次報告會下來同學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有的甚至到晚上還難以入睡。

每天學生都要跑早操,跑完早操進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體起立,情緒激昂地齊聲頌讀愛國詩篇。

每天上午課前一支歌,都要唱慷慨激昂、催人奮進的愛國歌曲,如抗戰時期的《畢業歌》、《大刀進行曲》、《保衛黃河》等,每天早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歌聲在教學樓裡此起彼伏。

中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很自然的會把自己的未來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這時,沒有什麼能比愛國情懷更能激起他們學習熱情。

⑦、高遠目標教育,開掘激情

激情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高遠目標教育。要讓學生追求人生大目標,成就人生大事業。讓學生每天生活在理想之中、每天生活在目標之中、每天生活在追求之中,讓學生每天生活在激情當中,讓學生知道“偉大的事業還在等待自己呢”。

通過高原目標教育開掘學生激情的源泉。

高遠目標教育,也就是一種讓學生有夢、追夢、圓夢的教育。

各班的主題班會,要讓學生激動不已、熱淚盈眶。

當年我在衡水中學曾經提出過把學校建成精神特區,我到精英中學後又提出開展激情教育,都是在強調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這些年,我一直認為,一個教師的精神品格,決定著他的教學業績,一個學生的精神品格,決定著他的成長髮展,而一個學校的精神品格,則決定著她的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在激情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創建激情文化、打造激情校園,是一項長期的學校文化建設,既需要目標導航,也需要活動激勵;既需要潤物無聲的氛圍的營造,也需要有生有色的高潮推動;既需要學校校長的理念引導,也需要廣大師生的隨行跟進。

激情教育,確實能夠激發教師勇於進取的工作幹勁,確實能夠濃厚學生天天向上學習熱情,確實能夠助推學校的發展。

第二方面,推出高效6+1課堂模式

我到石家莊精英中學之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學校怎樣才能活下去。於是,我首先帶領老師們唱起了《國際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能靠什麼神仙皇帝,要活下來、全靠我們自己,全靠我們自己創造出比別人更高的課堂教學的效率。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改造我們的課堂,就必須進行課改,因為傳統的課堂是低效的,我們用傳統的課堂,根本無法和那些腰粗腿壯的學校競爭,因為優質的師資、優質的生源幾乎都被他們壟斷了,用傳統的打法我們不是人家的對手,怎麼辦?我們要向著他的軟肋發起進攻,他的軟肋是什麼?就是他的課堂。

現在從城市到農村,從內地到邊疆,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老一點的國辦學校就多數而言,他們的課堂基本上還是傳統的,原因在於老牌名校是不想改革的,也是很難改革的,因為,第一,他們的教師不願改革,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業務尖子們思想保守、不願改革,因為他們是傳統課堂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普遍的擔心推進課改,會使他們現在在教學上的優勢全部歸零,從而會失去現有的地位,所以他們骨子裡是反對改革的,而這些人往往在學校裡還擁有一定的號召力和話語權,他們若是不願進行課改,學校領導你還奈何不得;第二,老牌名校靠著對優質的師資、優質的生源的壟斷就可以高枕無憂啊,人家不改革就能活得好好的,何苦還去花力氣改革呢?

放眼全國,你們看一看,現在真真正正想課改的、實實在在地搞課改的,幾乎都是民辦學校和國辦學校裡的薄弱校,原因在於這些都是窮棒子,很難活下去啊,你們看,歷史上幹革命的都是什麼人?都是窮光蛋,沒有活路了才要去革命啊!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國辦的非薄弱學校在進行課改,但多數是花拳繡腿、沽名釣譽、炒作概念(為了吸引公眾的眼球,進行政績欺騙)。

一、高效6+1課堂模式出現的背景

在我來石家莊精英中學之前,這所學校在課改方面,學習過洋思,也到過杜郎口,實踐過錢學森的大成智慧,也引入過張熊飛的誘思探究教學理論,這些改革嘗試都對教師觀念的轉變產生過不小的作用,但因為這些改革基本上都是依葫蘆畫瓢,最後都無疾而終。

來到石家莊精英中學之後,我一直在苦苦地思考,如何才能找到一條適合精英中學自己校情的課改路徑。因為,如不推進課堂領域的改革,這所學校要想在強校如林的省會城市,不要說發展,就是生存下去也是非常困難的。

①、尋找課改路徑的思考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學的段力佩校長就提出了“讀、議、講、練”四環節(有人戲稱“四馬分肥”)教學法,這是改革開放之後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發端。到後來,也就是近些年,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逐漸形成了三大範式:一是較早一點的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一是較晚一點的山東杜郎口、昌樂模式,另一個便是從陝西走出的誘思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洋思模式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顛覆了長期以來存在於老師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觀念,原來人們都認為學生要學會課本知識,必須通過老師的講,老師不講學生就不會。但洋思的教育實踐把這個觀念顛覆了,課堂上教師講課時間僅僅幾分鐘,課堂教學的過程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學的過程。但洋思模式的不足之處在於它的過於樸素,嚴格意義上來講,它還沒有形成一種真正的模式。

山東的杜郎口的改革,是真正意義上的、顛覆性的課堂教學改革,杜郎口的課堂從結構到形式、從手段到方法完全不同於以往了,準確地講,它是課堂教學領域裡的一次革命,而且基本上形成了一種模式。但它也有不足,一散,二亂,三不適合高中,高中把這一套搬過來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為高中的知識量太大,這一套無法適應高考。

衡中模式“教父”李金池:我的第二個教育夢

陝西師大張熊飛教授創立的誘思探究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的理論上,張熊飛教授無疑是集大成者,他幾乎用了畢生的精力來研究和踐行他的誘思探究教學,可佩、可敬。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確實無懈可擊,但誘思探究理論發展到後期開始有了二元論的傾向,即誘思探究在理論上反對模式,但在實踐上又試圖引導一種模式,這一矛盾造成了它在實操層面的不足。

在找尋適合精英中學自己校情的課改路徑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上述三大範式之外,近年來,在國內還有著五花八門的各類課堂改革模式,可謂濱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同時,我們也深切地感覺到,很多地方的課堂改革對舊課堂破壞有餘,但對新的課堂建設不足,很多所謂新課改的課堂充其量是一種非典型課堂,是教育草根們在村野的狂歡,還處在向正常課堂、正常秩序過渡的階段。他們現在的課堂還是混沌的,正課和自習分不清,蛋清和蛋黃分不清甚至有的是為課改而課改,是偽課改,假的。

各地的課堂改革模式都各有其長、也都各有所短,沒有一家是馬上拿過來就可以使用的,如果只是簡單的照搬照抄過來,接不上自己的地氣,老師們必然會感覺水土不服,最終難有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縱觀全國,在中學的課改方面有兩多兩少:第一,實實在在搞課改的少,跟風隨流玩概念的多;第二,在初中搞課改成功的例子比較多,在高中進行課改實驗的例子比較少,不敢在高中搞課改,擔心影響高考,不好交代。有人曾戲言:英雄難過美人關,課改難過高考關。

所以,在探索校本課改路徑的過程中,我們確立了四條指導思想:第一,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教學實際出發,一切朝教學實效落腳,不玩概念,不搞花樣。第二,不能跟風,不能月亮走我也走,不能照搬照抄,走自己的路。第三,不僅要顛覆舊的課堂秩序,而且要建立一種新的課堂形態,而且要把它穩定下來。第四,新的課改路徑,一定是一條能夠適合高中、能夠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能夠大幅提高高考成績的路徑。

②、校情決定了精中課改必須走模式化的道路

第一,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有在街頭賣過肉的,有在煤礦下過窯的,還有幹過農村吹鼓手的。第二,教師隊伍過於年輕,新入職的大學生佔了教師總數的50℅以上.第三,民辦學校的共同特徵,教師隊伍流動頻繁。

這樣的校情,決定了精英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必須走一條模式化的道路,只有模式化,才能削弱差異性。實事求是地講,模式化本身也是有它的優勢的,模式化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它可以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理念的東西實操化,把實操的東西流程化。便於教師掌握和實際操作,更便於新手上路。

③、反覆思考比較,不斷探索實踐,形成高效6+1課堂模式

在學習借鑑各地經驗的基礎上,我校教師經過不斷地研究、比較、探索實踐,最終總結形成了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這一課堂模式,可以講是建立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之上的,集眾家之長於一身,體用上海、頭取江蘇、臂自山東、腦借陝西、魂在精中(真正靈魂的東西是我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創新)。我們感覺,高效6+1,實際上也是強力“五合一”。

二、高效6+1課堂的設計思路

高效“6+1”課堂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在課堂中進行,包括“導”、“思”、“議”、“展”、“評”、“檢”6個環節;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謂之“練”,在課後的自習中進行,是為遷移運用。這樣,每個教學內容的教學流程都需要七個環節,即“導”、“思”、“議”、“展”、“評”、“檢”、“練”。高效“6+1”課堂模式,既側重了課堂教學,又重視了課後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提升和應用。

高效“6+1”課堂各個環節的設計思考:

(一)、導—課堂起點

“導”,包括“導入”和“導學”兩個方面。

①、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上課鈴響之後,教師要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或者通過一定的媒介如圖片、視頻),實現舊知向新知的導入,開門見山激發起學生對將要學的知識的好奇心。

②、導入之後,便是導學,教師用簡要的語言,向同學們說明新課要學的內容,告知學生當堂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學要求(包括方法)、思考題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自學時間等,然後向學生髮放《課堂導學提綱》。

教師發出指令性信息,學生進入第二個環節的學習。

(二)、思—研讀深思,自主學習

這個環節好像洋思模式中的“先學”,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看書,自主學習。

為什麼要設置先學這樣一個環節呢?過去我們認為教師講得越細,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其實,這樣做會養成學生不動腦筋的習慣,事實上,書本上的大部分知識學生通過自學是完全能夠自己解決的,老師講反而更耽誤時間。實踐證明,平時老師需要講十幾分鐘的內容,學生自學三、四分鐘就掌握了。“先學”不是讓學生泛泛地看書,而是要對照《課堂導學提綱》,對課文研讀深思,做例題、看註釋、圈、點、畫、批、注。

“思”這個環節是一堂課的基礎環節,一般要給它十幾分鍾,確保學生有一個足夠的時間深入鑽研、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否則會影響後面環節的質量。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幹什麼?要勤於巡視,並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確保每一個學生精力都要高度集中.緊張、高效地實施自學。

(三)、議—小組討論,合作互學

小組討論、互幫互學,解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焦點問題。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所以能夠帶來課堂高效的理論依據就在於:對小孩子來講一合作就興奮,一興奮就產生靈感;一討論就碰撞,一碰撞就產生火花,一產生火花就會出現創造性思維;相互交流,不僅幫助理解,也能加深印象,甚至終身難忘。所以學生討論產生的效果和教師講解帶來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只讓學生看書獨立思考,難以挑逗起學生的興奮點,只讓學生默默聽講,學生就會變得昏昏欲睡。沒有小組討論,就沒有課堂的高效率。

(四)、展--激情踴躍,展示所學

小組討論之後,進入展示環節,學生根據自學和小組討論的情況,或代表小組或代表個人,通過口頭表述,到黑板上板演等形式,展示所學。

在這個環節,“展”什麼?重中之重的問題、一題多解的問題、能舉一反三的問題,還有易錯點、易混點等。

“展”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問題展示,最大限度的暴露學生自學和討論中存在的疑點、誤點和盲點,然後讓學生八仙過海,各出奇招,群起而圍殲之,也讓更多的同學獲取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展”中教師如何做?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期待,不要急於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要通過對學生的誘導、激賞、肯定,調動起學生探究的激情,啟發和鼓勵他們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大膽地質疑、挑戰、補充、完善。

設計這個環節有什麼好處?活躍起學生的思維,激發出學生的瞬間靈感,讓學生跳起來摘到桃子,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感、成就感,從而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產生深刻的印象,帶來學習的高效。

(五)、評—點評導學(精講)

到了這個環節老師才可以走到前臺進行點評,在這個環節教師的任務是,先從自學、合作、參與度等方面,對小組給以評價激勵,接著點評精講學生展示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學生通過探究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再順勢講規律、講思路、講方法,講線索、講框架。

“思”、“議”、“展”“評”四環節是遞進關係,是一個逐步走向高潮的過程,也像打仗,是一個一步一步地縮小包圍圈的過程,到“評”的環節,就是打掃戰場了。教師要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消滅了多少敵人,抓獲了多少俘虜,是用什麼方法消滅的,是用什麼方法抓獲的,還有哪些辦法可以抓獲得更多,這裡邊有哪些規律性的東西需要記住,有哪些戰法需要把握,要提醒同學們,要讓他們們記下來。

“評”是精講,“評”是拓展,“評”是點睛,“評”是結論。

(六)、檢—檢測反饋,內化所學

設計的這個環節,是要檢驗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學習目標落實如何?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當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反思總結、反芻內化、自我評價(自檢3分鐘);也可以由教師對當堂所學效果進行檢查驗收。檢的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

“檢”這個環節很重要,就像一場精彩的演出最後要有壓軸的好戲一樣,一堂課如果沒有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尾,必然會影響這堂課的效果。

(七)、練—鞏固遷移、學以致用

這個環節是在課外(自習課)進行的,主要形式是讓學生聯繫實際進行習題鞏固訓練,還有寫隨筆、小製作之類,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的實現從“懂”到“會”,從“會”到“用”,它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最後環節。

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沒有一定量的練習,難以提高成績,學生懶於動手練習,是無論如何也提高不了學業成績的,任何一種高效課堂教學的所謂高效,都是需要課後的練習來保證的。有些很“潮”的學校,搞什麼“無作業高效課堂”教學實驗,這是典型的教學上的羅曼蒂克,這種實驗毫無疑問必然會走向失敗。

在“6+1”課堂背景下,各個教學環節有其嚴格的先後順序,同時各環節之間又是緊密聯繫,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高效6+1課堂改革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是從歐美國家興起的一種教學理論,它的基本觀點如下:

①、知識不是被動吸收的,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的。

②、知識是不能傳遞的,教師傳遞的只是信息,知識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才能獲得。

③、一節課的效果如何,首先應關注學生學得如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首先體現在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否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

④、教學過程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應包括學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互動。

也就是說,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教師和其它學習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產生於上個世紀的美國,其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傑斯。人本主義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強調教育的目標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掘和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

3、誘思探究學科教學理論

這一理論是陝西師大張熊飛教授積幾十年的心血而創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教學理論,它是中國本土的一種東西。

高效6+1課堂設計,主要吸收了以上三大理論的思想營養。

四、高效6+1課堂的實操秘笈

1、課堂導學提綱。課堂導學提綱要在新授課前發給學生,它的內容包括當堂課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學要求(包括方法)、思考題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自學時間、課海拾貝等。課堂導學提綱是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方便學生在自主環節進行自主學習的綱要式路線圖,不是萬花筒、萬寶囊,導學提綱“思考題目”的設計,要能夠誘導學生由淺入深的思考,循序漸進,而不能直奔主題。

2、大屏幕投影輔助教學。每節課均須利用大屏幕投影輔助教學,可用多媒體投影機,也可用實物展臺。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開始之時,通過投影提醒學生該環節有何要求?需要多少時間?它的好處在於,一可以增強課堂的節奏感,有利於教師對課堂的把控,二可以給整個課堂搭建起一個框架,方便學生課堂學習。

3、嚴格規範的備課制度

高效6+1課堂的備課要求,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均須經過分頭初備、集體研備、個人復備三道工序。

分頭初備要求,每一位任課教師都要在認真研究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形成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並寫出初備手稿,寫初備手稿時要用複寫紙,一份個人留存,一份由年級部收齊後,在集體研備前交學校教務處。初備手稿的內容要求具體、詳細,比如每一個環節教師如何設計?學生如何動?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寫,不許籠而統之。

集體研備在分頭初備的基礎上進行,且每天進行一次,每次時間為45分鐘。集體研備開始後,要在組長的主持下,先從資歷較淺的非主備人開始,按順序逐一發言(其間不隨便插話、不跑題走板),然後再由主備人談自己的設計思路和聽了大家發言之後的調整與補充,最後由組長敲定本節課的設計思路和課堂助學提綱的基本框架,再由主備人執筆、輯印(他人可以協助)。課堂學習提綱輯印時,須註明責任主編(主備人)的姓名。個人復備要在集體研備形成統一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班情和自己的優勢進行個性化復備、創造性勞動,為授課做最後的準備。

4、激情展示與小組建設

課堂的激情展示,是一堂課的“魂”,這個環節搞不好,一堂課就會丟魂丟魄,花容失色,不成樣子。而課堂展示搞得好不好,小組建設是前提,展示設計是關鍵,班主任重視是保證。小組建設包括學習小組的組織建設、文化建設、規則建設,評價激勵機制等,學校明確規定,今後學習小組,也是行政小組,班主任是小組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要把學習小組建設同日常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結合起來。

推進措施:

日點評,每天晚四最後3分鐘,由班主任對當天小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

周總結,各班每週都要對各小組進行一次積分排隊,每週班會,班主任都要對小組建設和積分排隊情況進行總結,表揚好的,批評差的。

月表彰:年級部每月對各班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大排隊,通過年級學生大會等形式,對優勝班級、優秀小組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併發獎狀、上光榮榜。

5、注重實效的評課制度

高效6+1課堂有一套獨特的聽評課管理辦法,就是要讓老師們在評課時打破情面,挑毛病,講真話,甚至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品頭論足。

高效6+1課堂改革打響以後,學校開始高頻率的集中優勢兵力組織聽課、評課,校長親自操刀,通過聽、評課,倒逼課堂教學改革。教務處每週製成一張表,週一張貼出去,上面寫有聽課的時間、地點、科目、授課人;評課的時間、地點、學科、評課人。

對聽課提出三條具體要求:①、所有聽參加聽課的人都必須參加評課,所有參加評課的人都必須發言。②、所有發言評課者,都必須先給授課老師提三條缺點,再講一條優點。③、要求所有評課的人,只要前面的人講過的缺點也好,優點也好,後邊的人就不要再重複,必須講新的三條缺點和一條優點。另外,在評課的開始階段,每次評課校長都要親臨現場觀陣、督戰。

這三條要求促使老師們踴躍發言,簡直是爭先恐後,誰落在後邊誰就被動了,這樣一來,授課的老師被評得滿頭大汗,衣服溼透,滿臉通紅,渾身發燒。發言時不僅爭先恐後,而且發言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每一個評課的人都在競相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啊,時間不久,這種不講情面挑毛病的評課文化便逐漸形成,推動了高效6+1課堂教學改革,促進了青年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

6、精選習題與限時練習

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強化學生課後練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而且通過做題,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方法、把握規律;通過做題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

學生課後練習的效果如何,關鍵是習題的質量,要保證質量就必須精心選編,所選題目要注重基礎、難易適度,要能覆蓋所學,使學生舉一反三。為確保習題質量,凡是輯印交給學生練習的卷題,須經過教師試做、須有供題人署名。

凡練必限時,到時必收交(上課鈴響前1分鐘髮捲,下課鈴響收交),收交必批閱,批閱必打分,打分必排隊,排隊必上牆(當日練習完成情況、評分一覽表要張貼在教室內的牆上)。

五、高效6+1課堂模式的特點和優勢

高效6+1課堂模式自去年下半年在精英中學面世之後,立即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其主要特點和優勢如下:

1、課堂設計遵循順應了學生知識學習的規律

高效“6+1”的流程設計,不僅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而且確保了學生對於知識的學習能夠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去粗取精的規律,“思”“議”“展”“評”四環節的設計,體現的正是一個循序遞進的知識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在知識學習上逐步縮小包圍圈的過程。由於高效6+1課堂流程的設計,順應了這個規律,才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得快、記得牢、很愉悅。

2、細化了課堂管理,使課堂活而高效

高效6+1的設計,對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和時間限定,要求教師的備課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進行研備,要設計好每個環節老師如何做?學生如何動?要求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出彩、都要高效。

這樣就實現了對課堂的細化管理,不僅使課堂活而不亂,而且克服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隨意性、制約了個體勞動的易怠性,從而,能夠確保課堂的高效。

3、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持續興奮、高效學習。

高效6+1課堂教學環節的連環設計,一個環節連著一個環節,能夠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持續興奮、持續地積極思維,不能走神,所以能夠帶來課堂的高效。在改革打響之前的一次問卷中,發現在課堂上有瞌睡史的學生高達60℅以上,課改之後再去問學生,他們告訴我,現在的課堂哪能瞌睡啊,頭一天晚上一宿不睡,上課你也不會打瞌睡,每個環節都有事情幹。

4、學練並重

課堂上前6個環節突出的是“學”,課後的那個環節突出的是“練”。“練”雖然只是七個環節之一,但它處在教學蹺蹺板的一端,居於“兩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具有四兩撥千斤作用。強調“練”,是高效6+1課堂模式的一大特點。

我個人認為,中國傳統教學過分強調了傳道、解惑,忽視了學生動手,建國以後教育界曾經搞過反“題海戰術”,導致學校不敢留作業,以講代練,造成學生眼高手低,不僅能力難以培養,知識也難以鞏固。為什麼近代以來我們的科學技術長期落後,就是因為我們的教學忽視學生動手練習,須知,無論是科學的研究發現、還是技術的改進升級,都是需要動手實驗和進行大量計算的。

5、形態規範

高效6+1課堂規範了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形態,使課堂有了一個規範的形態,這是高效6+1課堂模式有別於其他新課堂模式的突出特徵,很多新課堂是混沌的,分不清哪是正課,哪是自習?

6、易於操作

高效6+1課堂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它把理念的問題實操化了,把實操的問題流程化了,這樣的課堂設計容易操作,便於上手,方便了一線教師對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把握(無論是杜郎口,還是誘思探究,都不比高效6+1容易操作),特別是能夠縮短新入職的教師和新調入的教師的適應過程。

7、樸實無華

高效6+1課堂具有鮮明的實效性,不裝樣子,不玩概念,不搞花拳繡腿,不追求轟轟烈烈的場面,一切從教學實際出發,一切朝教學實效落腳。

六、高效6+1課堂帶來的變化

實行高效6+1之後,不僅徹底顛覆了舊的課堂秩序,而且極大的激發出了學生們的學習激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最終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快速提升。

①、從校內幾種課堂模式比較來看

在課改全面發動之初,我曾對兩個人開了口子,一個是從石家莊一中剛剛加盟精英中學的資深物理教師徐玉英,她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允許她按照自己的一套進行教學,不必實行高效6+1,另一種是從河南引進的進行誘思探究教學改革試驗的名師楊佔枝(《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都曾對她的課堂教學改革進行過報道),特許她們用自己原有的套路和高效6+1進行和平競賽,一比高下,幾個回合下來,這兩位老師的教學成績都落在了同科同頭教師的後面,最後,都心甘情願的歸順了高效6+1課堂模式。

②、從精英中學和其他學校的成績對比來看

在石家莊市上個學期期末全市統一命題考試中,我校初中各個年級成績均大幅攀升,一舉超越省會所有傳統名校,位居全市第一。初中各個年級的成績均大幅攀升,初一年級7科、初二年級8科,共15科的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計45項成績指標,我校一舉囊括40項第一。初一初二兩個年級總平均分均超過市區所有初中,名列全市第一。

在2013年高考中,我校一本上線率更是以絕對優勢一舉躍居全市第一,(高考以前,市教育局根據當年高一入學時的成績給各個學校下達了本一上線人數的標準值,然後以此為參照計算各個學校的本一上線率,今年高考成績揭曉,本一上線人數竟超出標準值4.2倍,也就是高出石家莊全市所有學校的平均值4.2倍)。

③、學校知名度急劇提高

石家莊精英中學在2010年還是一所瀕臨倒閉的民辦學校,實行高效6+1課堂改革實施之後,引起了全國各地教育同行的關注,大批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考察團紛至沓來,從去年9月——今年6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全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的兩千多所學校、近兩萬名教育工作者前去參觀考察、切磋交流。與此同時,我校的高效6+1課堂模式,也開始在河南新鄉、四川自貢等地的很多學校推廣開來、落地生根。

謝謝!

石家莊精英中學李金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