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盛世局面?

骑蜗牛走高速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有几大盛治,分别是汉代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代的永宣盛世以及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

这么多盛世是中华民族在文治武功、科技经济等方面都相对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璀璨的中华文脉注入诸多魅力,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不可复制的瑰宝。所有盛世的出现绝非空穴来风,无非是得其天时,占尽地利及其人和,李唐王朝也不例外。

今天的世界各地,都有Chinatown,在台湾居民中一直流传着“唐山过台湾”,这里的唐山是指大唐的江山,这些都在诠释者我们这个最为辉煌荣耀的国度,而这个国度最为鼎盛的时期就是大唐王朝。

俗话说,前人栽种后人收,盛世的唐朝绝对离不开对它有所帮助的昙花式的隋朝。隋朝仅仅享受了38年的国祚,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对李唐王朝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是有功的。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于隋文帝杨坚,公元589年,杨坚南下灭掉了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这一次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民族血与火的大冲击与大融合,但其中混乱虽比春秋战国时间短,但威慑力过犹不及也。

隋朝作为大刀阔斧改革的朝代,隋一代和隋二代经励精图治曾一度出现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开创三生六部制、开皇律、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等等,都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然后隋二代太急功近利,各种利于千秋的工程都在同步进行,与民得不到休息,最终导致大隋王朝覆灭。

霎时间,国家又处在风雨飘零的状态,幸运的是统一的民心,人人皆向往,李唐为顺应民心,最终又一次统一了全国,而前朝留下来的诸多政策、诸多利民的工程保留了下来,为百姓谋福祉,因而盛唐的富丽与前朝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除了有前朝的功劳,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理这个国家。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在千呼万唤中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施展出来,他在位期间任用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等一大批忠臣良将,并将他们绘制于凌烟阁,以激励后代奋发图志。积极吸取隋亡的教训,写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鼓励朝中大臣踊跃谏言,见贤思齐。政治开明筑造了朗朗乾坤,实施轻刑定律,与各民族休养生息,文成公主入藏给藏区注入了新生力量,贞观时期的版图空前的辽阔,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令各民族所折服,成为天下共主,尊天可汗,后人们为感谢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修了条可汗道。正如李世民所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李世民心胸如此纵横捭阖,开创贞观的盛世是阻挡不了的。

公元713年十二月,唐玄宗李隆基在刚刚发生了先天政变后,终于掌握了皇权,登上了宝座,开始了新的纪元,故定国号为开元。

世人对唐玄宗的态度是褒贬不一的,唐玄宗李隆基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另一手却将强盛的王朝有盛转衰,这在整个历代王朝统治者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杜甫《忆昔二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由此可见当年开元盛世的场景早已江河日下了。

开元盛世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从开元通宝或诸多长安遗址中窥见当年的模样。开元初期,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发展经济,将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让他们各尽其才,一时间政治清明,唐帝国迎来了最富强的时代。我们可以在王伟诗人所写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当中可以读到:“”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或者从诗人李华《含元殿赋》中领略到长安城的波澜壮阔,皇宫的纵横捭阖与金碧辉煌,这些无不是在说明开元盛世,海纳百川、万国来朝的场面。

当然开元盛世的到来也离不开李治的永徽之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的武周之治,它们上承贞观下启开元,这两个时代成为贞观至开元的脉络,这两时期,任用了褚遂良、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徐有功等等诸多才干,开创了武举制度,广开言路,整顿吏治,重视农业发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得百业兴旺,颇具贞观遗风,从整体的结构布局上更好的将大国盛世传承下去。



猷墨缘人


这两个盛世是真是假谁知道,即使是真的又如何?我爷爷的爷爷是清朝大富翁和我有关系吗?我的老祖先是明朝的宰相和我有关系吗?我的上面十八辈在贞观之治和我们有关系吗?

我们盯着老祖宗是个大富豪,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应该当下务实工作,共同创造平等、诚信的环境,才能过得更好,我们应该横观世界之先进,不断学习才能更幸福。



杨哥之翩翩舞


1、贞观之治是因为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使得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由此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2、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使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饮茶之风也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灥靐飍羴麤龘


唐朝之所以会出现两个盛世,是因为在唐太宗和唐明皇之间出现了武周这个朝代。

虽然现代对武则天正面评价更多一些,但是因为其自身限制,武则天把相对多的精力放在了巩固自身政权上,而不是发展国计民生。

因此相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其发展要差很多,又因为两个盛世之间间隔很长,因此不能和康乾盛世,文景之治一样合称一个盛世。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百科小历史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200余万户(按《通典》记载杜正伦奏,经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乱,到了唐初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 ,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徵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多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武则天以后,唐朝政局动荡,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稳定了局面,使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饮茶之风也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武则天被逼退位之后,唐王朝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混乱期:先是武三思与韦后、安乐公主勾结,害死于唐中宗复位有功的“五王”;而后太子李重俊率御林军杀死武三思、武崇讯,而其也被韦后部下所杀;再而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李显,立傀儡李重茂为少帝,自己总揽大权,垂帘听政。韦后肆无忌惮,安乐公主公开卖官,朝政异常腐化。武后退位后八年的时间里,政变迭起,政局动荡。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相王李旦第三子和其姑母太平公主共同精心谋划,发动政变闯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铲除了韦武集团,并迎相王李旦入辅少帝,后来又拥其为帝。

  景云三年(712年),唐睿宗李旦让位于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由以前的同盟变成了唐玄宗的强大对手,“宰相七人,四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唐玄宗得知“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乱”,立即动手,斩杀公主党徒常元楷、李慈、萧至忠、岑羲,窦怀贞自缢,太平公主被赐死家中。

  唐玄宗粉碎太平公主集团后,立即“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并流放郭元振,斩杀唐绍扬威皇权,并逐步将功臣,诸王外刺(调离出京,到外地任刺史)。皇权稳固之后,玄宗开始整顿朝纲,任用贤能。

  唐玄宗不仅极有胆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国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国根本,而且其也很善于发现人才(早年)。姚崇、卢怀慎、宋璟、苏颋、张嘉贞、源乾曜是开元前期玄宗精心选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晓治国方略,尽心操劳国事的名臣。唐玄宗依靠这些贤臣在稳定政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

  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制,删辑律令格式,编纂《唐六典》。农业上静民劝农,检括户口,开垦荒地,提高亩产。设置四监管理官府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也发展迅速。繁荣商业,金融机构柜房出现,互市与海外贸易发达。

  正是由于开元初期君臣一体,上下同心,全国经济迅速繁荣,迎来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





沉墨的可人儿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要想知道为什么能开创贞观之治,我感觉应该从贞观之前说起。

贞观元年是627年,之前的一年是武德九年,就是这一年发生了有名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从此掌握住了唐朝的江山。而唐朝建立的武德元年就是618年,这一年也是隋朝的大业十四年,名义上的隋朝仍然存在,同时还是窦建德的丁丑二年、李密永平二年、刘武周天兴二年等等,有人说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共出现了20个年号,也可以理解为有20个皇帝同时在这一年在位,仅此一点也足以说明当时的时局之乱。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大业七年隋朝开始出现乱象,它的大一统其实也三十年左右,再往前的大一统就要到280年晋朝灭吴,不过很快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再就是五胡乱华、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而晋朝之前的三国大家都很熟悉,三国之前的东汉末年180年算一统的话,那距贞观元年就是447年。

能想象出这四百多年都发生了什么不,除了打仗就是饥荒、瘟疫、改朝换代。

因此,人们从心底里希望出现个太平盛世,“不要再打了,求求你们不要再打了!”已经成为了广泛的群众呼声,也就为贞观盛世奠定了群众基础,也因此李世民玄武门之后,建成、元吉还有李渊的旧部也并不是太想报仇,而是希望李世民能够治理好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魏徵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就完成了贞观盛世的第一步,人心齐。

 

第二点可能也是李世民感觉自己杀戮太重,毕竟是他把兄弟干掉、把老爸轰下台,心理上总还是有一些愧疚的,可贵的是他把这种愧疚转化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一心治理国家。皇上用了劲,大臣有合力,群众有盼头,自然也就很容易之治了。

 

而“开元盛世”与贞观有点相同的地方就是人们同样对之前的社会产生了厌恶,对武则天及则天后时代的“牝鸡司晨”,以及大搞政治屠杀极度不满,也是希望换回李唐的江山,再过一段太平日子。

因此,李隆基掌权后也想他的祖爷上台那会儿一样,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治也就相对容易一些。同时,有幸的是姚崇、宋璟两大贤相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国家很快拨云见日、兴盛起来。

 

贞观与开元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或者说李世民与李隆基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李世民一世英名,在治国上没落下什么骂名;而李隆基就不一样了,开元了一阵就混蛋了,亲自一手培养出个安史之乱,成功地把自己打造的盛唐推向没落。

之所以李世民没在晚年范错误,也许是他死的早的好处,他死的时候是51岁,如果再多活几年,可能也跟李隆基一样,躺在功薄上搞享受,亲自葬送自己的江山。

封建社会的制度属性,必然把一个国家寄托在一个君主身上,短暂的盛世不过是灭亡之前的回光。


Bond零零柒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即位后年号贞观。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由使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被尊为“天可汗”。

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史称“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助父上位,继位后除掉太平公主,整顿朝纲,使武则天之后的动荡朝局焕然一新。

在位之初选用贤能,拨乱反正,广开言路,依法治国,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


谈史论今100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经过玄武门之变后创造的治世局面,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经过唐隆政变后创造的治世局面。可见两人的上台都是经过激烈政治斗争,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对于古代王朝,皇帝本人素质的高低对王朝的统治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两人是关陇李氏家族的佼佼者,他们在他们的政治黄金期创造了唐王朝的盛世。


或跃在渊2020


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刻,自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出现了四方来朝,八面臣服的局面,领土西到中亚,北至今俄罗斯境内,南扩越南,东至朝鲜大同江一线。

首先,古代王朝出现盛世和当朝的皇帝有决定性的关系。

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后登基,改元贞观。他继承了李渊休养生息的政策,极大的缓解了隋炀帝征伐无度所带来的混乱,经济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武则天时期,虽然没有动乱,但是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直重视政治斗争,使得经济方面乏陈可善,甚至有所倒退。李隆基上台后采用老子的无为而治,政治清明。使得大唐的实力迅速回复,乃至超越,开元盛世一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

其次,唐承隋制。隋朝随然快速坍塌,但是隋文帝时期,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治之世。隋唐之间的朝代更替比较快,没有长时间的动乱。而且隋炀帝时期兴修的大运河,兴建东都洛阳都给唐朝打好了基础。大运河沟通南北,更方便南北粮食运输和经济往来。唐朝就像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的帝国。他的经济快速发展将整个封建王朝推向顶峰。

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开元盛世是贞观之治的延续,只是因为中间相隔武周,而武周时期经济、军事都没有太大的作为,且持续了较长时间,所以才使得 大唐拥有了两个盛世。






小何读历史


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盛世局面。因为当时出了两位明君。李世民继位后能清醒认识到隋朝在短短几十年就灭亡了。是因为隋炀帝生活糜烂,贪图享乐。不理国政,造就了一大批的腐败官员,使天下民不聊生。得以灭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有了这前车之辙。他大搞改革,重用魏征,房玄龄等名臣,招揽天下英才,将他们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百姓幸福的献策一步一步落家到实处,另一方面反贪污腐败,反普张浪费,厉行节约。大兴土木建设,惩治违法犯罪。所以有了夜不闭户的贞观之治。同样李隆基也是唐朝另一位明君,他继位后没有搞享乐,而是把祖先的基业发展创大,他也是铁腕反腐,将随之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彻底根除,使得天下风清气正,另一面搞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真正实现了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再一次开创了开元这一伟大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