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人民币收藏必备知识,什么是冠号?

人民币中的“二冠”、“四冠”是什么意思?希望通过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让你学会人民币收藏中最基本的知识。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民币纸币的号码都是由“冠字”和“序列号”两部分组成,冠字实际就是起着批号的作用,序列号即是批号内的量。因此,人民币纸币的冠号,其基本功能就是和后面跟着的数字编号一起,用来记录纸币发行的批号和顺序。而每一张纸币的“冠号+序列号”组成的号码,都是唯一的。

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过五套人民币纸币,如果你有留意,就会发现一个现象:第一、二、三套人民币的冠字都是采用罗马数字,第四、五套人民币则改用汉语拼音字母。

例如前三套的冠号均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到了第四套人民币,冠字改为两位汉语拼音字母组成,汉语拼音字母一共有26个。为了便于冠字组成,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除V外的25个字母,用这25个字母横、竖划成坐标,可构成9个区625个不同的冠字号。第四套人民币冠字是按区印刷发行的,人民币冠字收藏者就将这9个区称为9个大组,并根据每个大组的投放先后顺序称之为第一、第二大组等。

又如第三版人民币的冠号由三个罗马数字组成排列。罗马数字的含义你知道吗?分别是: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Ⅹ=0。每一组由三个字母组合而成,如123组就由123,132,213,231,312,321六个冠号构成,称之为“一组”。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人民币纸币都有完整的号码,例如早期发行的分币就只有冠号而没有序列号,市场上习惯称这种分币为“无号”或“短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