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魏有司馬懿,蜀有諸葛亮”

三國時代名將謀士輩出,但是這兩個人卻最富傳奇色彩,其雙方進行的上方谷戰役也在三國戰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若論三國時期的戰役,每一場都是精彩絕倫:官渡之戰,曹操以五萬士兵一舉擊潰袁紹的二十萬大軍;夷陵之戰,陸遜火燒蜀軍連營,一把火燒掉了劉備的精銳部隊,劉備因此鬱鬱而終。這些戰役稱得上精彩,但是比它們更加精彩的,確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上方谷之戰,此戰諸葛亮明明可以殺死司馬懿,但是卻在最後放過了他,這其中有何隱情?我們來仔細瞭解一下。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孔明北伐遇勁敵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這是諸葛亮對自己身份的評價,劉備三顧茅廬才請諸葛亮出山,他曾經高興的對關羽和張飛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在此後的幾十年中,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在赤壁之戰中和孫權的軍隊一起夾擊曹操,又輔佐劉備平定荊南四郡。

章武二年,劉備在奪取荊州的途中被打敗,其部下精銳也損失殆盡,加上關羽、張飛之死,使得劉備心力交瘁,不久就處於彌留之際了。就被在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他告訴諸葛亮:“君才勝曹丕十倍,如果太子不成器,你可以自立為帝。”諸葛亮聲淚俱下,表示自己一定盡股肱之力輔佐太子,報效國家。此時的蜀國經過劉備和諸葛亮的一番治理已經有了經濟基礎,軍事上也是兵強馬壯,於是諸葛亮決心北伐。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在北伐的過程中,諸葛亮遇到的一生勁敵就是司馬懿,二人之間難分伯仲,因為有了司馬懿的存在,諸葛亮想要收復中原的夢想也只能永遠是夢想,二人之間展開了精彩的博弈

司馬懿其人與抗蜀北伐

司馬懿是曹魏重臣,史書記載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司馬懿因為才能出眾受到曹操的徵辟,然而司馬懿認為曹操是篡漢逆賊,因此不願意為曹操做事,後來曹操一統中原,司馬懿無法再回避,於是開始為曹氏效命,他先後輔佐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帝王,在魏明帝曹睿去世後與大將軍曹爽一同輔政,因為曹爽的步步打壓而起了謀反之心,趁曹爽拜謁祖陵時發動高平陵政變,篡奪了曹魏江山。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說起司馬懿,後人都是諸多詬病,其實司馬懿對於魏國的貢獻很大,司馬懿奇謀善斷,他曾經出使吳國,許吳王孫權以江南之地,讓他從背後偷襲關羽,致使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從此天下又少了一位能夠制衡曹操的英雄。此外,司馬懿還輔佐曹丕在太子位將近二十年,靠著自己的運籌帷幄使曹丕成功繼位,在天下平定後草創大魏新政,抑制宗族勢力,保證百姓安居樂業,使魏國在短時間內國泰民安,還進行了徵遼東戰役,使邊疆地區趨於穩定。魏明帝時諸葛亮為了收復中原六出祁山,司馬懿與其展開了精彩的博弈,火燒上方谷就是最著名的戰爭之一。

上方谷之戰

諸葛亮感覺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對於收復漢室之心更加迫切,他數次北伐,由於司馬懿的抵抗,都是雙方互有勝負,佔不到任何便宜。諸葛亮曾經以一首《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數十萬大軍,但是收復中原並不能因為一次的勝利就能實現,於是諸葛亮與司馬懿

展開了長期的消耗戰,雙方戰事來往更加頻繁,其中以上方谷之戰最為奇特。火燒上方谷是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最後一次戰役,諸葛亮好不容易用計將司馬懿父子騙入上方谷準備進行圍殺,最終卻還是以失敗告終。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諸葛亮北伐時蜀國國力已經衰弱,劉備的

五虎上將先後去世,朝中人才凋零,而且諸葛亮數次對外作戰,將戰線拉的太長,後方補給已經跟不上了,此時曹魏的將領司馬懿也看到了蜀軍的弱點,因此一直堅守不出,企圖將蜀軍的實力消耗殆盡。諸葛亮此時憂心忡忡,他的身體也大不如前,戰爭只能速戰速決。於是為了讓司馬懿主動出擊,諸葛亮甚至送女人的衣物羞辱司馬懿,意在罵司馬懿像女人一樣優柔寡斷,然而司馬懿何等聰明,他居然穿上女裝親自在渭水旁給諸葛亮看,氣的諸葛亮當場吐血暈倒。

在最後一次北伐時,諸葛亮於上方谷佈下埋伏,連續很多天讓蜀軍的運糧部隊被魏軍抓到,魏軍也在這些人的交代中知道了諸葛亮以及其所有物資都在上方谷,司馬懿聽說後率部隊向上方谷挺進。此舉正中諸葛亮下懷,他命令蜀軍在山上佈置了滾石和圓木,並且找來了很多樹枝,打算等司馬懿進入谷中就砸死或燒死他們,果不其然,司馬懿大軍進入上方谷後非死即傷

,剎那間上方谷變成了人間煉獄,諸葛亮認為司馬懿必死,大業可成。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司馬懿父子眼看就要進入絕境,司馬懿在絕望中準備拔劍自刎,然而就在這時,天空突然烏雲滾滾,似乎馬上要下雨的模樣。諸葛亮見大事不妙,厲聲呵斥司馬懿死到臨頭還要負隅頑抗,讓他即刻自盡,然而司馬懿何等人也,他見到天象有利於自己,遲遲拖延時間不肯動手,

沒過多久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大雨澆滅了大火,也澆滅了諸葛亮最後的希望,他命人放了一會箭就停手了,司馬懿也命人舉起盾牌抵擋箭雨,看到蜀軍停止了射擊,火速撤出了上方谷。

諸葛亮為何見到大雨後,命令停止射擊?其實原因很簡單,一來是上方谷的谷底和山谷距離很遠,而且上方谷很深,士兵射程有限,不僅射不到魏軍,而且還會白白浪費弓箭。第二點就是諸葛亮已經對北伐之事精疲力盡,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這一戰殺不了司馬懿,司馬懿就再也不會第二次上當,司馬懿不死,興復漢室也就無望了,因此他心灰意冷,不再讓士兵射箭了。諸葛亮在雨中悲憤的說:“天不助我,助爾曹,”說完便口吐鮮血,不久以後病逝於五丈原

上方谷大戰之時,孔明慾火燒司馬懿,可見到大雨後卻阻止部下追殺

結語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卻始終改變不了天命降魏的情況,他知道司馬懿命不該絕,所以不再放箭射殺他,但是不久以後魏國也發生了內亂司馬氏得到了天下,卻帶來了後世的“五胡亂華”,試想諸葛亮如果當時殺死了司馬懿,歷史又將如何改變呢?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