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慈善寺在天泰山,天泰山在京西石景山。石景山區還真的有山區,以前我還真是不瞭解。站在寺廟門口遠望,遠處是石景山的高樓大廈。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1995年公佈的文保單位,我是前兩年才知道這個地方。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慈善寺因馮玉祥而出名。馮將軍在1912年,1917年和1924年曾三上天泰山,在慈善寺隱居。1924年,馮將軍就是在這裡下山,發動首都革命推翻曹錕,並把溥儀驅逐出故宮。將軍還在這接待過很多社會名流,李大釗,張學良,孔祥熙等都來山上做過客。馮將軍還留下多處石刻,手書有“勤儉為寶”、“真吃苦”、“耕讀”、“淡泊”、等楷書大字。

馮將軍塑像,確實夠高大!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將軍臥室。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慈善寺正門,山門殿,匾額“古剎慈善寺”。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邁進山門殿的第二塊地磚,上面刻有“八二屆學生 林 王 付 劉”,“中華三十二年 與日月同輝 四月六日”。

很有些意思。這兩段刻字,應該是在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別刻上去的吧。這塊石頭原來位置應該不會是在地下鋪著,至少應該是在某段牆上,才會被刻上類似於“某某到此一遊”的遊客題字吧。

當年的作者,做夢也想象不到吧——當年的題字留名,現在被擱置在山門殿一進門處,和門檻作伴,千人踩萬人踏的。原作者如果故地重遊的話,不知如何感想!(此方法建議在各個景點兒推廣,但凡胡亂題寫留名的,一律用作墊腳石處理。)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慈善寺還有個傳說,說是順治出家之後在此修行,後成正果,肉胎供奉在伏魔殿。直到民國時期著了火,大殿燒了,肉身也就不見了。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剛進廟門就可以遠遠看到的石佛頭。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古佛塔,乾隆五十六年建造,上面石刻“南無燃燈古佛蓮花教主之寶塔”。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如今的的慈善寺修繕完畢,面積不算很大,遊人不多,裡面很安靜,空氣非常好,是個天然大氧吧!是夏天去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下山之後,重回喧囂。

不遠處有個“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可以把您從喧囂中暫時帶回幾十年前,重溫一下我們的童年時光~~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馮玉祥三上天泰山--古剎慈善寺

Tips:

1、慈善寺位於石景山區潭峪村東北天泰山,建議駕車前往,公交+走路的話,會有些遠,不方便。門口有免費停車場,遊客不多。

2、門票八元,優惠票價四元。老人小孩兒免費。

3、五里坨民俗陳列館,週一閉館,免費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