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人們常說的“玻璃心”,是指內心十分

脆弱敏感的人。

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說兩句就哭”,扛不住事。

這類孩子一般承受不了挫折,同時還希望自己隨時隨地受到別人的關注,如果沒有受到關注或者認同,那麼就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情緒變得低落。

並且這樣的孩子現在還不在少數!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據調查:我國有46%的兒童,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心”。

全國有將近一半的兒童有“玻璃心”,算是一個共性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和家長脫不開關係!

沒有讓孩子感覺到幸福感

孩子說兩句就哭,有多時候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長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

家長經常對孩子太過嚴厲對孩子的有著很高的期望,但孩子沒有完成時,家長表現得很失望,而不是第一時間安撫孩子,那麼就會給孩子一種“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的感覺,這時家長一旦語氣過重,那麼就會帶給孩子強烈的不安感。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孩子得到的幸福感減少,不安感增加,就會變得更加在乎別人的看法,尤其在別人評價自己的時候特別敏感,這就會導致孩子害怕失敗、畏懼挫折、不敢輕易的去嘗試,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也會對批評理解過度。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這類的孩子會不僅有玻璃心,還會缺乏安全感,長期處於自我懷疑和深深的自卑中。

沒有適度的培養的孩子的自信心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遭受著父母兩頭擠壓的“三明治孩子”,一面是家長的“捧殺”,一面是家長的“碾壓”

  • “捧殺”

家長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都會怎樣說呢?

“寶貝真聰明,寶貝真棒啊”,相信這是大部分家長誇孩子的方式。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但是斯坦福教授卡羅爾·德韋克通過研究發現: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種自己可以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能否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剛好相反,誇獎聰明,相當於告訴孩子成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這樣的孩子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最後德韋克得出結論,被誇聰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具有“成長型思維”。

兩者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

  • “碾壓”

由於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所以給孩子定的期望超級高,學習成績要好,作業要寫的沒有問題,學業不能有短板,假期還要去補課,很多時候還會說,爸爸媽媽也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只希望你能考個好大學。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大部分家長都是在關心孩子學習這方面,讓孩子承載了太多的重託與厚望。

如果孩子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那麼很容易被壓垮

給予讚美讓孩子高估自己的能力,還讓孩子成熟過多的壓力,自身的能力和家人的期望不匹配,隨之而來的就是

失望、失落、自責與自怨。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其實孩子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玻璃心”,孩子內心敏感都是父母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那麼如何改善孩子的內心呢?

如何改善孩子內心

1、給孩子合理的期望

給孩子期望的期望要合理,合理的期望算是給孩子定的小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但是不合理的期望就會成為孩子的壓力,如果壓力太大孩子就會被壓垮,所以家長在制定期望的時候一定要合理。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2、給孩子足夠的愛

孩子的幸福感下降,內心就會變的不安,所以家長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愛,當然不是溺愛,而是讓孩子感到安心的愛,例如平時多陪伴孩子,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如果孩子比較小,還可以一起進行親子游戲,增進親子關係。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3、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孩子的內心強大了,才能有勇氣去面對挫折,所以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要從小做起,家長可以通過繪本幫忙培養,由於孩子比較小,相比於道理,孩子更還看繪本。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像是《情商啟蒙繪本》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繫列,《幼兒情商行為管理》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情商啟蒙繪本》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繫列共8冊,輸了也沒關係、加油,別放棄、我很委屈、我也很棒等都是在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勇敢面對挫折。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虧本沖銷量半價處理!

《幼兒情商行為管理》

共30冊,通過可愛的卡通人物刷牙、穿衣等日常生活行為來引導孩子學會自主獨立生活,不過分誇獎孩子,讓孩子接受不了一絲挫折。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原價204元,年末特惠價格68元!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