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西南部端,曾經的全球海洋霸主佔據了這裡的大部分。提到西班牙,會自然想起曾經盛極一時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高峰期由150多艘戰艦組成,配備3000多門艦炮,戰力在當時的世界首屈一指,助力西班牙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海洋霸主。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但是歷史發展逃不開興衰的規律,盛極而衰反覆重演。面對後起之秀英格蘭的挑戰,自1588年起,西班牙發動了針對英國的五次遠征,均無果而終,反而消耗了自身的國力。1639年,英荷之間爆發了唐斯之戰,西班牙損失慘重,從此,西班牙帝國走向了沒落,曾經繁盛的造船業也逐漸走向沉寂。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沉寂幾個世紀的西班牙造船業才慢慢迎來了轉機。1947年,西班牙軍方對由民間造船廠合併而成的海軍造艦局進行調整,就此誕生了巴贊公司——納凡蒂亞造船集團的前身,總部位於西班牙大西洋沿岸城市費羅爾。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二戰之後,隨著冷戰的到來,西班牙海軍的任務變成了扼守直布羅陀海峽到加納利群島的海洋通道,需要建立一個巨大的艦隊反潛網,產生了對於航母的需求。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彼時,美國國內正在為建設重型航母還是輕型航母產生了巨大分歧。美海軍高層秉持發展輕型航母的意見,表示重型航母造價高、週期長,不利於大批量裝備。迎合這一主張,吉布斯·考克斯公司(Gibbs & Cox)出了輕型航母計劃(名曰制海艦),但結果事與願違,美海軍最終選擇了重型航母。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對於吉布斯·考克斯公司的輕型航母方案,巴贊公司敏感地察覺到這一難得機會,迅速尋求與吉布斯公司合作。吉布斯·考克斯的輕型航母方案排水量14000噸,設計搭載17架艦載機,巴贊公司對這一設計方案加以改造,建造了“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在“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上,巴贊公司展現了深厚的造船功底。為了提高航母抗沉性,“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通過10餘道水密橫艙壁將艦體內部分割成數十個艙段,即使有數個艙室進水,也能保持漂浮;機庫長度佔到全艦長度的三分之二,具備出色的艦載機搭載能力。“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服役後,立即接替“迷宮”號成為西班牙海軍艦隊的核心。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體量雖然不大,是世界上最小的航母之一,但是精緻的設計帶來了較高的實用性,這引起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目光。90年代,正尋求採購大型水面艦船的泰國看中了巴贊公司基於“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級航母的方案,採購了“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泰國海軍“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


在與美國船廠的初次合作中,巴贊公司嚐到了甜頭。於是,巴贊公司再接再厲,引進美國的佩裡級護衛艦,將其發展成“個性鮮明”的聖·瑪利亞級護衛艦。與傳統的佩裡級護衛艦相比,該級護衛艦部分加裝了西班牙國產電子戰系統、近距海上目標定位系統和“梅羅卡”近防武器系統,併為武器系統安上了新型低空搜索雷達,整體作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由“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和聖·瑪利亞級護衛艦組成的新型艦隊,成為直布羅陀海峽到加納利群島航道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聖·瑪利亞級護衛艦


在建造“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時,巴贊公司已經進行了重組。20世紀70年代初,西班牙經濟發展迅速,造船業也駛入“快車道”,巔峰時期的艦船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好景不長,1974年,受海灣國家石油禁運和全球性能源危機的影響,造船企業訂單銳減,不少小型造船廠紛紛倒閉,巴贊造船廠也不得不通過裁員、減產等手段來度過產業“寒冬”。為了應對危機,西班牙政府著手對各大造船廠進行整合,將包括巴贊造船廠在內的國營船廠合併重組,成立伊薩爾集團。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研製了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成為引領世界的新潮流。90年代,西班牙、荷蘭、德國啟動了三國共同護衛艦計劃,由於在艦載防空系統研發中分到的工作量太少,加上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戰鬥系統等都要全新研發,風險與成本太大,西班牙決定退出聯合計劃,另起爐灶。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在自行規劃的護衛艦計劃中,西班牙選擇引進美國的宙斯盾系統(以宙斯盾Baseline5.3為基礎發展的海軍先進分散式戰鬥系統),為了能搭載體型巨大的宙斯盾系統,巴贊公司將艦體設計進行拉長、加寬,並對空間進行了調整,排水量增加到6000噸,這就是後來聲名遠播的F100護衛艦。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F100護衛艦


在問世時,F100是世界第一型宙斯盾護衛艦,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當時宙斯盾系統安裝在排水量8000噸以上的戰艦上)。在強國林立的歐洲,西班牙憑藉F100力壓歐洲其它護衛艦,拔得頭籌。其後,看中F100巴贊級護衛艦性能的挪威、澳大利亞先後進行了採購,F100的性能得到了國際認可。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就在F100護衛艦後續艦的建造期間,巴贊公司所屬的伊薩爾集團再次面臨重組。其實,在組建伊薩爾集團以後,機構冗餘、效率低下等弊端不斷顯現,到了21世紀,解決這些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2005年,伊薩爾集團再次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將與軍艦設計、建造相關的業務部門進行分離,組建了納凡蒂亞造船集團。納凡蒂亞造船集團專注于軍用艦船建造、系統整合和武器系統開發等業務,此後,納凡蒂亞造船集團技術交流、人才培養體系日臻完善,綜合技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冷戰結束以後,西班牙海軍職責開始發生了轉變,由守護直布羅陀海峽-加納利群島水道到頻繁的對陸兵力投送,傳統的艦船配置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考慮到“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維護期間的兵力空缺以及傳統兩棲兵力的不足,西班牙決定研製一款兼具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功能的軍艦。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這型混搭的軍艦採用全直通飛行甲板加裝滑躍起飛甲板,甲板經過強化和耐燒蝕處理。艦體內部主要設計成兩棲攻擊艦的結構,也保留了彈性空間,通過活動牆體,機庫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大小。這型橫跨輕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多功能軍艦,就是後來用來接替“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


作為納凡蒂亞造船集團(2005年之前歸屬伊薩爾集團)的扛鼎之作,“胡安卡洛斯一世”號具備較高的效費比和多功能性,受到國際市場歡迎。曾經在澳大利亞的對外採購案中,納凡蒂亞造船集團憑藉基於“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的方案,擊敗法國的西北風級贏得了澳大利亞訂單,這就是後來的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


“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的國際市場表現沒有停止,2016年,土耳其引進了納凡蒂亞以“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為基礎的輕型航母方案,成就了土耳其的“阿納多盧”號輕型航母(2019年5月下水)。

納凡蒂亞造船集團:世界明星戰艦的締造者

土耳其“阿納多盧”號施工現場


比起美國動則4萬噸以上的單艦噸位,西班牙的軍艦體量只能算輕量級選手,但是小卻可以精。作為西班牙軍艦製造的主力選手,納凡蒂亞憑藉深厚的技術功底和務實的手法,製造了一艘又一艘明星戰艦。

從“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到“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從聖·瑪利亞級護衛艦到巴贊級(F100)護衛艦,納凡蒂亞創造了眾多小而精的典範製作,在世界軍艦製造業強有力地佔據了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