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最近,网剧《庆余年》霸屏,虽然是一个略显荒诞的穿越故事,可折射的人生的酸甜苦辣却是无比真实,引起了热议。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


男主范闲有一个婚约,由当朝皇帝钦点,他的父亲告诉他:


娶了婚约中的女子,他就能得到“内库”的控制权,也就是整个国家的财权,位高权重。


更重要的是,“内库”是他逝去的母亲一手创立,而后辗转流落入皇家,拿回“内库”,也是完成母亲的遗愿。


然而,无论父亲威逼利诱也好,亲情说教也好,范闲都不为之所动,


他执着地要娶心中的“鸡腿姑娘”,他相信,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不容易。


他坚定地认为:相比完成母亲的遗愿,母亲会更希望他能获得幸福!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父亲面对儿子如此坚决的态度,并没有以父权强行压制,而是认真地去思索儿子的话,并在想通后委婉地托人传话,他也认为:比起财权,儿子的一生幸福更为重要,他会向陛下请求解除婚约!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纪伯伦在诗中写道: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出于对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诞生的孩子!


正如范闲在剧中所说: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棋子,不是筹码。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孩子是独立的人,是一个有自我思想,自我意识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按照父母期待的样子去生活呢?


活出自我的人生,才最精彩!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过高的期待,把孩子逼入绝境


《无声告白》一书讲述了一个家庭教育的悲剧。


女主人公莉迪亚青春美丽,成绩优秀,备受父母兄长疼爱。


但是,她却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她不快乐。


她的妈妈曾经立志成为一个医生,却因为怀孕不得不回归家庭,梦想破灭。因此,妈妈将梦想移植到莉迪亚的身上,期望她成为一个优秀的女医生。


她的爸爸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华裔哈佛毕业生,但是却一直难以融入当地的白人社会,为此耿耿于怀,父亲渴望女儿成为一名社交达人。


而莉迪亚的梦想只是做一名家庭主妇,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为了让父母开心,她强迫自己去学习难懂的理科知识,强迫自己去融入人群,然而,这一切对她来说,都太难了。


她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她无力面对父母失望的面容和语气,最终选择自杀来逃避这一切。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批评: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再来一次的机会。


父母将自己此生未完成的梦想延伸到孩子的生命,却从未考虑这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还记得《银河补习班》里那严厉固执的阎主任吗?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他收养了一个孤儿,用满腔的父爱培养孩子,对孩子期望很高,而孩子也没有让他失望,成为了博喻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全省状元。


但是在孩子大二的时候,第一次遇到了挫折,考试考砸了,只考了58分,他满脸泪水地想找父亲聊聊,但是,阎主任却根本不理孩子,认为孩子丢了他的脸。


孩子承受不了这种打击,选择了从高楼上跳下。


虽然最后侥幸未死,却精神崩溃,成为了天天在学校门口游荡的疯子。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父母过高的期待压抑了孩子成长的天性,为了得到家长脸上的笑容、嘴里的夸赞,小小年纪的他们,承载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纪的重量,而一旦承受不了,便是人生的全线溃败。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自由的成长,把孩子推向成功


被誉为“护士之神”的南丁格尔,出生于上流社会的富裕家庭,曾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


她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哲学、数学,擅长音乐与绘画,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


她的父母希望她按照常规,向文学或音乐方向发展,或者找个门当户对的家庭结婚当主妇。


但是南丁格尔却有她自己的想法。她关注到当时医院极为恶劣的护理情况,决心改变这种现实。


不顾家庭的反对,她去学习了医疗卫生知识,接受护理训练,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将一生奉献给医疗护理事业。


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的诞生日5月12日命名为“国际护士节”,并以她的名字命名最高护士名誉奖,即“南丁格尔奖”。


如果她当年按照父母期待的样子去活,那么,也许这个世界会多一个好妈妈,但全世界的护理工作或许要滞后很多年。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


大学毕业后,父母希望我回老家进入体制内工作。


我一不甘心一生蜗居小县城,二自认没有从政天分,对这种安排嗤之以鼻,不予考虑。


我欢快地飞到了济南,在这里工作,恋爱,结婚,很快乐,从不后悔。


无可非议,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但是生活是你的,快乐是你自己的,他们的快乐并不能代替你。


曾获联合国和平奖的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过:


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条件必须明确,孩子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份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分的爱来培养。


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跟随内心的力量去展翅高飞,他们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获得独一无二的人生!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放下期待,以平常心与孩子共同成长


周末去看望朋友,一进家门,就看到妈妈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着做烘培,爸爸则一脸专注地在学习摄影,说是女儿嫌弃他拍照不好看,让他多学学摄影技巧。


一家人各忙各的,其乐融融。


其实,这才是家庭该有的温暖模样。父母本就该放下厚重的期待,用一颗平常心陪伴孩子成长。


1、好好爱自己


名嘴PAPI酱曾经在《我家那闺女》节目中说:如果将自己、配偶、孩子,父母进行一个排序的话,她认为自己应该是第一位的。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深以为然。


如果都不能好好爱自己,怎么去爱孩子,怎么教孩子学会爱。


好好爱自己,只有将自己照顾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顾所有你所爱所关心的人。


2、勤于塑造自己


德高望重的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写道:


她看到我们看书,就来抢我们的书。

我们为她买一只高凳,买一本大书的全集。

她坐在高凳里,前面摊一本大书,手里拿一支铅笔,学我们的样,一面看书一面在书上乱画。


这里的“她”就是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媛,受到父母爱看书的熏陶,从小也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


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什么样。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就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


与其在孩子身上下劲深耕,还不如好好塑造自己。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3、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哪个父母不期望子女成材,但如何成材却是可以研究的。


一个美国小男孩天生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被众人嘲笑,因此成天闷闷不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场话剧演出,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他。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认为的缺陷竟然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倍受鼓舞。


从此他乐于参加各类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之后名声大震,再后来,进入好莱坞,他就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斯格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爱哭的孩子拥有善良,好动的孩子或许思维活跃,父母更应该找到这些闪光点,并帮助孩子持之以恒地发展。


“我是人,不是棋子”《庆余年》热播:活成自己的孩子未来才精彩

正如《无声告白》中所说: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父母的期待,如同有枷锁的爱,让孩子负重前行,甚至失去前进的力量。


让我们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念,还孩子一个清清朗朗的天空,让他们自由飞翔!


作者:蓝风铃,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手中有笔,用文字述说岁月的女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