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孩子畫出“怪異”全家福,老師懷疑有心理問題,媽媽:你看岔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家長們會發現曾經那個只會粘人的小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

小世界”。

尤其是在孩子入園後,孩子接收到的環境刺激越發地豐富了,孩子的想法也越來越難以捉摸。不過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們都很喜歡畫畫塗鴉,也許孩子的畫作可以成為父母瞭解孩子的一種途徑。

案例: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個段子。幼兒園老師麗麗給孩子們佈置了繪畫作業,孩子們也很配合。不多一會兒就把爭著搶著把自己的“作品”交給老師。

麗麗看到孩子的畫作都很有趣,雖然筆法幼稚,但是想法都很奇妙。

孩子畫出“怪異”全家福,老師懷疑有心理問題,媽媽:你看岔了

在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中,有這樣一幅畫引起了麗麗的注意。圖畫中有四個小人,可以看出這是孩子的一家四口。

但是令麗麗感到奇怪的是每個人的脖子上都套著一根很粗的麻繩。麗麗覺得很驚恐,擔心這是孩子某種負面心理的映射。

於是麗麗收好孩子的畫作,想著有必要和孩子的家長做下溝通。前思後想之後,麗麗忍不住撥通了孩子媽媽的電話,希望在晚上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可以早來一會兒自己想和媽媽好好談談。

孩子媽媽如約到了學校,麗麗煞有介事地把孩子的作品拿給媽媽看。

麗麗很擔憂地對孩子媽媽說“孩子的畫作很怪異,我覺得咱們家長有必要和孩子談談心,平時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對孩子多一點關愛,我作為老師也會多關注的!

孩子畫出“怪異”全家福,老師懷疑有心理問題,媽媽:你看岔了

沒想到孩子媽媽接過孩子的“作品”看了一會兒後哈哈大笑起來。

孩子媽媽解釋道:“老師你看岔了,這是孩子在畫我們一家人在潛水!”原來上週末孩子一家去了水族館,看到潛水的工作人員孩子很好奇,於是便嚷嚷著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潛水。沒想到都過了一個星期了,孩子還念念不忘呢!

雖然這是一個烏龍,但是孩子媽媽很感謝老師的認真負責。而麗麗也表示下次會主動和孩子聊聊,避免這樣的誤會再次發生。

分析:

孩子的世界豐富多彩,在表達能力有限的時候,很多想法是通過畫畫的方式來表達的。

所以老師這種通過孩子畫作的方式來了解孩子心理問題的方法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的。孩子的作品也確實能夠反映出自己的內心世界。

孩子畫出“怪異”全家福,老師懷疑有心理問題,媽媽:你看岔了

家長了解孩子還有哪些方式?

(1)關注孩子的肢體表達

當孩子語言表達尚處於發展中時,僅僅聽到孩子的表達並不一定能夠明白孩子的真實意思。而肢體表達更加可能是出於孩子的本能,更加有助於父母對孩子有所瞭解。

(2)聽聽孩子的故事

當家長讓孩子完整地表述自己一天的經歷時,孩子也許會很難完成,而當孩子給大人講故事的時候卻會對自己的經歷有所描述,家長們可以從中理解一二。

(3)多與老師做溝通

父母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難以實時瞭解,但是家長可以和老師做好溝通,這樣也可以更好地瞭解到孩子的心理狀態,給予孩子足夠的幫助和引導。

孩子畫出“怪異”全家福,老師懷疑有心理問題,媽媽:你看岔了

其實,家長了解孩子內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這要建立在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陪伴上。只有在孩子的教育上肯花費心思的父母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養育孩子沒有捷徑,多關注孩子的內心狀態才能給予孩子最恰當的關愛。大家對於父母瞭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方法有哪些見解呢?對此有哪些經驗分享呢?

我是@洛芸媽咪,家有兩寶的90後媽咪一枚,在教育孩子的這個方面,在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到你,解決教育孩子的一些煩惱,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