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二戰時德國工業也算強大,為什麼坦克產量卻比蘇聯低那麼多?

風雲一點通


二戰德國的工業水平是高於蘇聯的,但是在坦克產量上遠不能和蘇聯相比,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生產的坦克及自行火炮只有4萬多輛,而蘇聯則超過了10萬輛,造成德國坦克產量不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型號太過繁多複雜:不同於蘇聯坦克,德國坦克及自行火炮的型號非常多,不下十幾種,這直接造成了德國坦克工廠無法建立一條標準化生產線,因為型號的繁多必然帶來零配件種類的增加,不能進行現代化的大規模裝配式生產。德國同時服役的坦克型號就有3個以上,這樣不得不生產三種不同的地盤,而蘇聯則主要生產T-34這一種中型坦克,並持續到戰爭結束,無需像德國那樣頻繁建立新的坦克生產線,自然產量比德國要高許多。


坦克的設計思路有誤:二戰中德國坦克的研發路線陷入了嚴重的誤區,可以說違背了前線部隊的真正需求,德國坦克的設計者並沒能很好的徵求前線部隊的意見,反而深受某些領導人物的干預。例如德軍後期主力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性能非常接近,作為德軍主要制式裝備的豹式坦克本應屬於中型坦克的範疇,是要大規模的列裝德軍以彌補德軍坦克數量不足的問題的。但是在希特勒加強防禦和火力的要求下,豹式坦克的防禦和火力幾乎和虎式重型坦克一樣,重量也從30噸左右猛增到48噸,比盟軍的重型坦克還要重,這樣的代價就是大大降低了豹式坦克的產量,根本無法做到大規模的生產,結果德軍不得不繼續保留原本要撤銷四號坦克生產線以彌補豹式坦克的不足。假如德軍大規模生產30噸左右的原豹式坦克的話,保守估計德軍的坦克產量會增加一萬輛以上。


重視程度不夠,戰時經濟轉入的太晚:雖然德軍初期的一系列主要勝利都是由裝甲部隊和空軍協作獲得的,但是德國對於坦克的生產遠不如飛機重視,在關鍵的1941年德國中最優先生產的竟然是潛艇和坦克,直到1943年初經歷了斯大林格勒的慘敗後,希特勒才下令將坦克的生產放在最優先級的位置。也是在1943年德國才開始進行經濟總動員全力加強軍備生產,德國的坦克產量才開始急劇的增長,到1944年時年產量已經接近2萬輛,如果沒有盟軍的空襲,這一數字還會繼續增長。另外德國不同於蘇聯,除了東線戰場外,還有大西洋戰場和空中戰場,德國不得不將大量資源投入到潛艇和高射炮以及戰鬥機的生產中,還有V型導彈等特殊武器,這些都佔據了寶貴的鋼鐵資源,德國坦克產量不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戰略論


德國人的各個軍事工業生產線由於美英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轟炸,產量趕不上蘇聯一些設在烏拉爾山以東的軍工廠。

克虜伯最初是一個普魯士家族姓氏,1811年弗里德里希·克虜伯以家族名義創立了克虜伯鑄鋼廠,這便是後來名滿天下的克虜伯軍工帝國的前身。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克虜伯公司為德軍裝備了900門野戰炮和300多門輕型榴彈炮。到1916年,克虜伯公司每個月就能為國家提供3000門大炮和900萬發炮彈。

一戰的失利導致克虜伯一度陷入低谷,苛刻的和約限制了德國生產軍工武器的能力。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休戰期裡,克虜伯公司與整個國家一樣臥薪嚐膽,等待東山再起。

經歷了凡爾賽和約的屈辱,希特勒上臺後的克虜伯公司如鳳凰涅槃一般浴火重生,此時公司的掌門人逐漸由古斯塔夫向小阿爾弗雷德過渡。與其父親古斯塔夫一樣,小阿爾弗雷德嚴謹、狂熱、對軍工事業充滿激情,鑑於一戰結束後的顛沛流離,初掌大權的小阿爾弗雷德毫不猶豫地把家族和公司綁上了國家的戰車。

整個二戰期間,克虜伯公司為德國軍隊提供火炮、坦克、彈藥和其他各類裝備,如著名的88毫米高炮、K5列車炮、一號與四號坦克、“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以及眾多U型潛艇均由克虜伯公司製造或參與制造。

甚至在戰爭後期,小阿爾弗雷德,嚴格意義上說的一名商人,儼然成為帝國的軍械部長。其出行與工作均由黨衛軍團團保護,這位克虜伯的掌舵人極度守時,守衛甚至能根據他每天進出辦公場所的時間來判斷自己的手錶是快了還是慢了。

因為公司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所以二者常常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戰爭初期,隨著納粹的佔領區越來越大,克虜伯的產業規模也逐步走向巔峰。如同草原上的食腐動物一樣,手持克虜伯武器的德軍前腳剛打下一片地方,克虜伯公司後腳就來接手當地的企業。

剛開始時,克虜伯還會象徵性地支付一部分費用,但後來連樣子都懶得做了,乾脆變成了赤裸裸地明搶了。1941年克虜伯公司吞併了南斯拉夫的鉻礦公司,次年又奪取了法國蒙白勒的鎢礦,僅在入侵蘇聯的頭一年,克虜伯就從烏克蘭攫取了近七千噸鉻和三十多萬噸鐵礦。

有了原料和工廠還不能立馬生產,開工還需要工人,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無數平民和戰俘開始被強制徵召。小阿爾弗雷德每天坐在飛機上從歐洲的這一端飛到另一端去建立新的工廠,克虜伯的三環標誌幾乎插滿了歐洲的每一個角落,到1943年克虜伯的工人大軍已經達到20萬。

如此龐大的鋼鐵巨獸很自然地引來了盟軍轟炸機的特殊“關照”,但克虜伯的產量卻仍舊在與日俱增。1943年底,克虜伯每月可以下線坦克1000輛,到第二年盟軍踏上歐洲領土時,德國坦克產量已經飆升到每月1800輛。

可惜的是強弩之末的瘋狂最終沒能力挽狂瀾,隨著盟軍對魯爾工業區的地毯式轟炸,克虜伯如同它的第三帝國一樣轟然倒塌。


地圖帝


德國工業應該說不上有多強大,應該說是還可以。其實比不上英法等國,和蘇聯其實差不多。整個戰爭期間,德國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產量是6萬輛左右,蘇聯有十萬輛。德國人引以為豪的虎式也就1600輛左右,而蘇聯的T34產量有6萬多輛。二戰時期,德國所有的武器產量都是落後於蘇聯的,和美國更沒法比。

戰爭初期,德國坦克裝甲車這類東西其實走了不少彎路。這事咱從德軍裝甲部隊組建之前看。德國在凡爾賽和約中,是不被允許擁有坦克的,德國的坦克研發生產,都是在國外秘密進行的,這就是個巨大的坎。而德國在拿下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得到了他們的坦克生產線,這個時候,才步入正軌。可以說,德國坦克生產,一開始就是有點稀裡糊塗的。

而德國坦克的工藝上,就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虎式坦克的設計就比較複雜,成本也是要比盟軍坦克要高,虎Ⅰ的成本是豹式的兩倍。相比之下,蘇聯坦克就皮實多了,T34有一堆都是拖拉機廠生產的,設計比較粗糙,雖然開著不舒服,但是產量真的相當高。T34不光易於生產,還容易開,很多零件和KV坦克都是通用的。

其實虎式坦克這種呢,必要性不是特別大,雖然給英美蘇軍隊打的落花流水,但是性能再出色,也無法彌補數量的劣勢。其實豹式和四號坦克完全夠用,虎式的成本是豹式的兩倍,三號坦克的三倍,三號突擊炮的四倍。如果,德軍全力生產三號四號和豹式,同樣夠用。

而德國的戰時經濟實在是有點晚,德國進攻英法的時候,很多德國人還正常生活,相反,蘇聯被進攻的時候,全力動員,德國的危機意識太低。1944年年初的時候,德國動員完,德國坦克產量一度上升,這個時候,德國面對的是被東西夾攻的境地,工業區整天被炸,德國的動員,有點晚了。


軍武文齋


蘇聯和德國🇩🇪早就在1922年是避開了國際聯盟的監督,在俄羅斯腹地的羅斯托夫,哈爾科夫,薩馬拉建設的有德國技術的飛機坦克工廠。1929年雙方在喀山建立的“卡瑪坦克學校",任務是為德國國防軍培訓坦克人才,並且為克虜伯,戴姆勒,萊茵金屬等德國公司研發坦克提供試驗場地,德國人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坦克“Panzer1’就是在這裡試驗的。當然,德國人的技術超過蘇聯人一個檔次,但是好學的蘇聯技術人員也學會了:德國的技術,真是歷史上的一個笑不出來的笑話。

蘇軍T一34坦克上的不少技術是克虜伯軍工廠的藝術傑作。

但是德國軍工業走的是精亦求精的工匠精神,工藝工時費時費錢!!

蘇聯軍工產品像T一34坦克和卡秋莎火箭炮,走的是概略精準,皮實抗造,T一34的設計師為了設計出來的坦克能在泥濘不堪的俄羅斯大草原馳騁,特別設計出超寬的鏈軌履帶!T一34的速度和傾斜凱甲讓德國人的裝甲兵之父一一古德里安一度目瞪口呆。

號稱德意志軍馬的4號坦克二戰時期的產品產量不超過一萬輛,虎式坦克產量更低。而德國軍團的剋星T一34坦克產品產量達到了近6萬輛,越打越多的蘇軍T一34坦克讓德軍阿勃維爾"軍事情報局膽戰心驚,為了搞到T一34坦克的第一手情報,它下了一個命令,每個能從被擊毀,擊傷的丅一34坦克底盤上取下廠方出品的銅製銘牌(上有產品原始序列號,詳細情況)達到了6枚,就可以回德國老家休假半個月!

而德國人的各個軍事工業生產線由於美英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沒黑沒的轟炸,產量不可能趕上一些設在烏拉爾山以東的軍工廠。

在美國第八戰略空軍飛行隊對德國戰略滾珠軸承廠進行了不記犧牲的轟炸,更是讓德國人雪上加霜,坦克的產量更趕不上蘇軍的了!


user4210272105487


德國工業一向講求精益求精,德國的“虎式”、“豹式”坦克工藝技術要比蘇聯的T34坦克複雜的多。一輛“虎式”坦克能抵好幾輛T34坦克。蘇聯的坦克一向要求皮實耐用容易製造,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拋開這個我想問問:“什麼時候最需要坦克,是打敗仗,防禦的時候最需要坦克。”

二戰初期德軍是一路高歌猛進,而且坦克數量一直比對手少,靠得是閃電戰的機動性,和坦克的集中使用。德國從二戰開始在坦克數量上就一直處於劣勢,和法國比坦克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差。結果法國的坦克和工廠都成了德國的戰利品,部分不符合德國標準的輕型坦克被改裝成坦克殲擊車和偵查坦克。當德軍一直勝利的時候,武器的戰損率遠沒有敵軍的多,戰場“撿洋落”就不會少。蘇聯改裝德國的“虎式”坦克和德國改裝蘇聯的T34坦克數量都不少,關鍵是打了勝仗你才有“洋落”可撿。

德國的戰爭總動員到1943年才進行,之前德國的像克虜伯這樣坦克工廠還是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兩班倒的工作。大多數德國婦女還是做家庭主婦,和百姓相關民生產品到戰爭最後都還有生產。這和德國前期一直打勝仗,覺得自己在戰術上還有武器上都比敵人先進。蘇聯生產的坦克數量一直是兩倍與德國,到了1941年實行戰爭總動員的英國飛機、坦克的產量都比德國高。戰爭中的其它國家都是一開始就進行戰爭總動員,只有德國到了1943年才進行動員,只是把生產線的工人從八小時延長到11小時,沒有像其它國家的24小時不間斷生產。1943年的時候也是因為前線戰局不利,即將開始的“庫爾斯克”會戰需要坦克,德國的戰爭機器才滿負荷運轉。

想想德國能撐住真不容易,英國和蘇聯的坦克產量3倍與德國,那邊還有美國從大洋彼岸源源不斷運來的“謝爾曼”坦克。而且德國真正滿負荷運轉的時間只有一年多,1944年英美的轟炸機就不斷飛到德國的各個工業區,對兵工廠進行不間斷轟炸,德國軍工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再說德國當時最缺的也不是飛機、坦克這些武器,缺的是石油。德國控制最大的油田在羅馬尼亞,被英美盟軍反覆轟炸,沒辦法正常生產。德國的噴氣式飛機因為沒油,停在機場上被炸燬的遠多於空戰。德國的坦克最後只能當碉堡使用,命門讓人家卡死了,生產再多坦克也沒什麼用。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德國的工業實力其實一般,而且武器設計上採用的是錯誤的思路,過於強調質量而忽視生產性,而且德國直到1943年才進入戰時生產狀態,因此在坦克等兵器方面產量自然比不過蘇聯。

首先就是坦克的發展思想了。德國最初使用的是中型坦克和輕型坦克,後來面對法軍的重型坦克、蘇軍的T34坦克等遭遇麻煩,才開始發展重型坦克,比如虎式坦克豹式坦克等,這時德國已經走入了一個歧路。這些重型坦克雖然紙面性能好,但是製造費工費時,實際使用中故障率也居高不下,出動率一直是一個問題。

對於德國而言,此時更應該發展便於大量生產製造的新式中型坦克,四號坦克在戰爭中期後已經開始落後,重型坦克過於耗費資源,而且製造困難。反觀美國蘇聯,都是大力發展一種中型坦克,然後才發展作為配角的重型坦克等其他兵器。

還有就是生產的問題了。德國直到1943年才進入戰爭生產狀態,大力生產各種裝備。但是此時德國已經開始遭受盟軍的戰略轟炸了,1944年更甚,德國的大量工廠遭到打擊,已經嚴重影響了裝備生產製造,前線急需坦克等裝備,但是產量已經越來越少,最後德軍不少裝甲師幾乎成了空架子。


戰壕


二戰時期德國的武器裝備,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那麼為什麼產量上不去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德國的裝備精密,製造的工時長。德國人熱衷於機械設計,思維嚴謹,精益求精。這種思維,導致了德國人總是花時間和精力在改進機械設計上,使得德國製造的產品嚴密精緻。舉個例子:德國毛瑟產的駁殼槍,大名鼎鼎。其內部的結構,設計的非常嚴密,沒有使用一個螺絲釘,完全通過零部件之間的咬合,實現了手槍的功能。簡直是藝術品!而蘇聯在戰前設計製造的託卡列夫TT-33手槍,卻簡單到了極致。蘇聯的武器裝備,在設計的時候,優先考慮了大規模生產的可能性。虎式坦克,生產工時28萬個;T34坦克生產工時8000個。差距太大。當德國工人還在為虎式坦克打磨焊接縫隙的毛刺的時候,蘇聯坦克連漆都不刷,直接開上戰場了。

除此之外,納粹德國雖然在戰爭初期捷報頻傳,但並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國內的軍工生產還是8小時工作制,生產物資的調配也沒有轉變成戰爭狀態。直到1943年施佩爾就任裝備部長,才稍有改觀。對於第三帝國來說,還是太晚了。反觀蘇聯,軍工廠全部東遷,完成搬遷後,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3班倒,開足馬力,全力以赴生產武器裝備,全蘇聯物資供應全部開始實行配給制,優先供應軍工生產。大洋對岸的美國也是這樣,1941年被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花了近兩年時間轉入戰爭狀態,等到1944年的時候,美國全力以赴投入戰爭中,後方工廠源源不斷地提供物資裝備。德國人感嘆:“美國人的坦克和飛機好像怎麼也打不完。如果我們有美國人那樣的物資供應水平,都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



黑鬱金香966


從工業上看 二戰前兩國都吹噓是世界第二工業強國 姑且算是平手

二戰前一兩年到德國蘇聯開戰

德國得到了 奧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軍工強國 波蘭較發達人口較多的西部

法國 比利時 荷蘭 也可以貢獻一部分軍事工業

幾個北歐小國 巴爾幹幾個剛打下來國家 工業不去算了

蘇聯得到了 波蘭東部 面積很大 但很落後 人口也少 比較發達的是波羅的海三國 沒有工業價值的芬蘭一點點土地

顯然開戰前德國的工業基礎和產量 應該比蘇聯要強了 如果把法國 荷蘭 比利時加起來 打個對摺 加上德控區 即本土 捷克斯洛伐克 奧地利 波蘭西部 從工業產值看 起碼是蘇聯兩倍

開戰以後 德國佔領了蘇聯較發達的西部幾乎所有領土 雖然在莫斯科等戰役中互有勝負 但在1943年庫爾斯克會蘇聯反攻勝利前 蘇聯最多隻保持有戰前六成人口 一半的工業產值

就算西部的工業德國不加以利用 雙方的工業差距至少也是四比一

就算蘇聯重工業再優先發展 也是扛不住德國人的 況且德國軍事工業也很發達啊 人家又不是靠房地產起家的

那為什麼蘇聯坦克比德國產量高了好幾倍呢 其實不止坦克 看一下飛機產量 工業產值更低的英國自始至終也比德國高不少 蘇聯就更多了

難道是因為德國武器精工細作 所以成本高 產量低?這也不是決定性的 成本高一些 產量低一點 畢竟工業產值是四倍以上 坦克產量上也不至於反過來差了幾倍啊

唯一的原因 就是德國並沒有實行戰時體制 也就是蘇聯英國為了打仗全民總動員 拼了老命 生產各類武器 而壓縮其他一切民用開支 而德國國內還在很悠閒的過日子 認為很快就可以打贏 不用總動員

1942年德國如日中天時候各項軍工產量 還不到已經總動員但各條戰線早就潰不成軍的1944年的四分之一 而1944年再怎麼動員 也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德國提前在1941 1942就全民總動員 開足馬力生產坦克 在1942年敲掉蘇聯的可能還是不小的……


xiaocao2084


如果只說產量的話,那隻能說是德國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惹的禍。我們大家都知道德國人制造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都是很好的,那是因為他們都具有很好的民族精神~對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所以他們在二戰時期也沒有把這種精神捨棄,我們後人對當時的德軍坦克讚譽有佳也是因為他們的坦克能做到以一敵X(5號豹式,6號虎式及以後的各種變形型號)。而且就當時而言德國知道他們的坦克生產速度不如蘇軍,所以他們只能在質量上來彌補數量上的不足,但就戰後的統計數據分析,德國不管是對蘇軍還是英美聯軍,質量優勢從來都沒有戰勝過數量優勢,如果想要以質量戰勝數量,那麼就必須做到1:1.7,質量為1,數量為1.7,一旦數量比質量哪怕多0.1個百分點,質量最終都會輸給數量。所以德國在二戰時期的坦克生產上發生了嚴重的錯誤,太過重視生產產量不高而質量又遠遠不能戰勝數量的5號6號坦克而放棄了原本可以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可獲得某些優勢的4號長身管火炮坦克(戰爭的初期和中期德國坦克炮能在1500米擊中摧毀目標而蘇聯坦克炮卻做不到)。在歐洲盟軍(美英蘇)裡流傳著這樣一個比喻很好的說明了當時德國面臨的窘境~如果戰場上10輛盟軍坦克遇上了1輛虎式坦克(戰爭後期能同時出現在同一戰場上的虎式坦克通常也就只有1.2輛),虎式通過其高命中率和超厚的裝甲擊毀了其中的9輛盟軍坦克,但最後一輛盟軍坦克擊毀了虎式,那麼盟軍就勝利了。這也很好的說明了當時敵我雙方的光坦克的數量對比,失敗已成定局。


渝採風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長文預警!)從19世紀70年代完成統一至今,德國都是世界公認的工業強國,德國產品,尤其是軍工產品向來以製造精良,品質可靠而著稱,這一點早已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得到證明。然而,德國的工業製造模式卻並不適應長期戰爭的需要,因為無法制造出足夠數量的裝備滿足戰爭消耗,二戰時期德國與其對手之間在坦克產量上的差距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二戰初期的德國坦克生產車間,在戰爭爆發時德國的坦克工業尚未做好應對全面戰爭的準備。


有資料統計,從1934年到1945年,德國先後投產的主要坦克型號,包括I號至IV號、黑豹、虎/虎王及38(t)在內,總產量為49777輛,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不僅是坦克整車的產量,也包含用於改裝變型車的底盤生產數量;其中單一型號生產數量最大的坦克是IV號,總產量約8500輛;如果連同變型車在內則產量最大的是III號系列,超過15000輛,其中三分之二為III號突擊炮;戰爭中後期威名遠揚的黑豹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約為6500輛,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僅為1347輛,虎王坦克更是僅有492輛。

與之相對,在1939年至1945年間,蘇聯生產的輕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29956輛,中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76296輛,其中T-34/76和T-34/85的產量為58701輛,重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13517輛,各型裝甲車輛的總產量為119769輛,是德國產量的2.4倍!美國的生產效率更為驚人,有資料顯示在1940年至1945年間,美國生產的輕型坦克及輕型裝甲車輛數量為31187輛,中型坦克及其變型車數量為68864輛,其中M4系列的產量為48966輛,僅有重型坦克數量較為稀少,在1944年至1945年間生產了2022輛,各型戰車總產量為102073輛。換而言之,蘇美兩國在戰爭期間總共生產了超過22萬輛坦克裝甲車輛,是德國產量的四倍多。

1943年,阿爾凱特工廠的III號突擊炮生產車間。


德國在坦克產量上落後於蘇聯和美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德國戰車設計精細,結構複雜,量產不易。德軍坦克的優良性能正是基於其精巧縝密的設計,為了提高重型戰車的機動能力,採用複雜的交錯式負重輪,為了增強防護採用工藝較繁的表面硬化裝甲,為了強化戰場觀察和聯絡能力,使用需要精密加工的光學設備和通信器材,所有這些無形中都增加了製造難度,延長了生產時間。以二戰德軍生產數量最多的IV號坦克為例,其單車生產工時為15000小時,而T-34僅為8000小時。

二戰時期蘇聯T-34坦克的生產車間。


除了設計思路上的偏差和對易生產性的忽視外,德國坦克產量還受到生產方式和工廠地理分佈的制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德國坦克工業居然沒有采用高效的流水線作業方式。實際上,在戰前,德國兩大汽車製造商福特公司和歐寶公司都已經引入併成功運用了流水線技術,可令人費解的是,這兩個廠家卻被排除在坦克生產企業之外。二戰時期,德國的坦克生產採用的是工作站制度,生產過程中的戰車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站停留一段時間,完成相應的裝配和加工,才能進入下一個工作站,以虎式坦克為例,從開始組裝到完成需要經過9個工作站。

1944年時的虎式坦克生產線,德軍坦克生產採用工作站制度,而非流水線作業。


德國坦克製造企業的地理分佈也不利於高效生產。德國的坦克生產流程採用分包生產、集中裝配的方式,即由不同的分包商完成引擎、車體、武器等組件的生產,然後將組件集中到指定的工廠進行總裝,完成整車。戰時德國的主要坦克總裝廠在紐倫堡、卡塞爾、不倫瑞克、馬格德堡和柏林,但是坦克組件生產廠的地域分佈並不侷限於上述地區,而是分散在德國各地,比如發動機和變速箱在弗里德里希哈芬生產,車體、炮塔和武器在魯爾生產,履帶在漢諾威生產,而車載光學設備和通訊器材的生產則在柏林。這意味著總裝廠需要等待各地製造的組件運抵並齊備後才能開始組裝,而大量時間被消耗在運輸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量的提高,尤其在戰爭後期德國國內交通網受到盟軍空襲破壞時,其消極影響更為明顯,沒有建立相對集中的坦克生產基地是德國坦克工業的重大缺陷。

1942年,2輛剛出廠的III號坦克從堆積如山的履帶旁駛過。德國的坦克製造採用分包加總裝的模式,但廠家分佈較為分散,不利於集中生產。


除了落後的生產方式和不利的地理分佈外,真正制約德國坦克生產效率的決定性因素是德國沒有在戰爭期間迅速地對工業生產進行深度動員,實際上直到1943年以後德國經濟才全面轉入戰時軌道。具體到坦克生產上,在德國主要的坦克生產廠家中,除了由萊茵金屬公司控股的阿爾凱特工廠屬於官辦企業外,其他各廠均屬於私營企業,這些企業除了從事軍工生產外,還大量製造民用產品。在戰爭開始時,這些企業在坦克增產上的力度遠遠不夠,卻依然將大量產能投入到民用產品的製造上。德國在1941年時的坦克產量為3623輛,到1942年增至5530輛;與之相對,蘇聯在1941年時的坦克產量為6590輛,到1942年就暴增至24446輛,這還是在大量工業企業遷往烏拉爾山以東的情況下完成的增產,由此不難看出蘇德兩國在戰時動員上的巨大差距。

1943年,一批剛剛出廠的“黑豹”坦克準備由火車運往前線,直到施佩爾擔任軍備部長後,德國工業才開始深入動員,坦克產量得到大幅增長。


1942年2月,施佩爾擔任帝國軍備部長後,對德國的工業體系進行了切實有效的深度動員,使各項武器產量得到大幅增長,並在盟國戰略轟炸最為猛烈的1944年達到了戰爭期間的產量頂峰,以坦克裝甲車輛為例,1943年的產量為11601輛,到1944年更增至18956輛,這兩年的產量就佔到德國戰時坦克裝甲車輛總產量的66%!由此也可以反證出二戰初期德國的戰爭動員是多麼地不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