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内陆、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重庆等省市区相邻,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古为“屈贾之乡”,近代更是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誉,现省会为长沙市。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湖南,因大部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而简称“湘”,有“潇湘”“三湘”之称。湖南古属荆州,春秋战国时为楚国之地,此后历代多与湖北并为“湖广”“两湖”,清康熙初年大致以洞庭湖为界析为湖北、湖南两省,湖南正式建省。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湖南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其中桂阳县就为其一,历史上曾为湘南地区重要中心。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我国古代地名多以山川河流为名,其中山南水北为阳,我国以“阳”为名的地名尤其多。以湖南为例,湖南现在十三地级市中就有四个“阳”,以“阳”为名的县更多达八个,还有一个区也称“阳”,桂阳县就为湖南八个以“阳”为名的县之一。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西部,为湖南省郴州市辖县,也是郴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桂阳县地处南岭北麓、舂陵江中上流,西汉初就设有桂阳郡,今桂阳县建制最早始于东晋,历为郡、州、监、军、路、府等治所,是湘南地区的重要中心,素有“千年古郡”“楚南名区”之称。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桂阳县,古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属楚,秦朝时为长沙郡郴县之地,西汉初析长沙郡设桂阳郡,今桂阳县之域为桂阳郡郡治郴县所辖,而最早的桂阳县出现于西汉,治所为今广东连州,隶属于桂阳郡,但与今桂阳县无沿革关系。桂阳县建制始于东晋,东晋建武元年(317年)陶侃分郴县设平阳县,此为今桂阳县建制之始,建县长达一千七百多年。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平阳设县后为平阳郡治,隋初郡、县皆废,今县地为郴县所领,隋末唐初曾设废,武德八年(625年)又设平阳县,到乾元元年(758年)桂阳郡改名为郴州,州治移治平阳县,元和初设桂阳监掌管平阳县内冶炼铸钱,元和十五年(820年)郴州复治郴州,天佑元年(904年)省平阳县入桂阳监,三年后唐朝灭亡。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五代时,桂阳监先后属楚、南汉,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属宋。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桂阳监领蓝山县,天禧三年(1019年),复置平阳县为桂阳监治所,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桂阳监改称桂阳军,绍兴十年(1140年)置临武县属桂阳军,桂阳军领平阳、蓝山、临武3县,隶属于荆湖南路。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元朝时,桂阳军升为桂阳路,曾领平阳、临武、蓝山3县及耒阳、常宁2州,路治平阳县。明初改桂阳路为桂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废府存县且改平阳县为桂阳县,此为今桂阳县县名之始,隶属于衡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桂阳县又升为桂阳州,领本辖及临武、蓝山2县,明末增领嘉禾县。明及清初,桂阳州为衡州府所辖散州,雍正十年(1732年)升为直隶州,直属于湖南省。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民国初废州为县,桂阳州废为桂阳县,建国后桂阳县先后为郴县专区、湘南行政区、郴州专区、郴州地区所辖。1995年,郴州地区撤销设地级郴州市,桂阳县为其所辖至今。

湖南一县,历史悠久且以“阳”为名,曾是湘南重要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