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把老人放到养老院,是社会进步了,还是人的孝心缺失了呢?

浪子游子一家孑


爱和孝顺不是大家纠缠一起就是好事,社会在发展,老人总说在家中孤独,有了养老院条件好,又有人照顾,还有一堆老人相处,干嘛非纠缠儿女呢?养老院也是儿女花钱养老,干嘛做老人的非要让年轻人一边工作养家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照顾小孩,有多少时间休息呢?如果明事理的老人,就应该替儿女想一想。养老院现在条件好,又有人急时照顾老人。比在家单独请保姆好多了。如果遇上不好保姆,一个老人在家也不安全,孩子需要上班,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在家。养老院人多走来走去。没人敢做坏事伤害老人。安全又快乐。纠缠儿女的老人。都是个人非常自私,用孝顺来压儿女。人类总应该学会变通。在哪里不是生活呢。在养老院不需要干活。在那里快乐生活,有什么不好。儿女有时间了,也可以上养老院去看望。减轻儿女负担,又找到大家在一起开心生活的地方。如果老人身体好。还可以在养老院,练练书法。下下棋。多好。养老院现在也非常干净环境也不比家里差。单间也有,双人也有,找一家适合自己的养老院也是享受生活。


自由如风34512


我说些良心话吧,不怕有些爱听与不爱听。即言问题已经出现了就要面对。与我为例:我老父亲有病卧床不起也有一年多了。刚开始也雇保姆一个月吧。保姆伺候老人纯粹应付差事呢。我们家兄妹几个人一起研究一下让她就地下课了。所以说不能把老人放到养老院。自己挨累也不能送到养老院的。


任平rp


我舅舅85岁,有点老年痴呆症了,不能自理,小孩都对他好,但都要上班,请保姆也不是照顾得很好,就送到旁边的老人院,条件不错,2人间,是医院开的,吃住都不错,住了几个月后身体很好了,一家人每天都去看他,他也高兴,老人院每天唱歌,画画,写字,打麻将,身体好的还组织出去旅游,专业的医生护士,感觉不错,就是每个月要4000多,


阿勇147468029


有的时候也是没办法的事,说说我家吧

我姥姥,老年痴呆,一犯病就会拿着剪刀到处剪啊剪,而且经常摔倒,自己起不来,大小便失禁。

我姥姥有一儿一女,儿子也就是我舅,2010年去世,我妈2017年去世,我姥爷2012年去世。所以后来姥姥一直是我爸和我后妈在管。之前姥姥能自理的时候我爸他们都是下班来看看,但姥姥痴呆之后,我爸跟我后妈请了将近一个月的假照顾姥姥,但后来越来越严重,他们也不能总不上班,就商量着送敬老院。

因为看过很多敬老院虐待老人的事件,我一开始是不愿意的,想着请保姆,但保姆都不是很愿意照顾老年痴呆又能到处乱跑的老人,因为一不小心老人伤了就是人家的责任,而且姥姥总是一宿一宿的不睡觉,往床下跑,一下床就摔跤,所以基本上需要有人整夜熬着陪着,爸爸跟后妈白天要上班,我也在外地上学,所以我就同意了看看养老院。

回来相中了一家私人的养老院,一个月5000左右的样子,各种设施和护工的素质都不错,我在养老院陪着姥姥住了三天,感觉各方面都不错,才放心上学去了。

然后每天我爸和后妈下班后都去看姥姥。

我小时候想,我一辈子都不会把姥姥送到养老院那种地方,结果还是败给了现实,所幸选择的养老院口碑服务都不错。

所以有的时候把老人送养老院真的不是不孝顺,而且我觉得我爸和我后妈已经做的很好了,但很多时候真的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


燕歌行55


把老人放到敬老院,决不是孝心的缺失,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要求我们转变孝心方式,继续良好的尽孝心。我身边有一案例,老人的儿子一家人在边远地方工作,自然环境不太好,老人不愿前往,在老人自力能力失恒后,儿子又不能久住身边陪伴照顾尽孝心,无奈之下,儿子在征得老人同意下,入住到县城一家较理想,但费用较高的敬老院。本敬老院领导和护工,人人有爱心,个个皆尽职责,老人今年86岁,已入住该院十年了,每逢去看她时,老人精神状态很好,身体很健康。

若儿女们有时间,有条件亲自能陪伴老人身边照顾起居,而不尽孝心,故意将老人放到敬老院,不管不问拖欠费用,应该说是孝心的缺失,但儿女们确因工作等原因,不能亲身陪伴老,将老人放到敬老院,费用不拖不欠,使老人吃喝不愁,身心健康,这不能叫孝心缺失,只能说是孝心方式的转变。

中国巳进入老龄化社会,党和政府对养老问题也非常重视,明文提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养老方式,这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标志,我们必须面对老龄化现实,适应这一方式的转变,幸福度过晚年。


手机用户华夏日月


我是春生,今50岁。父亲78,母亲76,岳父78,后岳母68。

我也快老人了,也上有老,说说我农村人的想法。

中央8台正在播放一部电视剧(幸福院)大意就是关于城市老人养老的题材。疫情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岳父母家,两老人挺喜欢看的。(明天得问问他们的想法)

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以这样的方式同双方的老人相处。父亲一辈人大都育有好几个子女,也正逐步成为第四代的祖辈份了。

无法抗拒的自然衰退以各类型的老年病在侵入着健康的身体。而我们一辈却也正当必须努力拼,每一代人似乎都在为下代代做着力所能及的无私无悔的付出。(这是不是民族的美德我也说不来,养大成人就可以了,但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

父母在,不远游。是孝。可现实是我们都在远游,。军人在远游,医者在远游,越是万家团聚越是更多人在牵挂。

各行各业的繁荣离不开平凡人的坚守与付出,成就和幸福也可能来自时间及财富的积累。生活的奔波或艰辛让每一天都如箭在弦上。所以陪伴变得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孝道,是指子养老送终,但更有孝即顺,孝即笑。老人顺心,老人有笑声。再过十年,我也会被年轻的社会逐出,做些更为普通的工作,可支配的时间会更多些,社会的发展注定会更新意态,我们用更贴心的,更符合时境的养老方式度过余生,何尝不可。

物质的丰富和医疗的进步会让生命周期延长,其实没有尊严的生命也是没有质量的,对这一点我挺有想法,现代的养老问题既是社会的,也是民族的。不应以道德来加以绑架它的时代化。优化的也是人性的就值得理解接受和尊重。

养老院是一种全新的从封闭到开放,孝与非孝的新意识,更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感受。孤独才是晚年的最大病源,愉悦可能更来自同龄人的交流和鼓励。

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古话并非指痛着人性的丑恶,只是直面生活的无奈。

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新孝道,我们也用新方式度过自己的余生。

天已微微,我在期待早晨的阳光,此刻的孩子也在远方要准备下班了,只希望他白天也能有一个美梦,梦见父亲正在为他许愿。(……)





春生18600


关于这个话题,参与议论一下。不能从有没有孝心来议论。因为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

一般的家庭如果住楼房的情况下,在二三线小城市没有电梯的楼房,老人能够自己上下楼梯。家里是不会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的,如果老人能自己向上下楼梯,他她也不会去敬老院。

当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母亲87走的)我们家住8层楼,没有电梯,我们家住7楼。我母亲晚年不愿意下楼梯了。每天念叨着非常烦楼房。这个时候我就动员她去不去敬老院,她表示不愿意去。后来我说你先去住个一两天,适应适应。敬老院是一个平房,不用上下楼。后来我母亲同意了,我就给她送到这敬老院,她一住住了几天就不愿意回来了,不愿意回楼房了……关于老年人去不去敬老院于孝心与儿女孝不孝没有关系。一家一个活法。………图片来源网络。





网游小鱼儿44066093


分情况,我有一个朋友,他的父亲10多年前彻底瘫痪也丧失语言,几个儿子都得养家糊口,最后将父母一起送养老院,住单间,儿子每天去看看,老太太负责监督和打个下手,陪伴老伴,老头活了10多年,去年去世,这样的情况,送养老院是最佳选择,彼此都不拖累,换在任何一个儿女家可能都过不了这么久!还有一个老人,患肾结石,经常疼得厉害,几年里,几乎拖垮了两个儿子,后来送养老院,既有人照顾,又能及时吃饭,两个儿子也能松口气!如果老人健康,还是不去养老院好,尤其老两口都健在的


王地9494


我小孩也是独生子女,真到我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我会自己要求去养老院,这个我早就有思想准备。以前我奶奶是中风5年后去世的,5年基本上不能生活自理,平时最主要是爷爷照顾,因为我年纪最大我有空也要帮忙,我奶奶生有4个小孩他们每个都要挣钱生活,很少有空照顾。


国无


我父亲是农民没上过学爱喝酒,不喝从来不和我说话喝了就开始骂,骂我妈骂我每次都动手最后一次打我是我儿子5岁。我妈不做事每天做三顿饭,剩下的时间就是找事倒是非,父亲骂完母亲母亲就去找我老婆的麻烦起先是我们搬出来自己过,去年又让我们把房子租出去回去和他们一起住,老婆受不了我也不能不管父母。现在我就把婚离了老婆和孩子一起在外面住我回去和他们一起住这样她就不用管我父母了。不要说她不好只原自己摊上这样的父母。养老我肯定养。 呵呵还有比我家更能作的父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