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叶问4》作为一代宗师叶问系列的谢幕片,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功夫情结。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对这部影片的期待超越了以往三部的全部。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叶问4》并没有令人失望,酣畅淋漓的打斗,挥洒自如的动作,毫不拖泥带水,把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影片中,老迈的叶问拖着一身病痛挺身而出,为捍卫中国功夫而战,与美国军官巴顿的一场打斗更是精彩绝伦,让人大呼过瘾。

看完之后 ,不由得想,如果对战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能否有必胜的把握呢?

一、影片中李小龙的对战记录

《叶问4》的背景是1964年,那时李小龙刚刚创立“振藩国术馆”,每天忙着到处表演,传播中国武术。电影里也很好的还原了这一画面。后来有一段波折,就是叶问刚来美国,和李小龙在饭店的时候,一群练跆拳道的老外看不起李小龙的功夫,上门挑衅,被李小龙很快打败了。这时候出来一个人高马大的老外壮汉,和李小龙在巷子里有过一段精彩的打斗。其中,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耍双截棍的场面神还原了真实的李小龙,不禁让人梦回《精武门》,着实让人热泪盈眶。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在电影中,李小龙对阵壮汉,虽然说胜得比较轻松,但也费了一番功夫。我们知道,李小龙的功夫的要旨就是力量与速度,能一招打倒绝不浪费第二招,这个壮汉能在李小龙手上挺过这么长时间,也说明李小龙的武学境界还没有达到巅峰。事实上,李小龙在1967年才创立截拳道,而这个时间节点,离影片中所展现的时代还隔着三年时间,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二、哥连的实力

要讨论战力,有一个人绕不过去,这就是哥连。对,就是下图这位老哥。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哥连从外表看是一个人高马大的肌肉男,作为军队里空手道的教官,实力还是有的。刚开始和赫文打,赫文没挺过十招,我以为是赫文太菜,没学到李小龙的精髓,直到看到后来哥连单挑中华总会的各位师傅,才知道这原来也是一个狠角色。

当时万宗华不在,若不是叶问及时出手,恐怕中华总会的各位师傅要全军覆没了。而哥连除了打蒋师傅有点吃力之外,其余人几乎是秒杀。

那哥连和巴顿的差距有多大呢?电影中哥连差不多是巴顿的一个小迷弟,对巴顿的命令唯命是从。他们都有单挑中华总会的记录,都和叶问交过手。巴顿打中国总会的各位师傅,虽然说占了一定的优势(多人受伤),但几乎没出什么力气。再看他们和叶问的交手,叶问打哥连几乎无伤,但和巴顿对战时,却是残血极限反杀。因此,哥连虽然作为反派的二号人物,实力明显低于巴顿,略低于万宗华。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为什么要分析哥连?

在电影中,李小龙主要使命就是中国功夫的文化输出,赫文想把李小龙的功夫在军队推广,这才有了哥连大闹中秋晚会。所以说,虽然哥连和李小龙没有直接交过手,但李小龙在军队推广中国功夫的主要阻碍就是哥连所代表的的空手道。从这个层面上说,两人是直接的竞争伙伴,也是宿命的对手。

在叶问的认知里,功夫的主要用途是保护弱小,李小龙更简单些,就是击倒对手。从这一点看,和哥连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哥连的战力应该在小巷子那个壮汉之上的,但不会高出太多,若李小龙如果真和哥连对战,胜得绝不会比叶问轻松太多。

三、万宗华的真实战力

电影里万宗华谜一般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前一刻还跟叶问打平手,后一秒就被巴顿打得抬不起头来。

其实这倒是误会万宗华了。之前万宗华和叶问比武时,纯粹是武术交流,只比胜负,不拼生死,所以比的纯粹是招式上的输赢,而没有力量的加成,更不会拼命去打。刚开始万宗华不知道叶问受过伤,双手对战的时候还有来有回,后来单手比斗,叶问明显就有胜势了。若不是后来地震的意外,胜负之数还真不好说。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而万宗华对战巴顿的时候,既分胜负,也决生死,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招式都是纸老虎,万宗华打巴顿十下,巴顿毫无损伤,但巴顿打万宗华一下,万宗华就受不住。

万宗华固然是一代武术大家,但所学的,主要是武术内在的灵魂,他在唐人街数十年的隐忍,不肯“走”出去,造成了他的实战经验比较缺乏,碰到战争中磨砺出来的空手道高手,自然讨不到便宜。

而这一点在叶问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叶问从第一部到第三部,是一路打过来的,所以实战经验之丰富,力量之强,早已胜过一般的武术名家许多。加上他本身又是咏春一脉的高手,对阵巴顿这样的靠力量取胜的敌人,才有了绝地翻盘的可能。

四、李小龙为什么不出手

在电影中,李小龙的唯一一次出手,是打巷子里的壮汉。后来中华会馆几乎团灭,李小龙也没有挺身而出。如果说哥连大闹中秋晚会的时候,李小龙不知情还说得过去。后来巴顿二次上门,叶问把受伤的师傅们带到李小龙的武馆,李小龙还是没有出手,而是绝症缠身的叶问站了出来。

这难免让人觉得奇怪,李小龙为什么不出手呢?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我觉得,李小龙不出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相比于万宗华等的保守,李小龙更开放一些。万宗华教徒弟从不教外国人,而李小龙的徒弟几乎全是外国人,甚至把武术基础印刷成册,在市面上流通。对于李小龙来说,功夫无国界,能够击败敌人的都是好功夫。而这后来成为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思想的基础。因此,他虽然也是中国人,也曾多次帮助华人,但说到底,他并没有万宗华等的同仇敌忾之心。

再者,李小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李小龙在美国各种社交场合可以自由的举办表演来看,李小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而且他的徒弟们中不乏有身份的人物,比如赫文。如果他要让中国武术在美国得到认可,尤其是作为军中格斗的必修课,就一定不能明着和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对着干。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李小龙认为这只是一次寻常的挑衅。

之前那群练跆拳道的老外找李小龙挑衅的时候,李小龙就曾对叶问说过,这种事情经常会发生。万若男在学校被欺负,她也说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中华总会也不是第一次被美国移民局刁难。所以对于李小龙来说,这些事情都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以往中华总会都能安然应对,这次自然也能。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之所以这次会引起各位师傅包括万宗华的愤慨,主要还是叶问去了美国,激起了这些人的血性。试想,如果叶问恰好没去呢?万若男还是一样会被欺负,巴顿的女儿还是一样会受伤,哥连还是一样会去中秋晚会闹场,只不过也许万宗华会选择继续隐忍,而不是站出来和巴顿决斗罢了。

五、那么,如果李小龙出手,能不能打赢巴顿

由于二人没有实际交过手,所以只能粗略的做一些分析。

从叶问和巴顿的交手来看,叶问主要吃亏在力量不足,如果叶问的力量足以和巴顿相媲美,估计巴顿很难在叶问手上走过十招。在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叶问的双拳像雨点一般砸在巴顿脸上,巴顿只反击一下,就把叶问的攻势化解了。叶问毕竟吃了老了的亏,加上又身患绝症,自然不比年轻力壮的时候。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但这些缺点,恰好李小龙都能完美的补足。首先,李小龙正当盛年,对于咏春拳的领悟,就算没有叶问深刻,相差也绝不会太大。而且,李小龙本身就是实用主义的拥趸者,所创截拳道更是将武术的实用性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对于力量的把握,只会比叶问更加深刻。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武术表演时,李小龙一拳击出,对面一人腾空飞出,倒在椅子上退出老远,所以此时的李小龙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都已经到达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就算比不上巴顿,但想来已是相差不远。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李小龙的动作或许没有叶问万宗华等人好看,但实用性上,绝对更胜一筹。

因此,如果是创出截拳道之后的李小龙对阵巴顿,巴顿百分百完败。但如果此时李小龙出手,李小龙应该也能够胜出,或许比叶问轻松,但也不会轻松多少。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从2008年至今,四部《叶问》完整诠释了一代宗师的一生。那时候,李小龙还只是在电影里以彩蛋的形式匆匆出现。到了最终篇里,昔日的风华少年终于成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异国他乡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中国功夫的故事。然而叶问却已是垂垂老矣,后来更是凄凉死于癌症。

然而,更让人唏嘘的是,仅仅相隔一年之后,另一位武术宗师李小龙也如流星悄然坠落,在最璀璨的年华里,永远离我们而去。


如果对阵巴顿的不是叶问而是李小龙,有没有必胜把握

好在,大师虽已远去,武术精神却仍在流传。他们活在荧幕里,活在记忆里,活在中华儿女的骨髓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