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導語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在什麼地方,愛情都是永恆的主題,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對於每個人來說,愛情是最嚮往的事情,都希望自己經歷一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愛情,可以是一見鍾情的,可以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也可以是刻骨銘心或生離死別的,方式雖有不同,但是觸碰愛情瞬間的悸動,那種美好的感覺,讓人一生難忘。無論是愛人還是被愛,同樣是幸福的,因為在心靈深處,有一種情感會被召喚甦醒,而它正是人們所需要的,這種需求會促使人們將它補充完善,並相互找到了心靈的歸屬。

同樣,愛情也是文學中永恆的主題 ,就體裁來講,愛情比其他文學作品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是每個人都存在的情感,在面對困難時,追逐愛情也可以給人以無比的勇氣,來衝破現實世界的桎梏或是解決這些困難。縱觀中西方的愛情作品,大家會發現,無論是中國的《牡丹亭》、《西廂記》、《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桃花扇》,還是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飄》、《簡 愛》、《茶花女》,都向世人傳達一種對愛情美好的嚮往和追求。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在這些文學巨匠中,有兩個人的境遇竟是如此的相似,彷彿開展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將東西方愛情故事完美的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感慨、驚歎,他們就是湯顯祖和莎士比亞。讓我們穿越時間的激流,回到400多年前文藝復興的時代,去探索兩位文學巨匠那迷一般的奇蹟故事。

01、時代職業都高度契合

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1550年9月生於江西臨川,卒於1616年7月,是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他出身書香門第,年少的時候就很有才名,不但在文學方面天賦頗高,而且胸懷錦繡,對醫藥卜筮、天文地理等方面同樣十分精通。

在湯顯祖所有的天賦中,戲曲創作是他最為傑出的成就,其中以“臨川四夢”中的《牡丹亭》為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成就最高、最為得意的作品,湯顯祖生前曾言:“吾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

莎士比亞,1564年4生於英國斯特拉特福,卒於1616年4月,他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最重要的作家,是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還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

他一生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154首十四行詩、37部戲劇、兩首長敘事詩,其中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創作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它也是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最富詩意和魅力的作品。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從兩個人平生的經歷來看,有著太多的相同之處,兩人都生活在十六世紀中後期和十七世紀前期,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是中西方最為傑出的戲劇家,湯顯祖比莎士比亞大了十四歲,但是兩個同時死於1616年,正應了中國自古的愛情名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02、性情都非常聰慧耿直

湯顯祖從小聰明過人、才名遠揚。他五歲能作對子,十四歲中了秀才,二十一歲就中了舉人。可是由於他品德高潔、秉性耿直,在京試中不願意接受當朝首輔張居正的籠絡,得罪了張居正,以致於張居正任首輔的十年間,湯顯祖連續四次科舉考試均未考中,張居正死後第三年(公元1584年),湯顯祖考中進士。

他在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的任上,上書一篇《論輔臣科臣疏》,揭露首輔申時行和科臣他們竊盜威柄、貪贓枉法,並且把矛頭直指神宗皇帝,神宗怎麼能不惱火,把他流放到雷州半島的徐聞縣當典史,一年後又升遷浙江遂昌知縣。公元1598年,因不堪朝廷派稅使來遂昌擾民,便棄掉縣官不做,專心回老家朝廷戲曲創作,寫出了“臨川四夢”四部傳世劇作。

莎士比亞讀書時就卓爾不凡,與眾不同。從他的作品來看,他充滿了智慧、樂觀開朗,又敢於和社會不公作鬥爭,充滿著以人文主義理想解決社會矛盾的信心。

他極富正義感與政治遠見,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君主形象,反映了莎士比亞擁護中央集權、譴責暴君暴政、反對封建割據、要求開明君主建立和諧社會關係的人文主義道德與政治理想。

他的戲劇具有人文主義智慧與美德,爭取幸福、自由的鬥爭,歌頌美好、進步的新人新風,同時也溫和地嘲諷和揭露舊事物的醜惡和衰朽。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03、作品都歌頌美好愛情

湯顯祖的愛情觀表現出一往情深、超越生死的愛情絕不是普通的世俗愛情,這都是“情之至”的結果。而這種“情”可以跨越生死、跨越時空、最終讓山川河嶽都動容不已,所有的情感得以團圓。

而莎士比亞愛情觀表現的是如《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追求的是“生而赴死”的愛情,可無論是“死而復生”還是“生而復死”的愛情觀,都展現了兩位戲劇大師對封建社會的反抗,對追求自由愛情的讚美,以及對愛情的美好謳歌。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雖受到王學的影響,但是最終沒有完全擺脫正統儒學的影響。中國的浪漫主義仍然脫離不了古典文化的傳統和理性色彩,在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儒家思想禁錮下,明朝社會顯然不允許湯顯祖像莎士比亞一樣公開的揚自由的愛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湯顯祖在反封建禮教的同時,又具有與現實妥協的一面。他嘗試著在情和理的問題上尋找新的結合點。湯顯祖的戲劇中的愛情包含著愛情和仕途之間 相平衡的理想,他把科舉、仕途的成敗看作是人生價值實現與否的重要標誌。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臨川四夢》中的男主人翁都接受了遵從家長、盡孝、求仕等種種責任,這幾乎成了愛情和世俗婚姻直接通道,在愛情中也彷彿加入了教化功能。這也反應出了湯顯祖面對封建社會的精神困境,採取與現實理性相妥協的辦法作為歸宿,他常常藉助夢幻等非現實的方式來實現他的夢想,從而賦予作品一定的悲劇色彩。

莎士比亞憧憬和歌唱愛情的忠貞不渝,他們都符合人文主義思想的理想化人物,而且都是通過鬥爭和曲折達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目的,體現了莎士比亞的樂觀主義精神,也充分反映了莎士比亞人文主義思想的理想化。

莎士比亞 的愛情觀具有一種樂觀主義精神,他認為愛情是偉大的,他相信巨大的愛情的力量能夠衝破一切阻礙,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他的愛情觀樂觀性還包含了他對人的缺點的寬容,相信人能夠收到正義和道德的感化。

四、他們都是語言大師

湯顯祖是極具天賦的語言大師,他的語言文韻婉轉,華美豐沛,清麗典雅,傳承與發展著中國古典文學的精粹。湯顯祖的劇本,可以說是每一句都用典,其並沒有賣弄,而是為了創作。他對人的情感內心和景物的描寫非常地細緻,想象力又非常豐富。

他的作品最後都會用到四句唐詩,而且四句詩都不是一首詩裡的,他的作品中大概有150首詩,從這些詩詞的靈活動用,能看出湯顯祖最少能掌握上千首詩詞,可見他古典詩詞的才華和豐厚的底蘊。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牡丹亭》:“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在天上的她的眼睛,會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鳥兒誤認為黑夜已經過去而唱出它們的歌聲。”

莎士比亞的語言語彙豐富、絢麗優美,有著古典題材的“詩劇”之稱。他的作品裡所涉及到的詞彙有29000多個,主要包括拉丁語、希臘語、成語、古代詩歌、生活中的俗語、生活中的俚語等,就像一個活詞典。

莎士比亞在語言的運用上很有特色,早期的詩歌的辭藻精於雕琢,詩體比較綺麗,成熟以後戲劇里語言卻生動精煉,當時英國語言正處在一個發展和豐富的重要階段,莎士比亞一方面廣泛採用民間諺語和俚語,另一方面運用書寫語言和口語,還會自己創造新詞,因此他的語言靈活有力,豐寄廣博,可以隨著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他的戲劇主要是用無韻體寫成的詩劇,不僅有音韻節奏之美,而且善於形容譬喻,描繪生動鮮明的形象,抒寫大膽熱烈的幻想。他在傳承中古英語、促進早期現代英語的形成和發展、豐富現代英語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語言之美,是為了打造動人的情節,抒發劇作家內心的世界。如果我們從辭令的外殼深入到劇作的情節和情感,我們會發現,在這些曲折離奇的故事背後,實際上是兩位戲劇大師對人性的讚頌。兩位大師文字背後,是他們對於人性和社會深入觀察的體現,也是他們人生經歷的濃縮。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你們這樣撒狗糧,是要鬧哪樣

結語

愛情是是自然賦予人類的最奇妙的感情,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也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恆的話題。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下的湯顯祖和莎士比亞,他們的愛情觀都具反傳統性,他們謳歌忠誠、純真的愛情,批判禁慾主義和虛偽矯情。

他們善於藉助於戲劇中的男女主人翁對建構在自由愛情基礎上的婚姻進行大膽追尋,對壓抑人性的封建倫理道德 進行無情的批判,在當時具有極大的超前性與現代性,也對後世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當然了,對於在作品中善於描寫愛情的兩位文學巨匠而言,你們用這樣一種方法證明自己作品中的愛情故事,用同一年去世向後人撒狗糧,這樣合適嗎?

《摸魚兒·雁丘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