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甲骨文揭示晚商都城所在地

文|郭晔旻

随着收集甲骨文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罗振玉终于在1910年从甲骨文上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并进一步推断出土甲骨的小屯村当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的晚商都城所在地。又经多人的深入研究,确定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这些甲骨文,主要是商王室进行占卜的记录。其内容有祭祀、天象、田猎、年岁、农业、征战、王事等,包括了殷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不啻殷商王朝保存下来的重要历史文献档案库。

王国维对这种新发现的史料极其重视,从1915年开始他就进行了有关甲骨卜辞和商代史的研究。他从考释甲骨文中的“王”字入手,先后在甲骨卜辞中考证出了“契”“帝喾”“相土”“冥”“振”“微”“报乙”“报丙”“报丁”等先公先王名讳。通过《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这两篇著名论文,王国维全面考证了甲骨文中出现的殷的先公和父、兄之名,对殷商世系进行系统的考证与研究,他考定了大乙(成汤)至帝辛(纣)的先王世系,还考定了大乙以前的部分先公世系。他不但证明《史记·殷本纪》大致可靠,而且还纠正了《殷本纪》中所误排的“先公先王”的位次。如《殷本纪》中“三报”的次序是“报丁、报乙、报丙”。王国维根据缀合的两片卜辞,发现几位先公之次序应是“报乙、报丙、报丁”,《史记》写成“报丁、报乙、报丙”是后世传抄而成误而有此纰漏的。至于《殷本纪》中的“主壬”“主癸”,由甲骨卜辞察之,则应当是“示壬”“示癸”的形误。

当然,瑕不掩瑜。甲骨文的记载,至少可以证明《殷本纪》所载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些来自三千年前古文字的证据,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人们不能不相信,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太史公在著述《史记·殷本纪》时,虽然失于简略和有些误漏,但却是有所本据,而非向壁虚造。换言之,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不但复原了殷商历史框架,而且恢复了人们对于《史记》以及整个中国上古史系统真实性的信心。

“徙于武乙,去于帝乙”:甲骨文揭示晚商都城所在地

刻辞卜骨拓片

实际上,《墨子》所说的“书于竹帛”的文献,与“镂于金石”的铭文,再加上横空出世的甲骨文,这些资料已成为当代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资料。《史记》中关于“孙子”的悬念,便是因为银雀山出土汉简而获得破解。

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所提到的“孙子”就是“孙武”。他是春秋晚期齐国人,著有兵法《十三篇》。后来孙武南投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所谓“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同一篇列传里,还记载了百余年后的孙膑。他和庞涓是同学,庞涓在魏国得意之后,自己知道本领不及孙膑,把他召到魏国,制造一宗冤案,处以断足的刑罚。后来孙膑设法见到齐使者,偷越到了齐国——他是孙武的后人,齐原是他的母国。齐国贵族田忌同威王、群公子赛马,孙膑见他们的马匹脚力相近,便向田忌献了一计,用下等马同人家的上等马比,丢掉一局;用上等马同人家的中等马比,中等马同人家的下等马比,稳取两局。田忌照计行事,获得胜利,便把孙膑推荐给威王。齐用孙膑为军师,先围魏救赵,挫魏军于桂陵,又围魏救韩,在马陵设下埋伏,万弩齐发,俘杀魏太子申,逼使庞涓自杀,消灭魏军十万。《孙子吴起列传》最后总结,“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以此看来,《史记》的记载是很清楚的,先有孙武,后有孙膑,两人各有一本兵法传世。《吴孙子》即《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明代《武备志》盛赞其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比孙子早的兵书,它的精华孙子都包括了;孙子以后的兵书,也超越不了孙子的范围)至于孙膑的兵书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为《齐孙子》,可惜它大约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就失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