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高手都是持續性的自律,為什麼別人可以一直很自律,而你卻不行?

高手都是持續性的自律,為什麼別人可以一直很自律,而你卻不行?

01

看過一篇文章說,這世界上最沒有出息的句式就是“要是......就好了”“要是我能堅持每天記單詞就好了”“要是當你多讀點書上個好大學就好了”“要是這頓飯不吃或少點就好了”......

所有的悔悟都源於缺乏自控力,也就是現在熱門的詞語“自律”。

當前的許多暢銷書還有雞湯都告訴你,如果你按照其中的方法養成自律的習慣,那麼就可以實現你的目標,在這個“自我提升”“自我成長”也離不開自控力這種能力。

其實自控力這種能力像跑步、游泳、下棋等等一樣是可以培養的,就像21天養成法等等,如果你擁有了自控力,就能比別人更容易成功,甚至走向人生巔峰,這個邏輯看起來很棒。

但是現實情況下這卻為許多的失敗找到了藉口。

一方面,許多文章說:

你之所以不夠成功,是因為你不自律;

成功沒有什麼秘訣,只不過是人家能夠堅持而已;

自律才能自由,所有的癥結都是因為你懶;

……

另一方面,當你堅持不了早起、讀書、寫作、健身等等,你自己都會拿“缺乏自律”當藉口,來解釋我們的失敗,而這種思路不僅不利於我們解決問題,反而回避了真正的問題上所在。


高手都是持續性的自律,為什麼別人可以一直很自律,而你卻不行?

“自律就能成功“不一定,但對於那些還沒有養成自律習慣的人,想要變得自律,不能把自律當成原因,而把它當結果。

如果一件很難的工作你遲遲沒有做完,都覺得那是因為自己有”拖延症“,你給自己找到的這個理由真的能幫助你改變,不會的,恰恰這是固化自己的錯誤認知,降低的自暴自棄,甚至有的時候你會很喪,覺得自己犯了”拖延症“,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其實如果你把所有的問題都要非得找到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案,否則就什麼都解決不了,這本身就是一種拖延!

比如讓你寫份材料,領導說要給你份參考,但是領導忘了你就等著參考材料,一直拖下去,你當然可以一是主動要,二是自己去網上搜搜,三是可以先寫了在對比。

02

高手都是持續性的自律,為什麼別人可以一直很自律,而你卻不行?

有醫學研究表明,拖延不是”症“,而是一種”徵“,它不是由明確病灶引起的主觀不適,而是一系列客觀的臨床表現的總和。所以說白了,你不是因為得了拖延症才變懶,你只是把在自己的懶歸結為”拖延症“罷了。所以當別人問你為什麼那麼懶,你說自己有拖延症,那完全是因果倒置。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行動慢,不去做,拖延。不是因為我們不自律,而是我們缺乏強大的內驅力。

如果一個你已經忙了一天了,很有可能回到家就往那一躺,拿起手機打遊戲。如果硬是讓你去讀書,你當然沒有心情,特別是那種苦澀難懂的書。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女神打來一個電話說今天想聚聚,那麼你可能就會快起身,收拾一下就赴約了,儘管很累,儘管路上還會再折騰,但是你還會願意,其實這就是來自內心的驅動力。

03

自律是結果,不是原因。如何解決?

比如很多人都不願意寫稿,寫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常常聽到即使很有名的作家也會存在”拖稿“的事情。

這只是舉了一個例子,當然你拖延的可能是產品設計、交一份材料、做一份文案等等的情況。

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出一個辦法,那就是把手頭上要做的事情列在同一個表格上,你可以在待辦事項裡任意選擇要處理哪一個,保證你當下處理的事情是你”內心驅動力“最強的那一個。

很多企業高管都會通過這個方法,然後開始自己一天專注的工作。

所以你遇到的真正的問題,並不是缺乏自制力,而是內心深處缺乏動力。

比如你看到別人很自律,你要想的是,他最開始做對了什麼,才擁有這樣的品質。比如他堅持跑步,那麼他開始的動力是什麼,那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還有寫作、畫畫、書法等等事情,都可以問問堅持好的達人,最開始做對了什麼?

你深夜讀不下去書,是因為你不想讀書。你並不是缺乏自律,才無法堅持背單詞,你可能是不想背單詞。

你需要做的是,把自律當成結果,就像把養成好習慣當成結果一樣,把重點放在”強化改變自己的慾望“和”找到內在驅動力“上。

04

高手都是持續性的自律,為什麼別人可以一直很自律,而你卻不行?

任何自律都是從自己內心渴望出發的。

如果一個人想堅持健身,可能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被別人說成是個胖子,也可能是因為他喜歡健身過程中認識一些朋友,這是一種舒服的社交方式,也可能是他喜歡戶外的空氣和風景,也可能是他因為健身找到了成就感、成為被別人肯定的達人,也可能是健身後讓自己保持充分的精力,也可能是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健身是一種放鬆。

所以這些選擇,沒有高下之分,而是源於你內心的驅動力。任何需要你咬牙堅持的事情也都並非你自己喜歡的。

現在的你想要改變,想要自律,那就靜下心想一想:你究竟喜歡什麼?你最渴望和最恐懼什麼?你到底想要什麼?未來一年你會成為什麼樣的狀態?未來三年你希望自己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就比如很多寫作的朋友,他們喜歡寫作,又有一定的寫作基本功,希望和某某達人一樣通過寫作改變自己的生活,三年後能出版一般書,成為擁有眾多粉絲的寫作者,然後在聚光燈下拿到獎項或者給別人分享走下來的不易,所以就堅定了堅持寫下去的動力。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到底喜歡什麼?你希望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三年後是什麼樣的生活,五年、十年是什麼樣的生活?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從驅動力最強的事情開始做,把自己一步步變成一個自律的人。

自律者自由。自律,不過就是內心明朗之後的順勢而為。

高手都是持續性的自律,為什麼別人可以一直很自律,而你卻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