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茼蒿种植过程中出现灰斑病是怎么回事?有哪些防治措施?

雾都山客


茼蒿属于叶菜类蔬菜,还属于中药材的一种,茼蒿又叫春菊,花冠菊,茼莴菜,蒿子秆,菊花菜等名字,在祖国医学书籍中均有提及药用价值,比如《滇南本草》,《食物中药与便方》等书籍。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茼蒿适合普通人食用。在种植茼蒿的过程当中,灰斑病常会造成茼蒿质量下降,影响商品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因此种植茼蒿,要预防灰斑病的发生。

茼蒿灰斑病主要危害茼蒿的叶片,从苗期一直到收获,在潮湿多雨,大雾天气多等的环境条件下,都会出现发病。茼蒿发生灰斑病,也不分棚室和露地,只要条件适合,都有发病的可能。茼蒿灰斑病属于真菌病害,特别是经过重茬种植的地块,在同样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发病较重。

叶片受害后出现,直径2~4毫米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呈现灰褐色,边缘有轮纹出现。湿度大时,在病斑上有灰色霉层出现,病斑,连成片后,整个叶片枯萎,病菌孢子可顺水顺风传播,完成再侵染。

茼蒿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1,增施有机肥,注重轮作,有机肥经过腐熟之后再施用,每亩地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有益生物菌剂2公斤。增强茼蒿整体的抗病虫害能力,将茼蒿种植在土壤疏松肥沃,不容易出现涝渍的田间。茼蒿常年重茬种植,随着病菌的累积,发病基数变大了,一旦环境有些变化,就容易先发病,继而向外传染,因此,2~3年倒茬种植较好的预防作用。

2,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特别是一些容易发生病害的田间更要选择抗病能力优越的品种种植,减轻危害。一般常见的抗病能力较好的优良品种,比如,上海圆叶茼蒿,蒿子秆,花叶茼蒿,香菊3号茼蒿,板叶茼蒿,金赏御多福茼蒿等品种。这些品种也是各有优劣,在选择时需要认真按照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种植。比如。上海圆叶茼蒿,产量高,抗病能力好,但耐寒的能力稍差。再比如,板叶茼蒿耐高温的能力差,耐寒,耐旱与耐涝方面,比较突出。再比如,花叶茼蒿具有较好的耐寒能力,品质好,香味浓,比较适合反季节蔬菜种植。

3,种前处理种子,病菌容易在种子上附着,在种植之前,采用50度温水烫种10分钟,杀灭表面的病菌,或者采用福美双等种衣剂进行包衣。

4,增强通风,及时排潮,潮湿是引发茼蒿病害的诱发因素,露地种植的茼蒿遇到雨天,应及时做好排涝的工作,室内的茼蒿,每次灌水不宜过大,平时应加强通风,排潮,有利于预防病害。

5,化学药剂防治,一般常用的药剂有8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杀毒矾等进行防治,要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可杀得1000倍液等。


木雨听风


茼蒿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灰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下面具体讲一讲茼蒿及其灰斑病的发生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茼蒿的别名


茼蒿是农村很普遍的一种蔬菜。各地叫法不同,又被人们称为蓬蒿、蒿菜、同蒿、蓬花菜、桐花菜、菊花菜、蒿子、蒿子杆、塘高、义菜、鹅菜等等。

别小看这好象很普通的小菜,在古代却是很有盛名的,被捧为皇帝菜,因为茼蒿被宫廷视为美味佳菜。


二、茼蒿的形态


小叶茼蒿,叶青绿色,叶长8~12厘米,叶靠近茎管的叶柄两边,分别长出如同锯齿状的微叶,叶的顶前部叶茎上生有齿状的独立叶片。只要记住,茼蒿的大小叶片叶缘都是开口缺刻的。

小叶茼蒿叶肉较薄,味道香浓,耐寒不耐热,成熟较早。


还有一种叶较大的茼蒿,叶片肥厚并且较大,叶缘缺刻少、缺刻浅,耐热不耐寒。


茼蒿是一种种植多次收获的蔬菜,把它的嫩枝掐断,又可以长出更多的新枝来。只要根部有充足的肥和水输送,茼蒿就可以多次的收获。


茼蒿可以自留种籽,在5月份左右,气温升高以后,茼蒿就会开花结籽。种籽很小。


三、茼蒿的种植


茼蒿根据各地气候,可以选择适宜气候条件的种子和季节种植。有春天种植的,有秋天种植的,有冬天种植的。


一般春天在3~4月份种植,秋天在8~9月份种植,冬天在11~13月份种植。


茼蒿是一次性种植,多次性收获,种植前,地里下足基肥。种子不要入土深,只要撒在表层,用工具适当疏拉一下就可以了。秋播最好盖好,以免阳光晒干表层水份,不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四、发生灰斑病的原因


是因为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越冬或越季,病株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遇高湿时病情更严重。


五、茼蒿灰斑病症状


茼蒿叶片上生成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叶片边缘生成半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大约有2~4cm的直径,斑边缘深褐色,有宽轮纹,灰褐色。

如果遇连雨或空气温度大,在病斑上就会生出灰色的霉状物。


六、怎样防治


1.选择抗病和耐疫的优良品质


2.作物实行轮作,避免年年种原地。


3.发病初期摘去病叶。


4.适当减少密度,及时排去积水,控制土壤湿度。


5.作物收获后,把地里的病残体清除烧掉。


6.菌病都要及时喷药,在发病初使用。


可以选择酰胺类杀菌剂如: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甲磷菌成安、噻酰菌胺、苯酰菌胺等等

也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如:环丙唑醇、戊菌唑、灭菌唑、糠菌唑、丙硫菌唑等等。

也可用其它类杀菌剂如:噁霉灵、咪鲜胺、噻菌灵、肟嘧菌胺等等。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茼蒿染病,一定要早防治啊!


一生好人大司马


茼蒿,别名蓬蒿、蒿菜,因其宜人的风味深受人们青睐,可以说是吃火锅的必备素菜。茼蒿因其自身特殊的清香气味具备趋避病虫的作用,很少得病,但茼蒿灰斑病是一个例外,与茼蒿霜霉病并称茼蒿两大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既影响卖观品质,又导致减产,说其是茼蒿种植朋友的“心头大患”一点都不为过,面对茼蒿灰斑病,沂蒙农农情岂能坐视不管,那该如何防治茼蒿灰斑病呢,您且耐心听我往下讲。

一、茼蒿灰斑病的病原及发病

1.灰斑病病原。

该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菊尾孢菌真菌,属于真菌,通常以子坐或菌丝块寄宿在病叶上越冬,对于真菌性病害,其病菌总是喜欢“趁虚而入”,喜欢从植株的伤口或者病弱处发起侵染。

2.发病规律。

①发病时期。北方以春秋季节,南方以冬春季节为茼蒿灰斑病的高发期。

②传染途径。越冬后的灰斑病病菌,在翌年早春适宜的条件下,开始产生分生孢子,该分生孢子可通过空气传播,可见其传染性极强,在叶片的发病病斑上还可再产生分生孢子,引起二次侵染。

二、茼蒿灰斑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

1.气候条件。

茼蒿灰斑病病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发病。

2.种植管理因素。

①种植密度过于密集。植株间隔小,导致通风性差,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容易引发灰斑病。

②雨季排水不畅。雨季排水不及时,增加空气相对湿度。

③多年连作。同一地块连续多年种植茼蒿,容易导致茼蒿灰斑病的积累。

④其他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对于茼蒿其他病虫害,一旦防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植株病弱,则会引起灰斑病趁虚而入侵染植株体内。

⑤肥水不当。施加氮肥过重,施加磷肥氮肥少,浇灌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都会增加茼蒿灰斑病的发病率。

⑥滥用药剂和药量。总是用同一种药剂防治,使得茼蒿灰斑病病菌产生抗性。

三、茼蒿灰斑病的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

被侵染的叶片会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的边缘是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由外向内显现深浅交替的轮纹状,病斑的正背两面产生灰色甚至黑色的霉状物。

2.发病后期。

病斑开始相互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严重时全株发病甚至哭死。

四、茼蒿灰斑病的防治原则

1.未发病时要预防为主。

从种子的选择、苗床的处理以及种植方式上进行预防。

2.发病时要及早防治,宜早不宜晚,用药要轮换低毒。

关键在于切断灰斑病的传播,防止二次侵染。

五、茼蒿会斑病的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选择优良品种。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抗病性高的种子。

②合理轮作。有条件的前提下,和其他蔬菜进行轮作种植。

③种植密度要合理。种植间隔不要过小,适当的植株间距可增大通风性和光照,从而降低空气湿度。

④科学施肥、浇水。施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免疫力;浇水选择在晴天进行,采用小量多此的浇灌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方式进行浇水。

⑤雨季及时排水。种植时要留出排水沟,雨季及时将田间积水进行排出,有利于降低湿度。

⑥对发病病叶及时摘除烧毁。

2.化学防治。

①.对种子进行药剂浸泡消毒。播种前,可用稀释200倍的40%甲醛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2个小时。

②土壤消毒。用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③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布。用稀释1000倍的20%施宝灵悬浮剂溶液和稀释800倍的4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溶液均匀混合对植株进行喷布,间隔时间是一周,次数控制在2到3次。

以上是我对茼蒿灰斑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希望对茼蒿种植朋友能有所收获,早日消灭此害,以解“心头之患”,奔上丰产之路,我是沂蒙农农情,每天都会更新农业种植技术,分享农业种植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我。


沂蒙农农情


  • 灰斑病也叫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作物的叶片,茎蔓和果实;因其发病的初期表现出灰色斑点症状特征类似于青蛙的眼睛,因此,灰斑病也被称为蛙眼病;灰斑病是茼蒿种植过程中主要病害之一,茼蒿一旦感染灰斑病,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对茼蒿的品质和产量带来影响;茼蒿灰斑病,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优选种源,浸种灭菌,间作轮作;净园灭菌,土壤消毒,深耕土地,合理密植,控制温湿度,水肥管理,田间管理;拔除病株,生物防治;种植户在种植茼蒿过程中,每个生产环节需要做到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才能预防和抑制茼蒿灰斑病的发生。

茼蒿灰斑病的症状

  • 茼蒿灰斑病主要对茼蒿的叶、茎造成危害,以叶片症状最为明显。该病害在子叶上病斑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周围红褐色,与健部分界清晰,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它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有密集的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叶片上可生几十个病斑,使叶片提早脱落。茎、枝和叶柄上产生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后期中央灰色,边缘黑褐色,其上布满微小黑点。

茼蒿灰斑病诱发途径

  • 一,种子带菌;茼蒿种植中,如果种子是上一季采集的植株弱小,背阴,成熟度不高,且发生过灰斑病病害植株的种子;在采集,晾晒和储存过程中遭受到灰斑病菌核的感染,均可致使茼蒿在下一季种植中发生灰斑病病害。

  • 二,土传病;茼蒿灰斑病通过土壤传播是主要诱发原因之一;种植茼蒿的种植地,上一季发生过灰斑病感染;灰斑病菌核孢子会遗留在植物腐殖物体或杂草或土壤中越冬,等到第二年生殖环境适宜时期,灰斑病会卷土重来为害作物。

  • 三,风媒虫媒传播;灰斑病菌核还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和虫媒传播;如果灰斑病菌核在风力作用下,和昆虫在飞行过程中,将灰斑病菌核孢子带入茼蒿种植地,灰斑病菌核会钻入茼蒿呼吸组织感染发病。

  • 四,人为传播;种植户在劳动过程中,会通过劳动工具,衣服,鞋底灰尘将其它区域的灰斑病菌核带入茼蒿种植地,造成茼蒿感染;另外,动物身体毛发,蹄足如果带有灰斑病菌核,在穿行茼蒿种植地的时候,也可将菌核带入种植地,引发传播灰斑病病害。
  • 五,高温高湿;高温高湿是茼蒿灰斑病诱发方式之一;如果茼蒿种植地,温度超过30度以上,湿度达到85%,特别是棚室种植的茼蒿,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通风条件不畅,造成棚内温湿度长期居高不下,就会诱发灰斑病和其它病害滋生。
  • 六,雨水涝渍;雨水涝渍也会传播灰斑病发生;如果雨季连阴雨,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除,雨水淹渍到茼蒿的叶片上,致使泥土中的灰斑病菌核直接沾染到叶片组织,致使茼蒿感染;另外,雨滴溅起的水花,也会飞溅到茼蒿种株叶片上,致使茼蒿灰斑病感染。

茼蒿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一,优选种源;茼蒿种植,要选取抗病,抗逆能力强的品种;采集的种子须为植株旺盛,无病虫害浸染的健康植株作为种源,在采集,晾晒和储存过程中没有感染病菌;种植户还可到种子输出机构购买农业植保部门培植繁育的优质种子为当季种源。

  • 二,浸种灭菌;种子选定后,需对当批种子作消毒除菌处理;将种子浸泡在50度的温开水里浸泡30分钟并不断搅动,然后捞出放到50%的多菌灵300倍液里浸种30分钟,然后捞出放置在清水里浸泡24小时,接着捞出放到25度至30度的温室里遮光催芽。

  • 三,间作轮作;对于曾经发生过灰斑病害或其它土传病的地块,可以采用间作轮作的方式预防各类病害的发生;茼蒿可以和葱蒜类作物间作轮作;如果土壤曾经发生过灰斑病和其它土传病,建议歇茬2至3年再栽植茼蒿和其它经济作物。

  • 四,净园除菌;为预防茼蒿灰斑病,种植茼蒿之前,需对种植地里面的秸秆,杂草,和附属设施清除出园,然后使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喷洒灭菌,或者使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喷施,均可起到灭菌除菌的目的。
  • 五,土壤除菌;对种植茼蒿的土壤,在种植前要作除菌处理;可以使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对土壤表层喷施,或者使用64%的杀毒矾500倍液喷施后深翻土壤。
  • 六,深耕土地;对于曾经发生灰斑病感染的土地,可以采取药物除菌后深翻土壤处理;深翻土壤需达到40厘米,让土传病菌核深埋在深层泥土中,不为其提供滋生的环境和存活的土壤。
  • 七,合理密植;茼蒿种植合理密植是预防灰斑病发生的措施之一;如果种植地密植茼蒿,茼蒿植株和叶片之间通风不畅,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而合理密植,增加植株之间通透性,可预防灰斑病的发生。
  • 八,控温控湿;种植茼蒿,如果温湿度过大,就可能给土传病害提供滋生的生存空间和生殖条件;将温度调控在17至22度之间,湿度控制在60%以内,可有效预防灰斑病发生几率。
  • 九,水肥管理;茼蒿虽然是一种喜水喜湿的作物,但也怕旱排涝;茼蒿生长期,要适度浇水,基本做到见旱浇水,见涝排水,浇水适度,见干见湿即可;在浇水的同时,可以将补肥随水施入。


  • 十,田间管理;茼蒿是一种喜欢在土壤湿润条件下生长的作物,要湿度浇水,拒绝漫灌;茼蒿种植地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控制虫害的发生,可使用0.2%的新型广谱安全农药钾维盐3000倍液喷施。

  • 十一,拔除病株;如果发现田间有植株已经感染了灰斑病,可以将发病植株连同周围植株一起拔除带出田间,远离种植地深埋或者焚烧作无害化处理,并对病株拔除地块喷施百菌清或多菌灵按照说明喷施,防治灰斑病菌核蔓延到其它植株。

  • 十二,生物抑制;如果茼蒿感染了灰斑病,初期可使用75%的百菌清可湿粉剂600至700倍液喷施,病害高发期可使用40%的多菌灵,每亩100克,稀释1000倍溶液喷施;还可以使用50%多菌灵加上70%甲基托布津,每亩150克原液稀释1000倍雾状喷施;或者使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毫升,加上50%的多菌灵100克,制作成混合溶液1000被雾喷,均对茼蒿灰斑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结论

  • 综上所述,茼蒿灰斑病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抑制病害发生;可采用抗病抗逆性能强的种源,作浸种除菌处理,做到轮作种植,净园除菌,土壤除菌,深翻土地,合理密植,控温控湿,加强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如发生灰斑病感染,可使用拔除病株,生物制剂喷施的办法抑制病害蔓延;总之,茼蒿种植过程中,要基本做到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即可预防和抑制茼蒿灰斑病的发生。


乡音乡情


茼蒿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而且生长速度快,且容易栽培,但是茼蒿的病虫害防治也是让人比较头疼的事情,笔者整理了一份茼蒿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经供参考!

第一、茼蒿的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在茼蒿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天气、虫害、水分等问题发生各种真菌性病害,如下:

(1)叶斑病,也就是题主所提的灰斑病,它是因为连续种植病菌遗留、阴雨高湿天气、畦面持续积水等问题所产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而且发病后还出现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还有轮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变色为褐色,此外也从叶片蔓延至茎和叶柄上,导致种植枯萎。

如何防治:

作物轮换种植,勿连作。选择排水好的田块种植,种植时适当增加磷钾肥,促进茼蒿生长,增加茼蒿的抗病力。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病变部分或整株以防止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

同时也可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

(2)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褪色的病斑,随着孢子繁殖生长,叶片逐渐枯黄失绿,最后叶背病斑出现白色的霉层,就像冬季时起霜一样,所以得名霜霉病。

如何防治:

霜霉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防治叶斑病的药剂对其也有很好的效果,或者使用霜疫灵可湿粉250倍均匀喷洒植株表面。

茼蒿还会发生一些炭疽病等一些其他真菌性病害,以上产品都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那么虫害呢?

茼蒿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将植株的叶片、嫩枝、花蕾等幼嫩部位吸食干净,使叶片皱缩、卷曲以及畸形,如果蚜虫较严重,会导致整个植株枯萎甚至死亡。

如何防治:

1.清除田间杂草,防止虫卵越冬。

2.喷施对应的杀虫剂来防治,如蚜满清乳油50毫升/亩或25%溴清菌酯3000倍液, 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防治。当然以上药剂都是一些比较老化的产品。

当然还有新产品就是可以使用15%联苯·呋虫胺来防治蚜虫,亩用20-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即可。

以上就是笔者提供的一份关于茼蒿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资料,希望能够对题主有所帮助,喜欢笔者文章的话可以点击关注:名叫星星的植物医生,笔者会持续更新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文章来一起探讨学习,谢谢!


名叫星星的植物医生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茼蒿别名蓬蒿,春菊、篙子杆等,在我国古代,茼蒿是宫廷佳肴被称为皇帝菜,是中国人从古到今一直在食用的一种蔬菜,茼蒿营养丰富,清爽可口,是一种人们很喜欢的一种蔬菜。

一:茼蒿灰斑病的症状

茼蒿灰斑病收真菌病害,叶片上生成圆形,近圆形病斑,生于叶片边缘的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至4毫米,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有轮纹。高湿时,病斑上生出灰色霉状物。

二:茼蒿灰斑病防治方法

1:首先要选择抗病、耐病的品种。

2:种植土地要2至3年实行轮作,减少茼蒿的发病率。

3:田间收获时要及时清除病残体茼蒿,发现病株要及时拨除。

4:栽植不要过密,清沟排渍,尽量使用腐熟的有机肥。

5:茼蒿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选用的药品有很多,如:多菌灵、世高、百菌清、敌菌灵等等药物,都有很好的疗效,最好间隔一周,再用药一次效果更好。

6:茼蒿花叶症状出现时,可以连续喷洒磷酸二氢钾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间隔7天再喷一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叶片逐渐转绿,舒展,从而减轻危害,达到提高茼蒿产量,最终提高经济效盖。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2404904812101大鹏哥


茼蒿灰斑病的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越季,病株产生分生孢子,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多雨、湿度大时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轻病、耐病品种。

2、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3、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

4、使用无病种子或温汤浸种。

5、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棚室及时通风排湿,露地适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6、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百菌清进行预防,有轻微发病要用扑海因、世高等药剂,间隔一周连续喷雾两次。


三农评论员


叶斑病高温高湿易发生,预防和防治喷施的药物主要有1、70%咪鲜·丙森锌可湿性粉剂使用 90-120克/亩喷雾

2、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使用 75-100克/亩喷雾

3、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

使用 4000-4800 倍液喷雾


17帮帮团团长


打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