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漢武帝為什麼非常信任霍光,死後還讓霍光輔政?

夏有涼風61


歷代皇帝,都有一個夢想:我想長生不老。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於是,退而求其次:我希望江山永固,走的無後顧之憂。這就要求,必須選好輔政大臣。

漢武帝,在那麼多的大臣中,選來選去,就只選中了霍光。

為什麼是霍光?為什麼只選他一個?霍光,他何德何能,能讓漢武帝如此信任,如此堅信輔佐新皇帝的使命,非他莫屬?


那是因為:霍光,值得信任。他是延續王朝命運的最佳人選。

霍光,夠忠心,可信任

他是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外甥,他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他是在皇帝身邊,由皇帝親手調教,一步步看著他成長的。他的家世,他的經歷,已與皇家血濃於水,水溶交融,難分你我。滿朝文武,誰都可能造反,唯獨他不會,因為,他已經位極人臣,根本不需要。


霍光,人謹慎、最適合

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但其去世後,留給後任皇帝的,是一個傷痕累累、乞丐滿地、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的局面。要扭轉這個局面,必須要休養生息,不折騰;必須得謹慎保守,壓抑得住內心狂熱的情緒;必須千方百計謀發展,被千萬人說懦夫、軟蛋,而仍然一心一意發展經濟,恢復生產。試問,滿朝文武,誰人有這份忍的本事,誰人能逆境中真正默默的實幹,為國家做事?霍光,符合上述所有條件。


霍光,有本事、有擔當

要做獨一無二的顧命大臣,忠誠是第一位的,但光有忠誠,是不夠的。他得有成熟的政治藝術,懂得收放自如,懂得相機抉擇。他還得有很高的威望,能一呼百應。他還得有擔當,有魄力,敢於直言不諱指出新皇帝的不足,匡正皇帝的過失。試問,漢武帝當時的臣子中,除了霍光,誰人敢直言不諱,誰人敢輔一個皇帝,廢一個皇帝,新立一個皇帝?只有他敢,只有他能!

霍光,有約束,有追求。

身為一個儒法並用的傑出知識分子,霍光的所作所為,深深受到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影響。他的人生理想,是向世人展示儒家知識分子的能力、推動傳播儒家的思想理念。這個理念,就像一把雙刃劍,既指明瞭他的奮鬥目標,也極大約束了他,使他飽受內心道德約束,不敢肆意妄為。更何況,他的舅舅、哥哥,都已經註定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了,為了家族的榮譽,他也不能肆意胡來。

俗話說,不怕底線低,就怕沒底線。像霍光這樣的儒家知識分子,行為舉止是有很高的底線的。就算變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漢武帝很清楚這點,所以才耍了個小聰明,只設霍光一位輔政大臣,激勵他感謝皇恩浩蕩和皇上的知遇之恩,甘腦投地,為新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總結語

時勢造英雄,英雄推世事。漢武帝選擇霍光,既是當時民心思定、希望安穩過日子的社會大形勢要求,也與霍光的忠誠、家世、能力、品德密切相關。


執著的放牛娃


霍光,字子孟,是西漢著名將領霍去病的同父異母之弟。因為這層關係,也讓他成為了西漢王朝的豪門子弟,有了接觸最高統治者的機會。史書記載霍去病死後,霍光被封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史書中這樣的記載,足見漢武帝對於霍光的信任,否則也不會長期帶在身邊,成為自己的心腹近臣。

和霍去病張揚的性格截然相反,霍光謹小慎微到無以復加,史書裡講了一個故事,說霍光每天進宮殿,走多少步到什麼位置停止,多少年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不是謹小慎微的性格給了他強大的自我約束力,也不能做到。

霍去病弟弟的身份給了他成為漢武帝近臣的機會,而謹小慎微這一從古至今都混官場必備素質,則讓他獲得了漢武帝的信任。長期跟隨在漢武帝跟前,霍光不僅練就了基本的行政素養,應該也從漢武帝身上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我覺得這才應該是漢武帝選他成為首輔大臣的最重要原因。

首先他和漢武帝一樣決斷,這樣的品質在誅滅上官桀和廢掉海昏侯這兩件事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兩處理不僅維護了自己的權威,也保證了國家政局的穩定。

其次就是處理各類複雜局面的能力,在他輔政期間,國家雖然也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國勢總體而言呈向上的趨勢,這離不開霍光的運籌帷幄。

再次就是忠心,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不得不說漢武帝選人選的非常準,他料定即使霍光獨掌大權,大到可以廢立君王,但他終究只會安於扮演好周公的角色,而不會產生並非取而代之的想法。


王朝的廢墟


漢武帝在去世前,安排霍光和其它三個大臣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共同輔佐自己的兒子劉弗陵。尤其是對霍光,當時他還畫了一幅《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給他,讓他仿效周公。

當時,漢武帝不擔心霍光成權臣嗎?尤其是劉弗陵又年幼,他就不擔心霍光今後會取代劉弗陵自立嗎?

(漢武帝劇照)

而事實證明,霍光後來果然成了權臣。在劉弗陵的時候,霍光排斥異己,拿下上官桀和桑弘羊(金日磾早死),一人在朝中獨大。後來劉弗陵早死,漢宣帝劉病已繼位,霍光依然獨掌朝政,直到他去世。霍光去世後,霍家勢力在朝中盤根錯節。漢宣帝廢了很大勁,才把霍家勢力清除掉。如果不是遇上英明強悍的漢宣帝,而是遇上其它無能的皇帝,可能霍家就篡權成功了。

漢武帝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說起來,漢武帝是很擔心兒子皇權的穩固問題的。他做了一件殘忍的“子貴母死”的事情,殺掉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就是怕出現呂后專權那樣的事。既然如此,他為什麼還放放心心把劉弗陵託付給霍光呢?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霍光劇照)

第一,漢武帝讓霍光輔政,實屬無奈之舉。

在皇權社會,帝黨和太子黨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一方面,皇帝想要太子能幹,好接他的班,把他的江山傳上千年萬年。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讓太子“提前能幹”,至少不能在他活著的時候能幹。他活著的時候能幹,就有可能取代他。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推到沙灘上。但是,世上哪有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情呢?所以帝黨和太子黨,始終就是矛盾。

漢武帝就遇上了這樣的矛盾,他懷疑自己的太子,把自己的太子逼反了,最後太子造反失敗自殺。然後他封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之所以封最小的兒子,顯然也是害怕太子造反的原因。可能在他的想法中,等這個小太子長大,可能自己就差不多了。誰知道他還是熬不過命運,閻王讓他三更死,拼了老命也活不到五更。

這樣一來,就必須要有人輔政。輔政一般有三種人:一是攝政王、一是太后,一是異姓大臣。攝政王是不可能的,那是漢武帝一生打擊的,漢文帝漢景帝都在削藩,他也在用推恩令消滅。太后也不可能,呂后專政是活生生的教材,這也是漢武帝最擔心的,也因此發生了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的事。所以,最後只能選擇異姓大臣。

(劉弗陵劇照)

第二,漢武帝讓霍光輔政,他並不擔心權臣專政。

為什麼說他漢武帝不擔心霍光會做權臣,會專政呢?

其一,霍光對漢武帝忠心耿耿。史料記載,霍光跟隨漢武帝前後長達二十年,始終沒有犯過一次錯誤(《漢書》記載:“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要知道,跟在漢武帝身邊,能一次錯誤都不犯,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漢武帝用了那麼多宰相,但是這些宰相都先後被他貶斥或處決了。而霍光能做到事事讓漢武帝滿意,漢武帝是認為他特別忠心的。

其二,歷史上並沒有權臣專政的現象。夏商周統一朝代中,權臣專政很少發生。而在漢朝的歷史上,也從無一例權臣專政的現象。包括周勃、陳平等人,不但不專政,還忠心耿耿為皇室操勞。因此,漢武帝不覺得權臣專政是個問題,至少不是他提防的重點。

其三,漢武帝安排了幾個人,讓他們共同輔政,讓他們互相制衡。漢武帝雖然很滿意霍光,但他並沒有讓霍光一人獨政(和周公輔佐成王不一樣),他另外還安排了上官桀、桑弘羊和金日磾。漢武帝認為這“四大天王”互相制衡的方式,可以防止一方獨大,這也是古代君王節制群臣的一種方式。

不過,漢武帝可能還是小看了霍光的智商。事實上,霍光能夠跟著漢武帝二十年,不犯一個錯,那得要多麼聰明,對帝王的心思有多麼瞭解。讓這樣的人來輔佐他的子孫,能不危險嗎?


張生全精彩歷史


霍光能獲得漢武帝的信任,並且還能讓漢武帝託孤輔佐漢昭帝劉弗陵,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首先說霍光的身份,是值得漢武帝信任的。霍光和霍去病是同父異母兄弟,霍去病是大將軍衛青、皇后衛子夫的外甥,漢武帝對於衛子夫是寵愛有加,對於衛青是絕對信任,對於霍去病是大膽重用。同樣對於有親戚關係的霍光也是留在身邊,任命為貼身顧問和警衛隊長。


二是霍光為人謹慎,在漢武帝身邊二十多年無一差錯。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因為皇帝久在高位,性情難以琢磨,而且有時玩弄帝王之術,故意讓人看不透,能夠長達二十多年還受信任,的確是有過人之處。

三是傳言霍光是個美男子,頗受漢武帝喜歡。大漢朝皇帝好像有喜歡男寵的傳統,從高祖到文帝景帝,都有傳說的故事,比如文帝的鄧通富可敵國,哀帝斷袖之癖,漢武帝好像也不例外,除了與霍光有過傳言之外,還與李延年等他人有染。這也是漢武帝信任霍光的原因之一。


不過事實證明,漢武帝選擇霍光輔政是完全正確的。漢昭帝劉弗陵登基才八歲,當時四位大臣輔佐,但是隨著變化,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燕王劉旦、長公主意圖謀反,罷黜霍光廢除漢昭帝,但是被霍光識破,提前做好準備,一舉平亂。在輔佐漢昭帝期間,政通人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定。

漢昭帝死後沒有後代,霍光先是迎立昌邑王劉賀為皇帝,二十七天後以行淫亂之名廢掉,又安排漢宣帝劉病己登基,是為漢宣帝。漢宣帝也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實踐證明霍光的眼力還是可以的。而且忠心耿耿毫無異心。


在他死後,漢宣帝給予最高禮節,比照漢初三傑之蕭何厚葬,還有黃腸題湊等超規格待遇,諡號宣正。雖然死後兩年,其子侄意圖謀反,全家滅族。但這與霍光已無關係。


不過霍光被後世評價也是有褒有貶,主要是功高震主,獨斷朝綱,漢宣帝就說與他一起乘車感覺如芒在刺,極不舒服。而且過度干預漢昭帝后宮之事,意思就是手伸得太長了。

不過作為權臣,霍光是功大於過的。因為這人啊,要是說一點毛病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的。關鍵看是不是對當時有多大貢獻,小節是可以適當縮小的。



我是敏學訥言,關注我共同欣賞歷史故事!


敏學訥言


霍光能成為託孤之臣,是有其一定的優勢的,漢武帝給予非常信任,但不是完全信任:

漢武帝

一、霍光外戚優勢

中國曆朝歷代,都對外戚干政非常敏感,對外戚限制頗多,但在漢武帝時期,是光明正大的喜歡用外戚,而且也非常喜歡外戚。如大破匈奴的衛青,就是衛子夫的弟弟,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就是衛子夫的妹妹衛少兒與霍中孺私通所得,是漢武帝小姨子的兒子,還有就是貳師將軍李廣利是李夫人的哥哥,漢武帝對外戚的使用是最成功的,也只有漢武帝這樣的帝王才敢這樣信任使用外戚,而且漢武帝對外戚的信任度要比大臣的大的多。

霍光

而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兄弟,霍去病將霍光帶到皇宮後,就被漢武帝留侍宮中,出入左右,非常信任。

二、霍光顏值高

漢宣帝與男寵張彭祖

也許有人認為我瞎說,但從史書記載,霍光身材高大,皮膚白皙,眉清目秀,美鬚髯(跟關公一樣),大家都知道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男寵最盛的朝代,幾乎每個帝王都有自己的男寵,比如漢文帝就喜歡鄧通,還有著名的漢哀帝的斷袖典故,漢武帝有歷史記載的都有三個男寵,所以霍光能留在漢武帝身邊,而且可以同車出入,是有原因的。

三、霍光謹小慎微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霍光在陪侍漢武帝20多年,都是謹小慎微,不敢有絲毫懈怠,從未出過過錯,所以深得漢武帝信任。

金日磾

其實漢武帝身邊還有一人,與霍光一樣也是處事小心,“未嘗有過”,甚至為了避嫌,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大兒子,他就是匈奴右賢王休屠王之子金日磾(jin mi di),當年託孤之臣之一。所以霍光的謹小慎微只能算作其中一個條件而已。

四、霍光只是其中一個選擇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駕崩前,在臥榻之處託孤三人,其中一個是霍光、一個是金日磾,另外一個是上官桀。並升任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同時提拔桑弘羊為御史大夫。所選之人都是有深意的,霍光和金日磾都是出入宮禁之人,當時都沒有任何政績和軍工,但都得到漢武帝的信任,所以宮內之事可以相互牽制;上官桀是外朝中值得信任之人,同時提拔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就是利用他們倆外朝的力量,來對抗內宮,達到平衡,不會使自己所選之人,成為宮禁之人的傀儡。

漢昭帝

這其中就有一個特別注意的就是,沒有託孤於宰相,當時宰相是田千秋,田千秋原來就是看守皇陵的小官,只是正好投其所好,為當年巫蠱案的受害者太子劉據進行申訴,所以提拔為宰相,其實他在朝中並沒有威望,所以田千秋即不能成為託孤之人,也不會成為權臣。

所以從這點來看,漢武帝並不是完全信任霍光,畢竟其力量有限,只能說霍光是漢武帝所信任朝臣中值得信賴的一個。

霍光真正獨攬大權是在漢宣帝時期,扳倒上官桀後才全權決定政事(金日磾在漢武帝去世的第二年,即公元前86年就去世了)。

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共享歷史的三寶爸


漢武帝為什麼信任霍光並讓他做輔政大臣,而對於霍光跟隨武帝期間他們發生的事情史料記載非常有限,據《漢書》和《資治通鑑》上說霍光出入宮廷二十餘年一直謙恭謹慎,從不犯錯,連走臺階的落步都不差分毫,頗得武帝信任。



上面這段描述霍光的文字中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來總結一下霍光的為人:1.在漢武帝當政期間出現並任用的能臣名將實在太多,武帝對於國家的治理一直是恩威並施,賞罰嚴苛,治國用儒家,治民用酷吏。那時期的律法是相當嚴格的,霍光在名將哥哥霍去病的引薦下得以侍奉皇帝左右,但也是默默無聞並沒有作出太突出的貢獻。也正是他默默無聞的陪伴武帝二十餘年而從不犯錯,到了武帝晚年時候能從幕後走到臺前並託以重任,可見霍光以前對漢朝法律是有足夠的研究和精通,隨著時間的推移良臣武將的逐漸逝去,在平凡中的霍光即刻顯示出了他的偉大之處。他與武帝二十多年的相處,武帝又二十多年的觀察總結,最終授予“周公輔成王圖”的決定,可見皇帝的慧眼識珠。2.小心謹慎的做事風格,步履一致的自我約束能力,可以看出霍光對宮廷禮儀的嚴格遵守,對皇權尊嚴的篤實維護。這樣的霍光武帝相信他不會謀權篡位,相信他能輔佐好幼帝。



事實也確實如此,霍光在輔佐昭帝、宣帝的二十多年間,能遵循承諾,撥亂反正,為延續漢家江山不惜揹負罵名而廢劉賀尊劉詢。對外打擊匈奴穩定西域諸國,為維護大漢權威勞心費神。民間也多有對他的讚譽,輔政時期實現了國家中興的局面。在他死後皇帝更是親自弔唁,賜予金縷玉衣、黃腸題湊、梓棺外槨,設置三百戶人家為其守墓。享受帝王級待遇,諡號宣成侯。



霍光雖然功績顯赫,但他不該大肆讓家族成員參與朝政,更不該放任妻顯毒殺許皇后,這件事情成為他的一個汙點。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西漢著名的政治家。他侍奉漢武帝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曾有過”,深得漢武帝的信任。漢武帝死後,霍光先後輔佐漢昭帝、漢宣帝二十餘年,以“匡國家,安社稷”為己任,主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當時的社會安定繁榮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西漢史學家班固對霍光用“百姓充實,四夷賓服”,來高度評價霍光的政績。


說漢武帝信任霍光可以,但說非常信任就有些言過其實了。因為漢武帝去世之前的顧命大臣並不只霍光一人,還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三人。

據說漢武帝曾經讓畫師畫了一幅周公揹著成王的畫像,並讓霍光觀看,希望他可以像周公一樣輔佐漢昭帝。但是我想做為帝王心術,其他三人是不是也享受了霍光相同的待遇呢?

但是霍光確實有其過人之處,所以才能得到漢武帝的信任,併成為託孤之臣。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愛屋及烏,心存愧疚

霍光能夠進入西漢朝堂,首先要感謝他的同父異母兄長霍去病。正是因為霍去病的引薦,霍光才進入了漢武帝的視野。正是由於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偏愛,才讓霍光有了更多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同時,由於在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和衛子夫都含冤而死,漢武帝對此一直心存愧疚。出於這個原因,漢武帝一直大力扶植培養霍光,給他機會,也算是對於衛氏一族的一種贖罪和補償吧。

行事謹慎,精通權謀

霍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行事謹慎、從不犯錯,據說霍光每次出入宮闈,所走的路線都絲毫不差。他跟隨在漢武帝身邊,“二十餘年,未嘗有過”,人可以二十幾年不犯錯誤,把皇帝安排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從後來霍光誅殺上官桀、桑弘羊的過程來看,霍光的政治鬥爭經驗十分豐富,通過先發制人把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一網打盡。後來更是把試圖搶班奪權的海昏侯劉賀拉下了帝位,並將其舊臣兩百多人盡數誅殺,可為談笑間平息了一次針對自己的政治危機。

沒有信任,只有制衡

漢武帝最在乎的是權力,最信任的也是權力,為了這個原因,他可以誅殺自己的兒子劉據,逼死妻子衛子夫,所有對自己的權力構成威脅的人他都不會放過。

同樣對於霍光,漢武帝也並不放心,因此才有了另外三位輔政大臣的存在。帝王心術就在於保持平衡和均勢,對於這一點,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使用的如火純情。

無奈的選擇,懺悔的記憶

漢武帝晚年,能夠繼承大位的只有劉弗陵,但劉弗陵年幼,漢武帝擔心子幼母壯,於是處死了鉤戈夫人,擔心權臣干政,於是選擇了霍光等四人輔政,可謂用心良苦。

這背後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呢?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漢武帝依稀看到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帶著一個乖巧可人的孩子向自己走來,那麼就存在漢武帝劉徹記憶深處的這兩個人,又會是誰呢?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拉倒吧,漢武帝可不只是立了霍光一位輔佐大臣啊,霍光能有如此之大的權勢,是他後面自己爭權奪利搞來的。

籠統來說,大家說起霍光,都會說道這位西漢權臣是如何立帝廢帝之類的,認為漢武帝還真是挺信任他的。但是貌似大家忽略一個問題,其實漢武帝並非立了霍光一位託孤重臣,還選擇了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為輔佐大臣。

只不過相對來說,因為霍光的哥哥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寵臣,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使漢武帝惋惜不已,加之霍光這個人辦事能力很強,所以漢武帝愛屋及烏之下,對於霍光很是重用和信任。漢武帝在晚年還特意將一副《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賜給霍光,暗示他準備輔政。


不過漢武帝是什麼樣的人,實在是他雄才偉略,立下了千秋基業,不然都可以說是暴君了。因為皇權,更是因為不信任,都使兒子劉據被迫自殺了。

甚至漢武帝寵愛的立鉤弋夫人,也就是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因為漢武帝怕再出現諸如呂后干政那種事情,都是狠心立子殺母。

大家想想漢武帝不相信自己的兒子,還有寵愛的鉤弋夫人,怎麼可能毫無保留的信任霍光呢,所以同時留下了其他三位大臣為輔政大臣,含有互相牽制之意。

只不過因為後來金日磾早死,上官桀和桑弘羊都被霍光給殺死。加之霍光獨攬大權,輔佐了漢昭帝和漢宣帝,中間還立昌邑王劉賀為帝,又將其廢掉,可謂是光芒萬丈,所以這三人也就選擇性的被大家遺忘了。


宋安之


西漢名臣霍光可以說是歷史上臣子的巔峰之一,把持朝政20多年,廢立皇帝,堪稱一代權臣卻能不失忠義之心陪葬於漢武帝茂陵。即使後來霍氏家族被漢宣帝以謀反的罪名滿門抄斬,也不影響霍光對於漢朝的功績,霍光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是西漢中興的大功臣,一直被漢朝皇帝尊奉祭祀,而開啟霍光權臣之路的人就是漢武帝。前87年漢武帝臨終託孤,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掌控,輔佐當時年僅8歲的漢昭帝劉弗陵,那漢武帝為什麼這麼信任霍光呢?

前135年竇太皇太后去世,漢武帝劉徹開始掌握實權,在處理朝政的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丞相權勢過大,對於皇權的掣肘和威脅,因此增設中朝官幫助自己決策國家大事,慢慢的削弱丞相的權威。前124年,衛青因為破匈奴的大功獲封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前119年,漢武帝加封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從此中朝有了正式的領導人物,大司馬大將軍盡奪丞相之權,上馬領軍征戰,下馬決策朝政,權傾朝野。

大司馬大將軍這麼牛的職務,漢武帝自然不會輕授,漢武帝一朝一共就三個人,衛青、霍去病(大司馬驃騎將軍職權等同於大司馬大將軍)、霍光。這三個人有很多共同點,首先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算是一家人,和漢武帝都算親戚;其次衛青、霍去病、霍光不論權勢多大,都不恃寵而驕、飛揚跋扈,盡心為漢武帝辦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衛青、霍去病、霍光都是青少年的時候就來到漢武帝身邊,由漢武帝親自教導出來的幹才,這種日夜相處培養出的信任是別人沒有的。

作為一位優秀的帝王,漢武帝不會單單靠信任就將權力交出去,也是因為當時西漢政治局勢決定的。自從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就面臨著重選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三子劉旦、四子劉胥等人性格暴力、喜好遊樂,望之不似人君,因此只能讓年少聰慧的幼子劉弗陵繼位。為了避免呂后亂政的局面再次出現,漢武帝先殺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然後給8歲的幼主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四位輔臣的安排充滿漢武帝的政治智慧。處在上位,掌控軍政大權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和車騎將軍金日磾,一個是天子近臣,一個是匈奴人,兩個人手握重權但在天下間並沒有什麼威望,權力的基礎來自於皇帝的信任,只能緊靠皇權;處在下位的左將軍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屬於外朝老臣,崛起於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酒榷均輸等政策的過程中,關係網遍佈天下,但沒有兵權只能遭到霍光等人的壓制。這樣內外朝制衡就保障了漢昭帝劉弗陵皇權的穩固,給年幼的皇帝成長留下了時間。

再好的謀劃也擋不住意外的出現,漢武帝也沒能力讓身後事按照自己的規劃走。首先是前86年身為輔臣的金日磾,年僅49歲就突然病逝,打破了輔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上官桀、桑弘羊、燕刺王劉旦等人相互勾結妄圖先殺霍光,後廢漢昭帝以謀求西漢最高權力,陰謀敗露後上官桀、桑弘羊被殺,霍光成為唯一的輔政大臣;其次前74年,年僅21歲的漢昭帝突然死了,霍光先廢立漢廢帝劉賀,後擁立漢宣帝劉病已,這樹立了霍光在西漢的絕對權威。

當然霍光沒有辜負漢武帝多年的教導和信任,手握大權依然忠心漢室,輔佐幼主穩固漢朝的政局。同時霍光繼續深化執行漢武帝晚年的國策,廢除苛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恢復了漢武帝連年征戰所造成的國力損耗,使西漢王朝由動盪不安進入到“漢宣中興”。


當狗容易做人難


誠邀。在我國,霍光是漢武帝時期的大臣,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也是漢武帝的託孤大臣,雖然漢武帝去世之前,給漢昭帝找個幾個託孤大臣,但是拍板的還是霍光。


後元二年(前87年)二月,漢武帝於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霍光正式接受漢武帝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

那麼一向猜忌心很重的漢武帝,為何讓霍光作為託孤大臣呢?幾位輔命大臣裡,最重要的四人是:大將軍大司馬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仔細分析下,就知道漢武帝為什麼這麼做了。


四人中,御史大夫桑弘羊終武帝之世,歷任大司農中丞、大司農、御史大夫等重要職務,與擔任大農丞的大鹽鐵商東郭咸陽、孔僅二人深得武帝寵信。元狩年間以後,在桑弘羊的參與和主持下,先後實行了鹽、鐵、酒官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統一鑄幣等經濟政策。此外,還組織了60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暫時緩解了經濟危機,史稱當時“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桑弘羊是個經濟學家,他最大能力在於理財,他的存在可以幫助霍光更好的管理國家。

左將軍上官桀少時為羽林期門郎,因深受武帝的信任及賞識,先被封為太僕,後又升遷至左將軍,武帝死後,在遺詔裡封金日磾為秺侯,上官桀為安陽侯,霍光為博陸侯,但上官桀等人均不受。

漢制:左將軍金印紫綬,位僅次於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左將軍上官桀與霍光友好,霍光將其女嫁給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兩人是姻親,上官桀的存在是從軍事上支持霍光,保證霍光的政令暢通無阻。

最後要說說車騎將軍金日磾,他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十四歲那年被驃騎將軍霍去病擄入漢宮,從此成為漢宮中的馬奴,因為馬養得好,酷愛馬的漢武帝便授予他馬監職務,後升任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車騎將軍,成為漢朝大臣中的二號人物。

漢制:車騎將軍位次於大將軍及驃騎將軍,而在衛將軍及前、後、左、右將軍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是戰車部隊的統帥。金日磾自侍奉漢武帝以來,恭敬謹慎,態度嚴肅,幾十年如一日。後因功被封為秺侯。他的存在既是幫助霍光,也是防備霍光,漢武帝雖然相信霍光,但是還是“留了一手”。

《漢書》記載:“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霍光作為大將軍大司馬衛青的外甥,也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弟弟,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矚目的,漢武帝肯定是要好好照顧的,霍去病死後,漢武帝為了安撫霍家,又多次提拔霍光。晚年的漢武帝是個動不動就發怒的人,身邊的人基本都要被他處罰,但是霍光一次也沒有,漢武帝對他就更欣賞了。

總而言之:霍光做事能力強,為人忠心耿耿,加之漢武帝安排了幾個人,讓他們共同輔政,讓他們互相制衡。漢武帝雖然很滿意霍光,但他並沒有讓霍光一人獨政(和周公輔佐成王不一樣),他另外還安排了上官桀、桑弘羊和金日磾,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防止一方獨大,所以猜忌心極重的漢武帝,就“放心“的讓霍光來輔政託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